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古人如何狠抓建筑质量

看古人如何狠抓建筑质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4/3/13 17:09:05

住房建筑质量历来都是严肃问题,一定是要监管部门狠抓,这可是我们平头百姓的身家性命,一丝马虎不得。当下,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实在心痛。遥想当年古人,不知道他们是如抓建筑质量的?他们抓建筑质量又都有哪些高招?

下面就是讲古人抓建筑质量的心得,各位看官赶紧和小编一起来领略古人的智慧吧。

时出了一本《营造法式》,那是我国建筑学史上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件,有文字说明加图样参考,是国标式的建筑葵花宝典,一册在手,万事不求人,保你建出又安全漂亮又实用的建筑。

《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前些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

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式跳入人们眼帘。且有官员直言:中国的建筑寿命只能持续25到30年。

人们纷纷进行古今对比,你们看,应县木塔已有960年历史,赵州桥已历经1300年风雨,都江堰更是有2200年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如今修个路、架个桥、建个房咋就这么不经用哩?古人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起重机,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也没有没有鲁班奖、梁思成建筑奖,技术、材料都无法与今天相比,为什么能将建筑物造得那么牢固?

一味说古人好话那是叶公好龙,真让你穿越回去,未必愿意。但古人确实在极差的技术、材料下,将制度和人的主观能动发挥到极致,造就了建筑史上诸多辉煌。

国家建筑标准

古人的聪明真不是盖的。早在春秋时,他们已编成了一部《考工记》,记载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的规范要求,叫程式,用于指导匠人实际操作。然后有专门的部门和官员来管理,如隋唐时期,在尚书省设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后世基本上如法炮制。

到了北宋,建筑程式臻于完善,编订了建筑施工的标准化文件集《筑城法式》,收集了当时关于城池建筑、堤坝、水闸等的技术、工具、材料和工时等方面的规定。南宋时建筑工程程式更不得了,出现了著名的《营造法式》和《木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营造法式》,那是我国建筑学史上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有文字说明加图样参考,说得简单一点,这是一本国标式的建筑葵花宝典,一册在手,万事不求人,保你建出又安全又漂亮又实用的建筑。

当然,这“国标”不是只拿来把玩的,是拿来执行的,如若不然,刑罚伺候。明代《大明律》、清代《大清律例》都有《工律》篇,那是针对工程建筑方面的法律,列出了对非法营造、虚费工力、采取木石不堪用、造作低劣等方面非具体的刑法规定,细细看下来,头都是大的。总而言之吧,轻者打板子、给徒刑,重者处死,下面就是一个实例。

话说1621年,朱常瀛被封为桂,封地在衡州,就是现在的衡阳,为此要建桂王府。王府是朱家面子呐,是一个大工程,一块大肥肉,多少人想将工程揽到自己手里。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由内官监掌印太监主管,由他派手下太监去监督工程。这时内宫里一个叫黄用的太监花了五万两银子行贿,弄到了监造的美差。

修造历时六年,耗费五十万钱,桂王府修成了,朱常瀛美滋滋地搬进去,不料有一天在休息呢,房梁咣当一声掉下来,差点砸到王爷。黄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营缮司主事高道素闻讯,慌赶送去五千六百两白银做修补之用,又献了四百两“问安银”压惊,桂王爷这才没有将此事闹大。

第二年三月初三,衡州连阵大雨,桂王梳洗时忽闻“如雷震响”,跑出来一看,妈呀,王府的正殿居然轰然垮塌了,六名宫女被埋在瓦砾之下。桂王愤气不已,将此事上奏崇祯皇帝。

皇帝派人调查,原来黄用等人为了多捞工程款,工程建设十分潦草,地基没有夯实,墙脚根基浅薄,石料之内,用竹条、松枝与河沙充数,梁柱所用木材,竟然有低价买来的朽木,完全不符合“程式”。这还有什么说的,将黄用等人拉出去问斩,再批银子重建。

看看,光有“国标”还不行,还是不知道工程材料是哪来的,谁生产的,合不合格,质量可不可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上这三人因会说话而免于烹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语不在多,在于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史上就有三个人因为会说话而免于烹刑。这三个人都是谁?烹刑,就是把犯人放在一口盛有液体的大锅里,然后加柴点火,或是直接把犯人脱光衣服扔进沸腾的液体中。自诩铁骨铮铮的好汉们也谈“烹”色变,但偏偏有人敢以身试“烹”。其中最

  • 为何王姓人口众多却鲜有名人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姓在百家姓中排名很靠前,而且在我国王姓者众多,那为什么人口众多的王姓,为何却很少出人才?这个结果有没有历史原因呢?其实历史上的王姓名人并不少,不过多为艺术大咖和民间网红,比如: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王诩,外号鬼谷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的老师,够排场吧!);晋朝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

  • 盘点:中国历朝历代32个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王朝在我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占领了主导地位,五千年的沧海桑田,王朝更替此起彼伏,在如此之众的王朝及帝王中都有哪些之最呢?1、帝王最多的王朝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0帝。2、帝王最少的王朝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东魏,均仅历1帝。3、平均寿命最长的王朝历代

  • 历史底蕴最深的省份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的河南省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底蕴最深的大省,河南一省就兼具历史上的四大古都,这四大古都都是哪些城市呢?目前,对于河南省来说,按照2015年中国大陆30多个省区的GDP排行。河南省排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之后,四川省之前,位列全国第五,并以8.3%的增长速度追赶浙江省。当然,除了在经济上保持着快速增

  • 古代妃子为什么不用喂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新闻称女司机开车哺乳,虽然不安全,但孩子哭闹起来放任不管,实在是有违母性。可是古代后宫的女子诞育龙嗣后,为何她们不亲自哺乳要转交奶娘呢?现代人都知道,母乳是幼儿最好的食品!活了104岁的张苍喝奶、慈禧也喝了49年人奶!那么,为什么古代的妃子们不给孩子喝呢?其实,终期原因也就下面这四种。第一,保持身

  • 古代宫女如何排解“寂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深宫中的宫女在四方红墙里,可谓是不见天日,可是这些正值青春的姣好少女,她们如何消缓自己的性欲求的呢?宫廷中被奴役者除了宫女以外还有太监,所以太监就成了宫女们发泄性欲的对象,古人称其为对食。宫女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且终日服役,既不能与父母相见,又没有知心人儿排解心中郁闷,与性饥渴的宦官结为伙伴,相互

  • 为何古人的平均寿命都很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国代的人民的平均寿命都很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五条原因,一起来看看吧。图为北宋神宗的儿女列表,神宗二十四位子女中,早殇的竟然达到十四位!在被人誉为最富庶的朝代的皇室,夭折率尚且如此之高,平民百姓的家庭可想而知。所以,古代平均寿命不高是可以确信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了

  • 全国排名前五的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农耕文明下的人们家族概念极其强烈,同宗同族的的人们之间即使时过千百年,同姓者之间都会有着特别的情愫。汉族人的姓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汉族人对姓氏寄托着无限的情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我国姓氏排名前五的大姓。第一位,李姓:李姓在历史上曾贵为唐王朝的国姓,李唐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绝对不小,那么这个李姓

  • 古代高官情妇的必遵守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讲食色性也,但人性本质贪婪,一旦得了权势后就很难克制自己的贪欲。中国古代的高官亦是如此,虽然家中妻妾成群,但仍不能满足,俗语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那些作为这些高官情妇的女子,表面看似风光,实则不过是可怜人罢了。作为情妇爱情那是奢望,如何能明哲保身才是求存之道。下面,小

  • 中国历史上惊人巧合的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总是充满着疑云,我们无论从史料还是考古发现,都很难还原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毕竟我们没有亲眼的见证历史的发生,我们所理解的看到的,都是史学家想让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三件极为巧合的事情,他们好像按照剧本演出的一样,也不是事史学家的演绎还是确有其事,我们不妨带着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