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21—379),字劳少,琅研临沂(古山东临沂)人。民至左军将军,人称王左军。从前曾经随叔女王薄以及卫妇人(名摄、字茂猗)教字画,深受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影响。
面击检察:汗青上的古天4月22日
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钟繇的影响,变汉魏古朴为王体的流好,制造出共同的作风。去官后,假寓山阳(古浙江绍兴),悉心研讨,专采寡少,他的楷书完整开脱了隶书的踪迹,到达圆满的地步;止书、草书被赞为“飘着浮云,矫若惊龙”。
他书法的特征是“面绘浑圆,笔力雄壮,风姿飘逸,布局宽谨而疏爽”,为历代教习书法者所崇尚,被毁为“书圣”。
公元353年4月22日(晋永以及九年三月初三日,距古已经{sys:(year(now)-353)}年)东晋开安、王羲之等40多位出名文士正在会稽山阳的兰亭俗散,喝酒赋诗。
王羲之将那些诗赋辑成《兰亭散》,并挥写了一篇《兰亭散序》。唐太宗对于他推许备至,曾经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一无是处”。借将摹仿天职赐贵威远臣,并以实迹殉葬。
现在传世多为事本。辑有《王左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