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谁是历史上最抠门的人?

揭秘:谁是历史上最抠门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09 更新时间:2024/3/9 2:32:13

抠门一直是一个不太好听的词汇,很多人认为越有钱的人越抠门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似乎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时的曹洪,曹操的堂弟,就是一个有钱人。《魏略》记载,曹操还在担当东汉司空之职时,以身作则,每年都主动交税。当时施行的是“九品相通”的税收办法,核算家财,分成九品,按品平税。行政长官想着曹洪家的财产应该和曹操家差不多,跑去问曹操,曹操摆摆手:“不对,他家可比我家有钱多了。”(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于时谯令平洪赀财与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

后来曹丕登基,曹洪为卫将军,迁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益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后徙封都阳侯。官也做得不小,但饶是这样,曹洪依然抠门到不行。

曹丕还在做太子时,有一次跑去问曹洪借绢一百匹,数额并不算大,曹洪就是不借。这还不是唯一一次,据《三国志·魏志·曹洪传》记载:“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是哪次都没借给曹丕。结果曹丕找了个门客犯事儿的由头,要治曹洪的死罪。

曹洪自己都觉得自己肯定是死定了,后来卞太后求情,曹丕才总算消了气。曹洪放出来之后,写了一篇言辞恳切的《自白书》给曹丕:“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老惛倍贪,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犹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视天日,愧负灵神,俯惟愆阙,惭愧怖悸,不能雉经以自裁割,谨涂颜阙门,拜章陈情。”

以此保证以后再也不这么“豺狼无厌”了。

抠门抠到命也不要的还有一位,周札。周札性格非常差,《晋书》载他“性矜险好利,外方内荏,少以豪右自处,州郡辟命皆不就。” 永昌元年(322年),大将军王敦以诛刘隗为兵起兵进攻建康,周札获任命为右将军,负责镇守重镇石头城。王敦攻陷建康后,调周札为光禄勋,后补尚书,不久迁右将军、会稽太守。

但周札一家五位封侯,在江南一带势力庞大,王敦非常忌讳,听了部将钱凤的劝告,于太宁二年(324年)指大将军从事中郎周嵩和周莛与道士李脱图谋不轨,在军中收捕并处死,又命参军贺鸾帮沈充尽杀周札一众弟侄,派兵攻会稽。

等周札得到消息,已是兵临城下,“率麾下数百人出距之”。因为周札“性贪财好色,惟以业产为务。兵至之日,库中有精杖,外白以配兵,札犹惜不与,以弊者给之”,连好武器都不舍得拿出来装备兵卒,兵卒自然也没有奋力死战的心思,周札就这样死在了战场上。

及至周札死后,朝野讨论对他的“加赠”,文武百官一致同意:这哥们儿不地道,连他在石头城开门迎王敦这件事都否认了。尚书令希鉴议曰:“今周、戴以死节复位,周札以开门同例,事异赏均,意所疑惑。如司徒议,谓往年之事自有识以上皆与札不异,此为邪正坦然有在。昔宋文失礼,华乐荷不臣之罚;齐灵嬖孽,高厚有从昏之戮。以古况今,谯王、周、戴宜受若此之责,何加赠复位之有乎!今据已显复,则札宜贬责明矣。”导重议曰:“省令君议,必札之开门与谯王、周、戴异。今札开门,直出风言,竟实事邪?”

周札是周处的三儿子。周处年轻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后来在陆机、陆云的教导之下,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后来死在了抗击羌族的战场上,怎奈何儿子如此吝啬。

是不是视财如命这件事是世家的专利?因为世家就像中产,无累世之根基,乍富之下,难免守财?好像也不是,事实证明,皇族吝啬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南北朝时的武陵王萧纪,是梁武帝的第八子,小时候非常好学,不尚轻华,“少而宽和,喜怒不形于色,勤学有文才”,“属辞不好轻华,甚有骨气”。他被父亲派到益州去,也就是四川。

刚入蜀时,蜀地一片凋敝,萧纪怀柔政策方定,先恢复经济,再减免蜀人的税负,内劝农桑,外通商贾,财用丰饶,器甲殷积,本来是“天下未乱蜀先乱”之地,在萧纪在的十七年里,并没有发生兵变,说明政策还是奏效的。萧纪颇有武略,南开宁州、越隽,西通资陵、吐谷浑,生意一路做到吐蕃去,赚了不少钱,“(萧纪)贡献方物,十倍前人。”。

人一有了钱,事情就不太一样了。公元552年4月,萧纪抓住侯景之乱后梁国无主的机会,抢先在成都称帝。同年8月,他统率大军顺江东下,准备歼灭在江陵也宣布登上皇帝位的七哥萧绎,以夺取天下。他是瞧不上自己那个七哥的,觉得他“七官文士,岂能匡济”,文人而已,治国不行。

到了江陵,萧纪为了振奋军心,想出了一个主意,用钱。“既东下,黄金一斤为饼,百饼为簉,至有百簉;银五倍之,其他锦罽缯采称是。每战则必悬金帛以示将士”总共一万斤金,五万斤银,打算按军功赏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回交锋,萧纪都赢了,但真要赏赐,他又舍不得,“终不赏赐”。这就很尴尬了。本来萧纪实力就不如萧绎,这样一来,军心涣散,败于长江西陵峡。

游击将军樊猛率所领去抓萧纪,萧纪一边绕床奔逃,一边拿金饼掷樊猛,说:“此顾卿送我一见七官,卿必当富贵。” 樊猛不吃这套,“天子何由可见。杀足下,此金何之。”你死了,金还不知道归谁呢。萧绎也是损,萧纪死后,“有司奏请绝其属籍,世祖许之,赐姓饕餮氏”,讽其贪得无厌。

当然要论吝啬,乍富之人中,吝啬的显然更多,其中又以没什么钱又极端好面子,有官气的为最甚。王戎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高官,父亲王浑更是清望一时无两,《唐会要》称:“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但两人都没什么钱。到了王戎这一代,才“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但王戎是出了名的抠门。侄子结婚,送了件单衣,后来还跑去要回来了(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王戎女儿出嫁,问他借钱,每次女儿回家,王戎都摆脸色,知道还了钱,“乃释然”。卖李子,怕别人得了种子,培育成功,自己的李子就卖不出好价格,亲自动手给每颗李子去核。连牙签都要自己动手做。《世说新语》“俭啬”一篇一共九条,四条是说这一位。一个人,贡献了同时代一半的段子。

唐朝时有位元宗逵,官至果州司马。一天家里死了一位婢女,就吩咐管家,“驱使来久,为觅一棺木殡之。逵初到家贫,不能买得新者,但得一经用者,充事即得。亦不须道逵买,云君家自有须。”一个司马,买棺材不肯买好的,还要管家假装是自己要买,结果转头就被管家散扬出去,“一州以为口实”。

大词人韦庄的吝啬,与他的词一样著名。韦庄每次做饭,下多少米都有固定的分量;做饭烧的柴,也要事先称好;若是吃烤肉,哪怕是少了一片他都会知晓。韦庄有个儿子,八岁时夭折了,入葬时,妻子为孩子穿上生前的衣服,却被韦庄剥了下来,只是以孩子原来睡的旧草席包裹着埋了。而且掩埋之后,韦庄还把草席带了回来……

五代后汉,吏部侍郎张允把钱锁在各处,把钥匙都别在腰间。郭威兵变后,张允躲到破庙里,兵丁把他的钥匙一股脑全给抢了去。等他回到家里一看,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心如刀绞,哇地一声,鲜血狂喷,不到半日,一命呜呼。

综上所述,历史告诫我们,还是不要这么抠门的好,不然被写成段子,不知道要流传多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女子为什么不穿内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女人为什么不穿内裤?究竟是因为服制的原因还是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是因为真的没有还是因为高度的性解放?据史学家介绍,从性爱角度来看,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往。年轻男子对于性爱的渴望使其焦虑而压抑,那些不穿内裤的女人则提供了被观测时的“放荡”内容。性爱的

  • 预言家竟曾算准了中国500年后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预言一直是一项神秘而古老的学问,要论中国古代相学家,会算命,能预测国家运数的人,屈指可数。排在首位的非《周易》作者姬昌莫属,也有人认为《周易》是姜子牙所作。其次像鬼谷子,诸葛亮,袁天罡、李淳风等,明朝的就数刘伯温了,关于刘伯温,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可见刘伯温的厉害了。刘伯温,

  • 古代名人为什么都要设立虚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虚冢,只是秘葬方式之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就是一种古人为了防止陵墓被盗窃的一种手段,明太祖逝世后的陵墓也体现了古人反盗墓的智慧。明朝人所写的皇明大政记中说道,在太祖下葬的那一天,十三座城门都同时有棺材出殡。另外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说是太

  • 历史上六宗罕见的辱尸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皇室,名人陵墓众多,从盗墓史上来看,“辱尸”现象很普遍,但表征各异,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影响也有差别。但是一下其中罕见的辱尸行为让小编觉得太过于荒唐了!中国人对尸体有一种复杂的情绪,对长久不腐烂的尸体持一份好奇和崇尚,在民间甚至有用尸骨做“药引”的

  • 方天画戟和青龙偃月刀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方天画戟是古代兵器名称,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因其戟杆上加彩绘 装饰,又称画杆方天戟,是顶端作“井”字形的长戟。方天戟上以画、镂等作为装饰,又称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属于重兵器,和矛,枪等轻兵器不同。方天

  • 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九世同堂”竟是张良的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唯一一个五世同堂是李唐家族,但是肯定想不到历史上还有一个“九世同堂”,一起来看看吧。这个家族的大家长是唐代的张公艺,他是当时的郓州寿张人,“汉初三杰”之首张良的二十六世孙,出生于北齐乘光元年、南朝陈太建九年(公元577年),逝世于唐高宗仪凤元年(

  • 日本曾经很不情愿提中国国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日本曾很不情愿提中国的国名?对于日本来说,我们“中国”这个国名大有玄机,日本人一提到我们的国名就感到莫名的委屈。为什么呢?我们聊这个之前先聊一下中国对日本的称呼。关于日本我们有很多叫法,比如“扶桑”,扶桑是一种树,非常的高大,是太阳照射的第一个

  • 揭开算命的神秘面纱,你也可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普通人来看,算命是一件很神秘而且神奇的事,是根据一个人的言行推测他将来的命运,具体事例如下,我敢保证,看完之后你绝对会佩服的心服口服。一,楚武王夫人邓曼有一年,楚武王准备攻打随国,出兵之前根据习俗要进行斋戒,可不知怎么回事,楚武王在斋戒的时候感觉心神不宁,回宫后就把这件事告诉邓曼。邓曼听完后叹

  • 三国和水浒谁才是最强的五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三国五虎跟水浒传的五虎,那个更强呢?我们来做个比较。因此:关羽VS关胜林冲VS张飞赵云VS秦明黄忠VS呼延灼马超VS董平1、关羽和后代关胜。我只说在两本古典小说里的表现。大家总觉关羽是武圣就给他贴金,是的,此人在历史中的武功比他名气甚小的后代关胜高。但是就在书中

  • 中国古代历史上五大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来说,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我们来说说中国历史上五大农民起义。一、绿林赤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王莽谋权篡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