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重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杜重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4/3/16 4:12:56

后晋是五代第三个政权,石敬瑭所建立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杜重威是后晋的重要将领,也是后晋的皇亲,长期驻守后晋北方,对抗辽军。但杜重威在率军伐辽时却投降辽军,灭亡后晋。那么杜重威为何额背叛后晋呢

一,跟随石敬塘

杜重威出身武将世家,因此早年从军,担任后唐的护圣军校兼防州刺史。杜重威与石敬瑭关系亲近,因此娶其妹石氏为妻。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因为受后唐末帝李从珂猜忌,于是率军反唐。杜重威则支持妻兄石敬瑭,对抗后唐。不久石敬瑭在辽军的帮助下建后晋,灭后唐,封杜重威为舒州刺史、妹石氏为长公主。

二,后晋大将

天福二年(937年),张从宾占据汜水,反对后晋,石敬瑭于是派妹夫杜重威平叛。杜重威率军消灭张从宾,因此升任潞州节度使。随后杜重威率军讨伐占据邺城的范延光,迫使其开城投降,得以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天福六年(941年),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起兵反晋,石敬瑭因此派杜重威讨伐。双方在宗城交战,安重荣命人摆下偃月阵,晋军屡攻不克,杜重威便想退军。偏将王重胤便劝杜重威说:“两军交战,退者先败。”杜重威将晋军分为三队,命左右两队攻击安军左右翼、王重胤率中队精兵攻击安军中军。双方交战激烈时,安重荣部将赵彦之率军降晋,安重荣因此在宗城之战惨败,只得退回镇州。杜重威乘胜追击,攻克镇州,杀安重荣,升任成德军节度使。

杜重威贪图财宝,将成德军藩库的财宝洗劫一空,据为己有。石敬塘因为他是自己的妹夫,没有追究。杜重威在成德军境内横征暴敛,使得百姓负担沉重。

三,抵御辽军

天福七年(942年),石敬塘病逝,侄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因石重贵不愿向辽称臣,双方关系破裂。辽军屡次入侵后晋,在成德军境内大肆烧杀掳掠,但杜重威只是龟缩在镇州城内,对百姓见死不救。

开运元年(944年),辽太宗率辽军大举伐晋,石重贵封杜重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抵御辽军。开运二年(945年),辽军撤退,石重贵因此派杜重威、符彦卿、张彦泽率军北伐。杜重威率军北上,一路攻克新州、满城、遂城等地。辽太宗大怒,因此率军反攻,击退杜重威,迫使晋军退守阳城。晋军见被困阳城,孤立无援,因此士气振奋起来,决心与辽军决一死战。符彦卿、张彦泽率晋军出击,大败辽军。

四,降辽灭晋

杜重威见成德军屡遭战祸,残破不堪,又害怕辽军卷土重来,因此多次请求回京任职,但因为成德军是抵御辽军的重镇,因此都没有得到朝廷批准。后来石重贵见杜重威实在不愿留在镇州,于是将他调往邺城。镇州发生饥荒,殿中监王钦祚于是将杜重威私藏在镇州的十余万斛粮食录入藩库,用来救济百姓。然后后晋朝廷给杜重威绢数万匹,用来抵消那十余万斛粮食。杜重威却对此十分不满,说:“我又不是要造反,为什么要没收我的粮食?”

开运三年(946年),辽将高牟翰假意献瀛州向后晋投降,石重贵因此派杜重威伐辽。晋军到达瀛州城下,高牟翰弃城逃跑。晋将梁汉璋与辽军交战被杀,杜重威于是退军武强。后来杜重威听闻耶律德光亲自南下,于是退到滹沱河与辽军对峙。偏将宋彦筠、王清渡率军渡滹沱河与辽军交战,杜重威竟然见死不救,坐看二人全军覆没。转运使李谷劝杜重威招募敢死之士渡河攻辽,但他就是不准。

耶律德光派人切断晋军后路,杜重威于是向辽请降。耶律德光大喜,许诺立杜重威为帝。杜重威因此胁迫众军降辽,众将无奈,只得随他投降。杜重威率军为辽军先锋,一路逼近开封,灭了后晋。辽军在城内搜刮财宝,后晋的王公大臣都不能幸免。杜重威因此向耶律德光申诉,免于被搜刮。次年辽军北撤,杜重威亲自送耶律德光离开。

五,全家被杀

947年,刘知远控制中原,建立后汉。杜重威害怕刘知远杀他,于是占据魏州,对抗后汉。汉军围攻魏州,杜重威于是向镇州的辽将求援。镇州将士则驱逐辽将,归附后汉。不久刘知远亲自率军攻打魏州,招降杜重威,许诺免他一死。最后杜重威在粮尽援绝的情况下,才向刘知远投降。

刘知远封杜重威为检校太师、守太傅、中书令,将其家迁往开封。但后汉将杜重威的财产全部没收,将其部下全部处死。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病危,担心杜重威作乱,于是嘱咐臣下对他小心提防。于是刘知远死后,后汉大臣处死杜重威全家。

总的来说杜重威是影响后晋走向的重要将领,在后晋前期平定各地反叛势力,巩固了后晋的统治。但在后晋后期却注重私利,轻信辽太宗许诺立他为帝的话而降辽灭晋。最后因为受后汉朝廷的猜忌而被处死。

标签: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夺取后周江山后,是如何对待后周皇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后周,夺取,江山

    话说李唐之后的五代十国乱世到后周时期因为圣明之主柴荣的出现隐然有一统之势,奈何柴荣时运不济,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之时,旧日河山正待整理之际,便溘然长逝,临终之时柴荣将走上正轨的后周交给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不过后周因为孤儿寡母的缘故,并未保住柴荣留下了的江山,最终江山被赵匡胤夺了去。那么赵匡胤是怎

  • 魏仁浦:北宋初年宰相,清静俭朴,居高位而不念私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静,俭朴,宰相

    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济,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贫寒,机敏聪慧,博闻强记。后晋时期,担任枢密院小吏,抵御契丹进攻。归附后汉高祖刘知远,选为托孤大臣。交好郭威,成为后周开国元勋,历任枢密都承旨、检校太保、枢密使,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周

  • 历史上朱温一共有几个儿子?选择传位给养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选择,儿子,原因

    后梁太祖朱温,后梁开国皇帝。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知道,血缘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皇帝一般都不会把皇位传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哪怕是养子,如果本身有亲儿子,传位给养子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因为刘封不救关羽,杀掉他。但是后世普遍认

  • 王朴所献的《平戎策》堪比《隆中对》,可惜柴荣过早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去世

    王朴(906年-959年4月25日 ),字文伯,五代时后汉、后周名臣。柴荣即位后,王朴献《平边策》,主张“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先取江淮,再逐一消灭南方割据势力,最后平定北汉;并规划开封、修订历法、考证雅乐,深受柴荣重用。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各种原因,汉

  • 张惠一心一意辅佐朱温,被誉为"五代第一贤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辅佐,五代,张惠

    元贞皇后张惠(?-904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后梁太祖朱温的爱妻。公元912年,追赠为皇后,谥号“元贞皇后”,葬于宣陵,被世人誉为“五代第一后”。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相逢乱世,一心佐君张惠天生丽质,绝色佳人,家境殷实,是单州第一首富。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

  • 李存勖是什么下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下场

    后唐庄宗李存勋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后唐的开国皇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他勇猛善战,与其父李克用一样,在勇武方面,甚至超过了其父李克用。李克用死前,拿出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让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来,李存勖果然灭掉了后梁,并建立后唐,成为后唐开国皇帝。然而,李存勖打仗很厉害,勇猛过人,却不

  • 为了篡夺唐朝江山,朱温屠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篡夺,江山,屠杀

    朱温在平定黄巢起义和秦宗权的过程中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中原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利用宰相崔胤的帮助插手朝政,多次击败凤翔李茂贞,使自己的势力逐渐渗透进长安附近。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被迫与朱温谈判,并将唐昭宗交给朱温。唐昭宗自知难逃傀儡的命运,只得对朱温表示:“宗庙社稷是你再造,我与戚

  • 朱温为何参加起义却又背叛旧主?他对待士兵有多严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背叛,起义,对待

    朱温出生于唐宣宗年间,他的家族原本在当地颇有声望。然而,由于他的父亲早逝,家境逐渐中落,母亲王氏只得带着朱温和他的兄弟在他人家中做佣人谋生。唐僖宗时,山东私盐贩子黄巢起兵反抗唐朝,起义迅速发展,震动了整个天下。朱温早就对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满,于是与二哥朱存商议后,二人决定投奔起义军。加入起义后,朱温随

  • 北汉的历史是怎样的?为何最后会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走向,灭亡

    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它的历史起源于五代时期的后汉朝,当时第二位皇帝刘承佑昏庸残暴,将大将郭威的家眷全部诛杀,最终被郭威灭亡,建立了后周朝。刘承佑的叔叔刘崇则自立为后汉皇帝,在晋阳建都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北汉。北汉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国力较弱,无法与后周抗衡。刘崇曾向石敬塘学习

  • 赵匡胤身为一名武将,他的武功水平怎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功,水平,武将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大唐灭亡20年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后汉、后周的将领,因此赵匡胤从小受到家庭熏陶,酷爱武术。他曾拜访名师,练就了“太祖长拳”和“腾蛇棒”等绝技。在枢密使郭威的带领下,赵匡胤在后周成为一流名将。据《宋太祖本纪》记载,赵匡胤少年学习骑射时不小心撞在门框上,被人们以为头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