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存勖是以勇武著称的开国皇帝,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李存勖是以勇武著称的开国皇帝,为何最后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4/1/15 5:10:53

李存勖,即后唐庄宗,他是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伶官传续》中所言,“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在辉煌之时,他曾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统中原地区;然而在落魄时,却是深陷四面楚歌惨境,死后仅留一乐器陪葬。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以勇武著称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承父遗愿打遍天下无敌手,建国称帝一手缔造后唐基业

李存勖乃是西突厥沙陀部酋长家族出身,本姓朱邪,因其祖父朱邪赤心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懿宗赐予李姓,编入宗室谱籍。唐末群雄并起,李存勖出生之时,其父李克用已经在河东打下了一片基业,被唐王朝封为晋王。

李存勖虽是侧妃所生,但因其自幼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又略通微言大义、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因此深得李克用的宠爱。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去世后,二十四岁的李存勖继承其河东节度使、晋王之位,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彼时,李克用养子李存颢、李存实等人自持手握重兵,又年长于李存勖,因此对其继位极为不满。李存勖对此心知肚明,因此继位之初便表现的异常低调,此举无疑极大滋生了他们的野心,从早期的称病不朝、见而不拜,到后来甚至直接怂恿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发动叛变,李存勖则暗中取得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等人的支持,抢先发动,擒杀李克宁、李存颢等人,从而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同年四月,李存勖亲自率军救援被朱温大军围攻的潞州,后梁军队知道李克用新丧,对此并无防备,结果被大败,潞州之围遂解。此后,李存勖犒赏将士、整顿内政,使得境内一派生机勃勃之景。

根据宋初王禹偁《五代史阙文》的记载,李克用临终之时曾交给李存勖三支箭,代表了自己的三个遗愿,一是讨伐刘仁恭,攻灭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部威胁;三是消灭朱温。因此,李存勖在解除威胁,稳定内部之后,便开始以此三点为奋斗目标。

天祐七年(910年)十一月,朱温出兵意图夺取成德、义武两镇,李存勖力排众议发兵相救,于“柏乡之战”中大败后梁军队,俘获梁军将校二百八十五人,斩首二万级,后梁龙骧、神威、神捷等精锐禁军全军覆没,成德镇、义武镇从此彻底倒向晋国。

“柏乡之战”后,李存勖开始对盘踞于河北的刘仁恭、刘守光动手,而囚禁了父亲刘仁恭的刘守光,也于此时悍然称帝。刘守光不敌李存勖,便向后梁求救,但后梁却再度败于晋军,朱温更是于此战后不久被其子朱友珪所杀,后梁陷入内乱。趁此机会,李存勖于天祐十年(913年)十一月率军亲征,攻灭了燕国。

天祐十八年(921年),成德军张文礼兵变,李存勖发兵讨伐,不久张文礼病逝,其子张处瑾继续负隅顽抗。与此同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则勾结契丹,也意图背叛李存勖,但随即便被义子王都囚禁,而王都则被契丹军围困于定州。次年,李存勖亲自率军北上,大败契丹军,解除定州之围。同年九月,张文礼也被消灭,李存勖遂又兼领成德节度使。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于魏州称帝,继续沿用“大唐”国号,延续唐朝国祚,尊唐高祖、唐太宗为祖先,史称后唐。同年十二月,李存勖亲率大军攻取后梁都城大梁,攻灭后梁政权,重新统一中原地区,功业达到巅峰。

可以说,历经十五年的浴血奋战,李存勖完美的完成了父亲李克用的遗愿,一手奠定了后唐基业,而这一年的李存勖,还不到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事业达到巅峰后却失去目标,在位后期基业几乎毁于一旦

攻灭后梁之后,李存勖又消灭了前蜀政权,后唐实力一度达到巅峰。然而,当时后唐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距离统一天下显然还有不少的距离,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李存勖却在此时开始志得意满,结果导致在位后期基业几乎毁于一旦。

在后唐统一中原地区后,南方虽然仍有大量割据政权,北方契丹威胁也仍然存在,但周边威胁无疑大为减弱。于是,李存勖似乎是为了放松一直以来的紧张神经,开始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戏曲工作,不仅喜欢听戏,甚至还自己编戏和表演。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既然对艺术工作表现出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身边便迅速聚集起了大量伶人,这些人不仅平日里陪着李存勖搞艺术创作,更是凭借李存勖的宠信,迅速参与到了朝政之中,例如伶人陈俊、储德源便被任命为了刺史。

而凭借着李存勖的宠幸,伶人们不仅可以随意出入宫禁,甚至对大臣进行欺辱,而大臣们对此却是敢怒而不敢言,有的为了升官发财甚至反过来巴结伶人,就连藩镇节度使也争相巴结送礼。伶人景进更是凭借着李存勖的宠信,大肆进献谗言,导致朝政乌烟瘴气。

与此同时,宦官势力也开始死灰复燃,为了防止地方武将的反叛,李存勖将前朝宦官集中于京师洛阳,有的担任诸司使,有的充作藩镇监军,于是这些宦官们恃宠争权,肆意干预军政,凌慢将帅,使得各藩镇皆愤怒不已。后来,宦官、伶人奉命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充实后宫,竟然一次性掠走青年妇女三千人,连魏州军营兵士的家属也难以幸免。

此外,皇后刘氏也在李存勖的默许下大肆干预朝政,而刘氏生性贪婪吝啬,派人四处聚敛钱财,不仅派人利用权力经商获取私利,而且大肆收受贿赂,以至于降将袁象先、温韬张全义等都通过贿赂刘氏而得到重用。

皇后刘氏和李存勖虽然聚敛了大量钱财,但对部下却极为吝啬,同光四年(926年)时国内饥荒,洛阳府库空竭,由于禁军将士不发军粮,很多家眷只能以野菜充饥,以致冻饿而死者无数,很多军士甚至被迫典卖妻儿。值此军心动荡之际,宰相率百官请求开内库赈灾,但却遭到刘氏的反对,不肯拿出丝毫钱财。

天子沉迷戏曲、伶人把持朝政,宦官祸乱地方、皇后肆意干政,这就是李存勖在位后期的境况,这导致朝中的文武大臣和地方藩镇大员开始离心离德,李存勖的统治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原本蒸蒸日上的后唐基业,几乎就此毁于一旦。

叛乱四起、禁军兵变,李存勖被杀后仅有乐器陪葬

皇帝大权在握之后最怕什么,尤其是在五代十国这种乱世,毫无疑问便是功勋将领的反叛,李存勖也不免如此,他对功臣宿将的猜忌同样极为严重。不仅听信宦官谗言,诛杀了功勋卓著的大将郭崇韬,甚至还对后唐灭梁的第一功臣李嗣源动了杀心。

李嗣源作为手握重兵,镇守重镇的大将,本想让义子李从珂出任北京内牙马步都指挥使,从而就近照顾家里,谁知李存勖却大为恼怒,认为这是李嗣源公然插手朝政,反而将李从珂贬为了突骑指挥使,远戍石门镇,并多次驳回李嗣源的入朝请求,李嗣源入朝之后,李存勖又命朱守殷暗中监视。

此外,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及其部将史武等七人,也全部因郭崇韬之案受到牵连,惨遭诛杀灭族,就连睦王李存乂也因此被杀。同为灭蜀功臣的保义军节度使康延孝,乃是朱友谦旧部出身,得知消息后,便以为郭崇韬、朱友谦复仇为名,自领西川节度使、三川制置使起兵反叛,虽然很快便兵败身死,但也足以说明当时后唐统治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功勋旧将惨遭屠戮,朝政被宦官、伶人把持,这种情况下,地方军政大员或是野心勃勃,或是对朝廷彻底失望,或是为求自保,开始纷纷生出异心,很快后唐各地便开始频繁爆发叛乱。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魏博戍卒在贝州哗变,推裨将赵在礼为首领,攻入魏州。之后,邢州、沧州也相继发生兵变,河北大乱。在元行钦平叛失利后,李存勖本想亲征,后经劝阻不得不起用李嗣源,结果李嗣源在抵达魏州城下后,便因亲兵的哗变而转投叛军。

无奈之下,李存勖只得亲自率军东征,但李嗣源此时却已经得到了大批唐军将领的拥戴,局势已经很难逆转,李存勖无奈之下只得在行军至万胜镇后下令班师。为了保证军心,李存勖不得不拿出财帛赏赐士卒,并许以厚赏,但将士们根本不领情,沿途便逃散过半。

此时,李存勖只剩征讨川蜀的李继岌军团还可一用,然而李继岌却因平定康延孝叛乱而耽误了规程,无奈之下李存勖只得主动向李继岌靠拢,意图在汜水关合兵后,再东进征讨李嗣源。

当时,统率皇帝亲卫军的乃是郭从谦,而郭从谦平日里便视郭崇韬为叔父,且是睦王李存乂的养子,结果郭崇韬和李存乂皆被李存勖所杀,因此郭从谦对李存勖早已不满,眼见李存勖已经落入众叛亲离的下场,随即也发动叛乱,率军攻杀李存勖。

面对禁军叛乱,李存勖亲率宿卫出战,杀死数百乱军,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流矢射中,在王全斌等十几个人的拼死护送下,重伤的李存勖被扶进绛霄殿,但不久便重伤死去,时年四十三岁。李存勖死后,只有伶人善友将乐器覆盖在李存勖身上,纵火焚尸。一代英雄人物,终因自己的所作所为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可悲可叹。

标签: 著称皇帝勇武

更多文章

  • 朱温为什么被冠以"禽兽皇帝"称号?他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禽兽,皇帝,称号

    作为终结大唐统治,后梁开国皇帝,后梁太祖朱温可谓唐末风云人物。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温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又叛主降唐,在实力壮大之后则诛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最终篡位称帝。如果仅仅如此,朱温或许还算是一代雄主,然而其不仅德行有亏,且私德败坏极为严重,不仅滥杀无辜,而

  • 陈桥兵变赵匡胤推翻后周统治 后世为何不定义为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周,推翻,陈桥兵变

    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陈桥兵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都知道周世宗柴荣死后,柴荣七岁儿子继位,半年后赵匡胤陈桥兵变推翻后周统治,建立大宋。那么后世为何不将宋太祖赵匡胤的兵变定义为造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一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半年,有军

  • 都说赵匡胤善待柴家人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真相,家人

    对赵匡胤和柴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给予柴氏的待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善待了,但又没有完全善待”。五代后汉时期,由于权力斗争,郭威的儿子被后汉隐帝杀了个精光,导致他没有亲儿子承嗣大统,只得从外戚中寻找继承人。当时具备继承资格的有三人,分别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

  • 赵匡胤作为柴家江山后 柴家在宋朝是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江山,存在

    还不知道:宋朝柴家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后周是五代十国的一个短命王朝,只传了三代。开国皇帝是郭威,他死后传位给了养子柴荣,所以柴氏成为了后周的皇族。但柴荣的儿子柴宗训在位期间,大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取而代之了。这么一来,柴家的地位都非常尴尬了。

  • 赵匡胤称帝后,他是如何对待柴荣的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家人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君王柴荣的臣子,而且是当时权力非常大的一位将军。后来柴荣过世,只是留下了一个才7岁的小太子,还有一个新娶进门的皇后,小符氏。之后这位小太子成为了君王,小符氏也成为了符太后。幼主上位,周围的各个国家都是虎视眈眈,契丹和北汉联合起来出兵攻打后周,于是年轻的符太后就把所有的兵力调动权交给

  • 柴荣是个怎样的君主?一生努力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君主,努力,怎样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改姓郭,后世仍习称“柴荣”,邢州尧山县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五代十国这样的动乱黑暗的年代,曾经有这样一位乱世之中的有

  • 陈桥兵变是怎么回事?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桥兵变,影响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

  • 朱温曾经凌辱张全义的妻女,张全义是如何报复回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经,凌辱,报复

    张全义是五代时期的大将。在大齐政权、残唐政权及后梁、后唐政权中都身居高位,还能得以善终,靠的就是一身隐忍的本事,但是等时机成熟,他就会毫不犹豫的报仇,那么朱温曾经凌辱张全义的妻女,张全义是如何报复回去的?张全义出生于唐朝,家族世代都是老农民。二十岁时,张全义在县里担任啬夫,专门掌管诉讼和赋税。由于县

  • 后梁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政权?最后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后梁,政权,灭亡

    后梁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天祐四年梁王朱晃称帝建国,国号大梁。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后梁占据中原地区,实力强大。后梁存在时期始终面临前晋的巨大威胁,一直与前晋争霸,最终被前晋消灭。那么后梁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朱温崛起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兵反唐,黄巢军转战各地,沉重打击唐朝统

  • 历史上后周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周,建立,灭亡

    后周,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后周实力强大,重创北汉、南唐,为以后北宋结束十国的分裂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那么后周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郭威起兵郭威早年从军,在刘知远帐下效力,很得刘知远信任。947年辽灭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于是自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