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1/21 19:39:45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的背景是什么?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

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

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务。陆逊以其名声不显,关羽必不防备,加上托书示弱,关羽为人骄横,自然落到了这个圈套之中。

最后关羽在重夺荆州无望之下,只得率领余下残兵退守麦城,最终因弹尽粮绝,被俘被杀。

吕蒙装病,由陆逊代守陆口。关羽得知了,不再防备江东,将荆州大部分兵马调走,吕蒙派士兵伪装成客商,骗过荆州守军,长驱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了荆州。

入城后吴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原任官吏,依旧留任,关羽及蜀军将士的家属也得善待,赢得民心。

荆州攻略孙吴满盘皆赢,即获得完整的长江防线,又以微小代价重创蜀汉的主力,保全成果,从而在三国中立国最长。

白衣渡江名称的由来

“白衣渡江”中的白衣,并非穿戴白色衣服,而是指身着便服,未穿甲胄的意思,就是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作商船,让兵士躲在船舱里。并非一律穿上白色衣服。

也就是说,不穿作战人员的衣服,而是只穿平民百姓,商人的衣服,避免别人的注意,达到偷袭的目的。

白衣渡江的背景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被关羽打得喘不过气来,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一面派人“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求和,游说孙权起兵袭击关羽的后方来减轻曹军的压力。

东吴集团中的有识之士,一直都有关于全占荆州的主张。甘宁:“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鲁肃:“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之前因为“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大于了荆州的重要性,江东以鲁肃为代表的联盟派一直攻打荆州的没有动静,而此时关羽攻打襄阳、樊城,进展颇为顺利,若置之不顾,刘备实力大增,足以和曹操抗衡,而东吴沦为最弱势的一方。

关羽的威胁更大,他占据着长江的中上游,顺江而下来吞并吴国是十分容易的事。“联刘抗曹”的重要性已经小于了荆州的重要性。

白衣渡江主要人物

一、关羽

汉寿亭侯,指关羽(162―220),三国蜀汉独挡一方的名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

东汉末年,关羽跟随刘备起兵镇压黄巾叛乱,和张飞共同辅佐刘备、忠心不二,“恩若父子”(《三国志》记载),被誉为忠义的化身。

刘备在徐州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虽颇受曹操厚待,并封为汉寿亭侯,然仍斩颜良以报曹操、并且归投刘备。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4年 )镇守荆州五郡,独镇一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操大将曹仁于襄阳郡,达到军事上的高峰。

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乘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关羽又久攻襄樊不下,只好撤退,由于荆州被东吴攻占,所以在退却路上,士卒离心、逃亡殆尽。

关羽也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其“忠”、“义”操行被后来统治者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尊之为“关公”、“关帝”。今华北不少地区广大农村中都建有“关帝庙”,俗称“关老爷庙”。

二、吕蒙

(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年少时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部属。

跟从孙权攻战略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起初不习文,受孙权之劝,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

三、陆逊

(183~245)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逊出生于世宦之家,他的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

陆逊年十岁丧父,十五、六岁时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公元204年,被孙权征召为掾属,历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为海昌县屯田都尉,并代理县令职务。

后,又因讨伐山越暴动、讨平鄱阳地区尤突等人的暴乱,被授予定威校尉。公元219年,受吕蒙举荐为荆州督。因巧夺荆州有功,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发动了夷陵之战。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西击刘备。次年六月,陆逊用火攻获胜。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为江陵侯。

公元229年,任上大将军、大都护,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城)。公元244年,代顾雍为丞相,次年二月病逝。

白衣渡江具体经过

一、奇袭战

吕蒙来到浔阳,把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在甲板上摇橹、扬帆的船工一律穿上普通衣服而不带甲胄(使白衣摇橹),把自己装扮成商人(作商贾人服),沿着长江向江陵进发,沿途关羽的巡哨都没有引起警觉,反而所有的岗哨包括站岗的军士都被“尽收缚之”。

由此可见,关羽对吕蒙如此巨大的军事行动竟一无所知。

二、攻心战

“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

关羽回师的时候,还是有数万人的战斗力量的,比起东吴投入的兵力,要强很多。但是就在回荆州的一路上,吕蒙让荆州兵的家人纷纷写信给随关羽出征的亲人。

关羽北伐已近一年,战斗地带是洪涝重灾区(参考水淹七军),士兵早已思乡情重,此时便如当年四面楚歌的项羽军,关羽的部队早就没有了斗志,溃如鸟兽,而关羽也因此无奈走麦城。

三、埋伏战

麦城属零陵,关羽退回麦城后,伪称投降,被吴范(吴八绝之一)看破。吕蒙遂派潘璋断关羽的后路,果然在临沮截住了关羽。

白衣渡江的意义

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如此重要,若是当刘备势力大增的时候,孙权依然没有荆州,天下三分很可能变成两分天下,孙权盘踞江南,毫无发展空间。

而夺取荆州以后,东吴消除了来自关羽的威胁,全据长江,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大增,从此开始天下三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千里走单骑的典故。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

  •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

  • 隆中对简介隆中对原文赏析如何评价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隆中对》简介:《隆中对》的原文是什么?如何评价《隆中对》?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隆中对》简介《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

  • 三顾茅庐典故简介三顾茅庐典故内容人物和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说的什么故事?三顾茅庐发生在什么时候?三顾茅庐有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典故简介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

  • 夷陵之战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

  • 诸葛诞生平简介诸葛诞的故事诸葛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诞生平简介:诸葛诞的故事是怎样的?诸葛诞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诸葛诞生平简介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

  • 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的背景是什么?辕门射戟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读音: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

  • 曹植七步成诗典故简介七步成诗的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植七步成诗典故简介:曹植《七步诗》原文是什么?七步成诗的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曹植七步成诗典故简介七步成诗,汉语成语,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

  • 马良生平简介马良的故事马良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良生平简介:马良的故事是怎样的?马良的结局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马良生平简介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

  • 长坂坡之战背景简介长坂坡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坂坡之战简介:长坂坡之战的背景是什么?长坂坡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长坂坡之战简介长坂坡之战发生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地点在今宜昌当阳附近的长坂坡,战斗双方是刘备和曹操。刘备被曹操击溃,携民众逃走。此战,刘备辎重军队损失惨重,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刘备因张飞据水断桥赢得逃亡时间,而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