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酷刑凌迟的成因

揭秘:酷刑凌迟的成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71 更新时间:2024/3/13 17:02:08

他某人恨毒了某一方,往往会咬牙切齿的说到:“你该千刀万剐,不足为不足为惜”。实际上千刀万剐就是一种酷刑,就是人们熟知的凌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凌迟这种封建酷刑的历史成因。

剐刑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始于唐代一种叫“竹槎”的刑法,就是把人绑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至肉烂露骨再杖死。受此刑者是牛仙童,因收受幽州张守珪贿赂,被用这种酷刑处死。牛仙童首开剐刑先河,后来为朱元璋以剐刑对付贪官激发了灵感。

“竹槎”之刑,后来演变为“屠割”,多用于军中。安史之乱时,杨国忠就是被乱兵“屠割”的。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剐刑正式用于处死犯人。到了辽代,剐刑被写入法典,同时将剐刑升级为“鱼鳞剐”,称为“凌迟”。

最初的凌迟,都是用渔网勒在犯人身上,刽子手用刀脔割从网眼突出的肉,直至肉尽见骨,至死方休。起初的凌迟,没有刀数限制,割死为止。

到了明代,凌迟成为一种最常见,也最常用的酷刑。纵观有明一朝,被凌迟冤死的大臣有几位,其中以郑鄤袁崇焕最为著名。但总体来看,明朝凌迟最多的还是贪官污吏,因为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贪官。

一开始,朱元璋处死贪官,用的酷刑比凌迟还狠,叫“剥皮楦草”。后来,剥皮与凌迟并用。为了使酷刑“标准化”,朱元璋亲自制定法典,规定凌迟刀数。

凌迟最初只有6刀,朱元璋觉得不解气,改为60刀,后又改为120刀,还觉得不解气,提出要对罪大恶极者凌迟3600刀。可当时刽子手没有这技术,割不到一千刀犯人就死了。于是朱元璋来了个刽子手大比武,一个姓赵的刽子手最终夺魁,割了3357刀才把犯人割死。于是朱元璋规定,大明凌迟极刑刀数是3357刀。这个刀数朱元璋很是满意,因为其谐音刚好是“散散吾气”。

但事实上,明朝真正判3357刀数的没有几个人。有史记载的只有三个,一个是郑鄤,一个是袁崇焕,一个是刘瑾。因为明朝有规定,刽子手行刑时,凌迟刀数只许多不许少,少了刽子手就会被凌迟,刀数多了刽子手会奖励。因此,凌迟这三个人的时候,刽子手都多割了,郑鄤和袁崇焕被割了3600刀,而刘瑾被割了4200刀,可称明朝第一剐。

刘瑾是明朝著名的大太监。为什么被凌迟了呢?只有一个理由谋反。当时人们都说,北京有两个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坐皇帝,立皇帝指的就是刘瑾。他不仅专权,还大肆搜刮官财民财,据说最后被抄家时,抄出的黄金有33万公斤黄金,白银805万公斤,其家财相当地国库的4、50倍。因此,《亚洲华尔街日报》将其列为几千年来世界第一富翁,也可以说是千年第一巨贪。

老百姓对刘瑾恨之入骨,因而凌迟刘瑾成为明朝最大快人心的一件事情。据史料载,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而且要三天割完。第一天,每割10刀一歇一喝,割了357刀。刘瑾心还挺大,当晚还喝了两碗粥。第二天刽子手接着割,又了割了357刀。但到第三天,3357刀还没割完,刘瑾已经死了。刽子手没有完成刀数,继续割,直割到4200刀,把刘瑾身上的肉全部割尽才结束行刑。

凌迟结束后,围观百姓争相购买刘瑾的肉,刽子手以一文钱一块出售,4200块肉很快抢售一空。百姓回家吃肉喝酒,痛骂刘瑾,真是解恨。在中国历史上,巨贪被凌迟的只有刘瑾一人,此后没有出现第二个。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经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区,如今沦落为二三线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便始于如今中原内地一带。在西北大地上,兰州,西安曾是丝绸之路的重镇,汉唐文化的发源地。河南更是炎帝皇帝起始活动区域,宋朝国都今开封更是当时世界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19世纪中期起,随着海运的发展,以及清朝被迫摒弃孤立主义政策,沿海经济渐渐超越内地,

  • 开国皇帝为什么非要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日本王氏是万世一系,而在我国历史上政权交替时常发生的是。当那些杀伐决断的起义领导者,入驻皇宫,江山逐渐稳固时,他们往往会对手下功臣打开杀戒,这种现象是出于何种考量呢?我国历史上江山数次改姓,其问出现了很多大一统王朝。他们给我们留下很多热血沸腾的故事,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大都是雄才大略、英明伟

  • 古代让人不明不白死在监牢里的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封建政权政治斗争激烈,向来都是党同伐异,成王败寇。一旦不慎一朝落马,落入对手之手基本必死无疑。虽然这些人没有死罪的分量或者皇上不批。不过想致其于死地,这就发明了不少悄悄阴死人的办法。第一、压麻袋这个方法大概是把犯人固定好之后,在胸口压上装满土的袋子,犯人因为呼吸困难,一夜之后就回窒息而死。这个方

  • 揭秘:帝王最后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封建社会的帝王及帝国统治者,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他们毕竟是肉体凡胎,当他们走向生命的终结,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呢?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3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15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慈禧最后的话:“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

  • 古代科举能进三甲者难,能吃上此等宴席者更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有四大快乐之事,其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最后一则“金榜题名时”。金榜的珍贵源于中进士的珍贵,这么说恐怕还比较抽象,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在200万名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中,只有3万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美女排行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留下了无数英雄男儿的伟岸身影,自古英雄美人,同样绝色美女在历史上也留下了华彩的足迹,有的甚至影响深远。今天,小编盘点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绝色美人,一起来看看这些巧笑倩兮的绝色吧。以下排名是从秦代至清朝1840年。(虚构的貂蝉等人物不列入)十、陈圆圆明末名妓,山海关守将吴三桂的宠妾,被

  • 有职无权的皇帝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皇帝就是九五至尊!就是天子,管理整个国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一旦做了一个亡国之君,那么皇帝的下场就有些悲催了,丢了性命或被囚禁都有可能!小编列举了几种亡国之君的下场。第一种为绝后患被诛杀。自宋武帝刘渊开启了诛杀禅让后废帝司马德文的先例,后世帝王竞相效仿,身为一名亡国之君,即使献国禅让也

  • 明清皇帝如何理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君主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方面是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是这个国家完善的政策体系和健全的法律条例。治国理政,需要法度,需要制度。隋炀帝虽在野史上臭名昭著,但他推行科举制,把国家取士的制度公开化、平等化,深层次地改变了勋贵世族因袭制,使门阀不再是“政治寡头”,远比先秦

  • 古代妃子要得到皇帝的宠爱颜值是必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室,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很正常的,而这些妃子们为了跟皇上争宠,必然会在颜值上下足功夫。如果哪个妃子能的得到皇上的临幸可以说她就是成功的。萧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魄来看,倾国倾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萧皇后在做皇后之前的身份是公主

  • 中国十三位预言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预言能力一直都是令人艳羡和神秘的能力。中国泱泱五千载的文明里出现了十三位优秀的预言大师,他们通过著书立说,预言当朝国运及后世千年甚至万年大事,许多预言都得到了印证,在中国及世界预言界占有很重要地位。现以历史年代为序,将这十三位大师排列如下:第一位、姜子牙,商末周初韬略家。传著《乾坤万年歌》,预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