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官吏制度你知道吗?

清朝的官吏制度你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4/1/24 8:46:35

我们看过很多清宫大戏,里面的官员给人一种感觉朝服都穿的一样,那么究竟谁的官职高,谁的低呢?相信大家都有这个疑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下清朝的官吏制度。

清代职官的品级是按官吏职位高低来分,分为十一个品级,品级数越大,职位越低。最低的职位是法官,最高的职位是正一品。

大清朝在入关之前,官职世代承袭,由小到大分备御(原为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改为牛录章京)、游击(天聪八年改为甲喇章京)、副将(天聪八年改为梅勒章京)、总兵(天聪八年改为昂邦章京)5级。后面4种世职又各分3级。

入关后,清代官职有九品,每品有正有从,9×2=18,共18等。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正一品:太师、太保、太傅、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总督(加尚书衔)、左右都御史、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左右侍郎、各省总督、左右翼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散秩大臣、副将。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简锐营翼长、护军参领、骁骑参领、府长史、城守卫、参将、指挥史。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包衣护军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司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通政司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鸿胪寺卿、都察院六课掌院给事中、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各省守巡道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统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防守使、佐领、都司、宣慰使司同知、管带官。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同知、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宣抚使司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郎中、宗人府理事官、太医院院使、同知、土同知、直隶知州、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分管佐领、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史、各部员外郎、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务章京、三等护卫、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左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太医院院判、钦天监汉春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世、道录司左右正一、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布政司经历、理问、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簿、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京县县远、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把总、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祠祭署奉把、和声署署丞、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七品典仪、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远、四氏学学录、州学正、教谕、外委千总。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祠祭署祀丞、神乐署署远、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救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正九品: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各营兰翎长、外委把总。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馆序班、国子监典簿、鸿胪寺汉鸣赞、序斑、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土、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额外外委。

未入流: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门副使、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道县仓大使、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官员品级十分复杂,以上仅是品级举例,晚清官级没包括在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些开国名将却落得“兔死狗亨”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的将士们尽心尽力为君王打下了大片江山,坐上了龙椅后,本指着谋个一官半职或安享晚年。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下文罗列了中国古代帮助君王完成天下事后,惨遭“走狗烹”命运的四大开国名将。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韩信官爵:汉大将军、齐王、楚王、淮阴侯战功:渡陈仓、定三秦、灭魏、破赵、降燕、

  • 中国历史其实是三个短命王朝打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王朝对中国的历史起到了很重要的重用,并且这三个王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短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三个王朝。说起古代中国,同学们一定很骄傲,古代中国长期领先世界,汉、唐、宋都是十分繁荣的王朝。汉朝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唐朝不仅军事力量强大,经济文化还高度繁荣,而宋朝军事力量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五大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是否是中国古代的五大家族吗?其实在中国悠久历史当中,有这么五大家族,他们的子子孙孙才能算的上是名门之后,个个都是一方豪强,名垂千史.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中国古代历史最悠久的五大家族:清河崔氏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

  • 为何说最毒妇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最早的时候,它是汉语诗句,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全诗为:“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皆是可(二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形容女子心肠狠毒。一说“最毒妇人心”这句诗是出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之十赵五虎合计挑家衅莫大郎立地散神奸诗曰:黑蟒口中舌,黄蜂尾

  • 穿越千年的计谋:诸葛亮的先见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最为出名的谋略家,关于他的军事奇迹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子午谷,位于今陕西长安县南,乃是关中通汉中的一条谷道, 绵延300余公里。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军汉中,第一次北伐,然后心里就犯嘀咕:从汉中进军关中,有三条道儿,一条是栈道,一条是陈仓,一条是子午谷。该走哪一条呢?

  • 张氏在中国史上为何无帝王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姓在历史上是大姓,姓氏人口庞大,张家历史上还出过8位圣人43门望族63位宰相。但为何没有出过帝王呢?像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科学家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

  • 历史上江苏这块地很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尤其是在这座城市,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这就是江苏徐州沛县。它处于苏、皖、豫、鲁四省交汇处,所以说在古代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大家都知道,秦国一统六国后,就在全国范围设立郡县制,当时的沛县就属于泗水郡。从沛县出来的牛人可以说是后来建立汉朝的根基,这些牛人有汉高祖刘邦,汉朝的丞相萧

  • 天下“坑”太多,不掉进去都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会掉进坑里。因为有时候,坑是会动的。公元前494年,勾践掉进了一个坑里。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勾践兵败,被包围。当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勾践是准备自杀的。可是这时,他的谋臣文种拦住了他。主公切莫冲动,结果还未可知。文种通过贿赂吴国大臣伯嚭,使得当时骄傲的夫差接受了勾践的投降,把军队撤回

  • 古来名将多,军神有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是非成败转头空。浩瀚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军,但是用兵出神入化的将军却是屈指可数。能得善终的也仅一人。那么他们是谁呢?孙武:齐国贵族、将门之后,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年轻时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

  • 历史上哪四个人曾连斩百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典小说中形容武将勇猛、武艺高强时,常常用到这个词万夫不当之勇。但这只是形容词,能压到万人,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能做到这些的人只存在于小说中。像小说《说唐传》中李元霸那样能够一人打死百万人的人都已经达到神话的程度了。在正史中,最强的武将也不过能够力斩百人罢了,而且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只有四人。因历史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