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怎么平定辽东的

司马懿怎么平定辽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4/1/19 23:29:59

公元237年,魏国辽东公孙渊被魏主曹睿加封为大司马、乐浪公。公孙渊觉得自己才能卓越,不能老是受别人管制,干脆自己称王算了。于是公孙渊召集部下的文官武将,宣布自己从即日起,号称燕王,独立一方,不再受魏国的管制。

公孙渊的副将贾范反对这样做,他对公孙渊说:“魏主对您很好,把辽东这么好的地方交给您镇守,您应该知足了。如果您自封燕王,在辽东闹独立,那就是造反,皇上必定会派兵来镇压。现在魏国的兵权是司马懿掌管。

司马懿文武双全,用兵如神,蜀国的诸葛亮都没办法战胜他,您更比不上司马懿了,我劝您还是安守本分的好!”公孙渊勃然大怒,命令将贾范绑起来,推出去斩首。武士们三下两下便将贾范捆绑得结结实实,正准备拉出去杀头,参军伦直大声喊道:“住手,等一下,我有话说!”伦直急忙走上前去,对公孙渊道:“贾范的话是对的!您千万不能冒险造反!最近,城中出现了许多怪事,这都是一些不吉利的兆头。

前几天,有一只狗,头上戴着头巾,身上穿着女人穿的红衣,像人一样在屋头上走路。南门有一人家,煮饭时发现饭锅里有一个小孩儿死在里面。城北集市上,忽然间地面下陷,从坑中涌出一个肉团子。这肉团子直径二三尺,有头,口耳鼻眼都有,像个人形状,但是没有手脚。按古书记载,这些怪东西的出现,都预示着大灾难的来临。您应该小心谨慎,安守本分,千万不能妄自尊大,否则会招来杀头之祸的!”伦直的话还没说完,公孙渊早已气得暴跳如雷,命令将贾范和伦直一齐杀头。

公孙渊正式号称燕王,并且任命大将卑衍为元帅,杨祚为先锋,发辽兵十五万,向魏国首都洛阳杀来。

魏王曹睿很快便得到了公孙渊造反的消息,火速请来司马懿商量对策。司马懿笑着说:“公孙渊谋反,那是他自己找死,我手下现有四万马步军,多年来一直驻守在东北方向。我现在调齐四万军马,很快就可以平定辽东!”曹睿不放心地说:“辽兵现有十几万,你只带四万人马,能胜么?”司马懿说:“兵不在多,关键在于运用;对付公孙渊,有四万军马已经足够,不必再劳动更多的人马!”

曹睿又问:“依你所料,公孙渊会怎样和你对敌?”司马懿说:“我大军到辽东,公孙渊如果放弃襄平城,向北逃窜,这是上策,这将很难一下子捉住公孙渊;如果公孙渊大兵据守辽东全境,我军要一个一个地攻破辽东城池,这对公孙渊来说,是中策,我们要捉住他,可能要费一点时间;如果公孙渊把大军集中在襄平固守,这是下策,对我最有利,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公孙渊手到擒来,献在皇上的面前!”

曹睿听了司马懿的分析,见他这么有把握,非常高兴,问道:“那你大约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定辽东、回到洛阳?”司马懿说:“辽东离洛阳,大约四千里路,行军要一百天,去一百天,回一百天,打仗一百天,休息六十来天,一年时间足够!”于是,曹睿传话,命令司马懿发兵征讨辽东。

司马懿大兵来到辽东,辽兵元帅卑衍和先锋杨祚商量道:“魏军行军四千里,粮草一定接济不上。他如果来讨战,我们只是分兵坚守,拒绝出战,等司马懿退兵时,却乘机追击,那时,司马懿必败无疑!”杨祚道:“元帅您说得对!司马懿和诸葛亮打了十几年的仗,最后把诸葛亮困死在渭南五丈原,用的就是这个计策。我们今天也来用司马懿的计策对付他自己!”

却说司马懿大兵到达这一天,见辽兵果然严密防守,心中暗喜:“公孙渊一定能被我捉住!”司马懿见辽兵摆出一副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的架势,笑着说:“辽兵想用我惯用的计策来对付我,笑话!我偏不中计!”于是传令道:“辽兵大部分在辽东前线,老巢襄平一定空虚;我们直接向襄平进发,等他回兵救援襄平时,在中途用伏兵胜他!”

果然,辽兵元帅卑衍探得魏军往襄平进发时,大惊失色,立即率本部十五万人马,火速奔救襄平,却被魏兵在中途杀得落花流水,损失了几万人,总算奔回襄平城中。公孙渊见大兵回城,心里很高兴,命令各门军士坚守不出,想用拖的办法来战胜司马懿。而司马懿见公孙渊果然守住襄平,用的是下策,正中下怀。司马懿命令四万军马,将襄平城围得水泄不通。

魏兵将襄平围困了几十天后,恰好到了秋季,阴雨连绵,一直下了三十多天。平地水深三尺,魏兵军营扎在水中,士兵痛苦不堪;城中也因为几十天阴雨,粮食吃完了,柴草也用光了,非常着急。这时,司马懿令大兵后退二十里,放城中的老百姓出城砍柴砍草、放牛牧马。和司马懿一道出征的陈群问司马懿:“您当年攻上庸、捉孟达时,兵分八路,八天行军一千多里,十天之内破了上庸。现在,您带领四万军马,远行四千里,不和辽兵交战,却将军营安在泥泞不堪的平地上,又放城中百姓砍取柴草,这样,到什么时候才能打败公孙渊呢?”

司马懿说:“用兵打仗,不能一成不变,策略一定要灵活。当年破孟达时,他兵少粮多,我兵多粮少,如果不速战速决,就很难取胜;假如再让诸葛亮发觉,发兵助战,我就更难取胜了。而今天不一样,我虽然行军数千里,但是我粮食丰富,而辽兵却已经粮草断绝,我正是一面围困,让他心慌,一面却又放一条生路,让他士兵、百姓逃走。时间一长,辽兵必定内乱,那时候我再乘机攻城,这样,既不会造成多大伤亡,又不用多费力气,一举可破襄平,我何乐不为?你等着,十天之内,我便可攻破襄平城池!”陈群听了司马懿的分析,非常佩服。

又围困了五六天,襄平城中粮食已经吃光,士兵们只好杀牛宰马充饥;老百姓已经饿死了不少人。有的军官已经开始商量,要捉拿公孙渊,开门投降魏军。公孙渊这时也慌了神,只得准备投降,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出城,到魏兵寨中,向司马懿请求投降。王建、柳甫来到司马懿帐中,说明来意,请司马懿退兵二十里,然后公孙渊开城门投降。

司马懿怒道:“公孙渊为什么不自己来,派你俩来干什么?”传令杀了王建、柳甫二人,不准投降。公孙渊在城中听说司马懿不准投降,急得六神无主,又派卫演再次出城,请司马懿接受投降。卫演出了城,来到魏军寨前,双膝跪倒,用膝盖当脚,跪着走到司马懿大帐中说:“我主公孙渊明天先将儿子送来作人质,然后全城军民出来投降!”司马懿冷笑道:“一军之主,对阵打仗,能打就打,打不赢就守,守不住就该早点逃走,逃不掉就该早点投降,不能打、不能守、不能逃、不能降就早点寻死,却拿儿子来做人质!让天下人笑话!你回去告诉公孙渊,立即出来投降,否则就早点自杀!”卫演被司马懿一顿臭骂,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回城中,向公孙渊报告。公孙渊无可奈何,和儿子公孙修秘密商量,决定连夜逃走。

夜半三更,公孙渊带着儿子公孙修,选了一千人马,偷偷地开了南门,往东南方逃跑,一连走了二十多里,没碰到魏军。公孙渊正在庆幸自己就要脱险了,忽然听得山头上一声炮响,火把齐举,司马懿率大兵冲出,挡住道路,左边冲出司马师,右边冲出司马昭,背后有先锋胡遵,大将夏侯霸夏侯威、张虎、乐綝领兵站出,公孙渊父子及一千人马被困在当中,士兵们纷纷丢掉武器,下马投降。

公孙渊这时还抱着侥幸心理,和儿子公孙修跪地求饶,希望司马懿能放一条生路。司马懿喝令:“将公孙渊父子绑到马前,先杀儿子,后杀父亲,为天下反贼作个榜样!”公孙渊眼看自己的儿子被一刀斩首,没等人来杀,自己已经先昏死了过去。司马懿杀了公孙渊父子,平定了辽东全境,大赏三军,领兵返回洛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有关三国的故事有哪些三国典故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关三国的故事有哪些?三国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三国中有很多历史典故和历史故事,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说有关三国的故事和三国典故:三国的故事:三顾茅庐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第一次去,诸葛出门,刘回。第二次去,诸葛又出外。第三次

  • 关羽诛颜良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三国演义》时,关于关羽斩颜良这一段的描述:“只见关羽倒提青龙偃月刀冲下山来,河北军如波辟浪开,颜良措手不及,被一刀斩下马,关羽飞身下马,取了首级,出阵而去。”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是何其难,但关云长做到了!难道真是关羽武功高强,神勇无比,颜良遇上了只有死路一条?其实不然!致颜

  • 司马懿为什么要除掉曹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装病瞒过了曹爽之后,便日夜筹划,准备在一个适当的机会下手,突然袭击,期望一举成功。几年之后,这一机会终于来到了。这一天中午,司马懿派出的长期隐藏在曹爽身边的一个家人送来一封信。信中说:“明天一早,大将军曹爽要和三个弟弟一起,带领文武百官,陪同皇帝曹芳去祭扫高平陵(曹睿的陵墓)。扫完墓后,就在城

  • 西燕为什么一年换了六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最混乱的时候并不是汉末三国也不是清末民国而是晋末十六国时期,其实说是十六国但是远远不止这些数字。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政权恐怕就达到了25个以上。这段时间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之为五胡乱华,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国家就是十六国时期五胡之一的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西燕。西燕和南燕、北燕、前燕、后燕一样都是

  • 司马懿为什么归顺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懿简介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开国皇帝。司马懿为什么归顺曹操天下局势公元201年,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灾祸不断。手中握有军权的军阀们各自割据一方,都自称是真心保护汉朝皇帝的;实际上,却各自怀有野心,都想称王称霸。要想达到

  • 关羽为什么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说关羽投降曹操,关羽是刘备的人为什么要投降曹操?关羽最终投降曹操了吗?曹操对关羽好不好?关羽降汉不降曹真的吗一般认为,关羽降汉不降曹。尤其是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关羽,还搞了土山约三誓:第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第二,两位嫂嫂请给俸禄养赡;第三,但知刘备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 谯周误国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谯周为什么不受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也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这种能根据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的俊杰。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能识时务的俊杰却并从始至终都壮志难酬,受不到君主重用的人,他便是谯周。我们都知道,别说是明君了,就算是昏君也喜欢这样的俊杰,可为何识时务这一优点到了谯周

  • 司马懿为什么在祁山峡谷遇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祁山大营,蜀军寨中,聚集着诸葛亮手下的全体文武将官,不少将军身上还带着伤痕,大家的情绪都比较低落。这时,诸葛亮已经清点完了这一仗的损失情况,发话道:“这一次大战,我没有充分估计到司马懿的能力,用兵时急躁冒进了,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这是我的责任,不怪各位将军。大家应当振作精神,再与魏兵决战,我有胜利

  • 刘备有几位夫人刘备夫人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老婆是谁?刘备一生中有几位夫人?刘备与夫人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本文来说说刘备夫人的故事:刘备有几位夫人刘备可考证有四个夫人:孙夫人、甘夫人、糜夫人、穆皇后。刘备夫人:孙夫人孙夫人,相传名为孙尚香,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为巩

  • 孙坚匿玺背约的故事匿玺背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坚匿玺背约的故事:匿玺背约的原因是什么?三国演义中的匿玺背约跟真实历史有多大差距?小编这就给你揭开真相:孙坚简介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东汉末期名将。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与朱儁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公元一九二年袁术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