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唐末唐宣宗所创的“大中之治”?

如何评价唐末唐宣宗所创的“大中之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130 更新时间:2024/2/3 13:25:51

大中之治是唐宣宗在位期间由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而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称为“大中之治”因此,史上对唐宣宗评价极高,但是“大中之治”也是晚唐最后一抹灿烂的晚霞。

唐宣宗李忱曾经被视为智障人士,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认为。在武宗在位期间他一直扮演一个傻子的角色,生怕被武宗发现一丝疑迹而被杀,直到武宗去世。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春天,武宗李瀍病危,朝野人心惶惶。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光王回到了长安。这个命运多蹇、九死一生的光王,这个早已被世人遗忘得一干二净的光王,终于在宦官仇公武等人的簇拥下,出人意料地回到了长安。

不久,他就在仇公武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原本宦官们想着的是立一个傻子当傀儡的,光王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人选。在皇太叔李忱接见文武百官的仪式上,宦官仇公武的脸上一直荡漾着一个笑容,一个心花怒放的笑容,但是事实上他错了。

不出人们所料,新君李忱一即位,就施展了一系列雷霆手段,开始全面清算会昌政治。隐忍了大半生的他,似乎要迫不及待地将武宗李炎所建立的一切彻底推翻。首当其冲者,就是武宗一朝的代表人物李德裕及其党人,清算党争之徒。

后人之所以把大中时代誉为“小贞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宣宗李忱时时刻刻把太宗李世民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立志成为一个自律和勤政的明君。登基不久,李忱便命人把《贞观政要》书写在屏风上,每天政务之余,便站在屏风前逐字逐句地阅读。

此外,他还命翰林学士令狐綯每天朗读太宗所撰的《金镜》给他听,凡是听到重要的地方,便让令狐綯停下来,说:“若欲天下太平,当以此言为首要。”

还有两件事,也足以证明宣宗的勤政确实非一般君主可比。一个是制约宦官,还有那便是收复河湟。

事实上对于宦官,在他之前的数位唐朝天子已经被宦官玩弄于鼓掌之间,所以对于他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他也想过剪除宦官的想法。有一次,

宣宗问宰相令狐綯。他希望令狐綯能拿出一个诛除宦官的计划,可让他大失所望的是——令狐綯的反应居然和之前询问韦澳如出一辙。

令狐綯呈上秘奏,说:“只要宦官犯罪的时候不要赦免,职务出缺的时候不要递补,日子一久,也就自然淘汰,终归于消灭了。”宣宗拿到奏疏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就是苦笑。于是剪除宦官的计划只能搁浅。

不过,虽然宣宗没机会对付宦官,但是另一方面,宦官在宣宗李忱强大的威慑力面前,实际上也是颇为忌惮的——在整个大中时代的十三年里,宦官集团一直比较收敛,始终不敢兴风作浪,既没有干预朝政的胆量,也没有干预朝政的机会。

宣宗在位期间,除了以强硬手腕消灭党争,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之外,还有一项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不可不提。那就是河湟的收复。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湟地区(甘肃及青海东部)已经在吐蕃人的手中沦陷了近一百年之久。玄宗之后的李唐天子们虽然不乏收复河湟的志向,但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藩镇之乱连年不绝,朝廷不得不屡屡用兵,加之朝政又被党争和阉祸搞得乌烟瘴气,使得李唐王朝自顾尚且不暇,更不可能腾出手去收复失地。

大中三年,一个叫张义潮的平民将收复了原本由吐蕃控制的三州七关,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二月,张义潮将沙州光复的消息送到了唐朝随后,张义潮开始招募军队,训练士卒,并主动出击吐蕃。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义潮便以所向披靡之势,先后收复河湟失地,大中五年十月末,张义潮让他的哥哥张义泽奉上十一州(包括沙州)的地图和簿籍入朝觐见。

至此,沦陷了一百年的河湟失地终于全部光复,回归大唐版图。

大中时代,大唐帝国虽然称不上是什么太平盛世,但起码算是一个相对安定的小康之局。这在混乱不堪的中晚唐历史上,已实属难能可贵。

然而,尽管“大中之治”在一定程度上止住了大唐王朝江河日下的衰亡之势,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它走向崩溃的历史宿命

引用史料《唐鉴》中的一句话吧:“百吏奉法,政治不扰,海内安靖几十五年。”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巢起义的历史评价为什么那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盛唐的光辉之后,唐朝便无力与世界另一极阿拉伯帝国抗衡,只得放弃西部的势力范围。安史之乱使唐朝外强中干的事实暴露无遗,唐朝的中央政府没有了过去的权威。在唐宣宗时期,中央政府曾出现了一时的中兴,让人感觉似乎唐朝还有希望。不过唐宣宗时期中兴没有错,但是此刻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加之后两位皇帝昏庸无能,最终导

  • 古代人们有假期吗 唐朝假日还是最多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雀东南飞》里,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子刘氏虽然恩爱异常,但由于平时居住在官署,年轻夫妻聚少离多,以致于妻子哭诉:“贱妾留空房,相见日常稀。”这正是汉代公务员工作期间必须留居官府、难以顾及家庭的真实写照。他们一个连续工作周期是五天,然后有一天固定休息,名为“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代男子蓄发梳髻,高

  • 唐朝怛罗斯战役是什么 怛罗斯战役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前期,在开端处理了吐蕃方面的麻烦以后,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为了抢夺西域,开端采纳手腕对立愈来愈猖狂的阿拉伯人。原因是一度强大的突厥系突骑施部落败亡以后,失去了敌手的阿拉伯人在中亚树立了霸权,欺压中亚的昭武九国臣服,而这里是传统的唐代隶属国度。为了突破阿拉伯的铁幕统治,名将高仙芝借口说阿拉伯人的盟友

  • 李斯与秦始皇是什么关系?李斯对秦始皇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秦国的朝堂上,不仅有李斯、韩非这样主内的谋略家,还有一批如姚贾、顿弱一样的外交家。当然,那个时代的外交家大多是纵横家出身,姚贾、顿弱也不例外。姚贾是魏国大梁人,史书上说他出身“世监门子”,就是说他的父亲是看管城门的小兵。可见姚贾的出身不好,社会地位很低。但在那个时代,出身已经不被人们看重,人们更注

  • 请君入瓮的故事 请君入瓮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请君入瓮是我们中国的成语,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更加不知道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请君入瓮的故事来源于唐朝女皇武则天、来俊臣和、周兴,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则是指来俊臣请君入瓮惩治周兴,一起来看看这段历史故事。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来俊臣、周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请君入瓮这一词,但很多人跟小编一样

  • 唐僧用的通关文牒到底是什么 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西游记的网友,可能都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唐僧面见某国的国王,吩咐沙僧将包袱里的通关文牒拿来,然后恭恭敬敬地呈递给国王。国王看了一下,往往立马就对唐僧肃然起敬,然后就立马盖章放行。可以说,唐僧的这个通关文牒,是整个取经之路上的一个关键道具了。凡是到达一个异邦,往往都会用到它。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还

  •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军事基础有哪些?有哪些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能一统天下,不仅靠着他杰出的政治集团,还有他称雄天下的军事力量。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秦国的军事力量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那一批勇冠三军的战将。战国时代,战争接连不断,也造就了无数军师猛将的传奇。在秦国这个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中,仅见于史书记载的功勋卓著的将领就有王翦、王贲、王龁、桓齮、

  • 泾原兵变简介:泾原兵变造成了哪些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泾原兵变,是唐德宗时期发生的一起兵变事件。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变军包围一月馀,史称奉天之难。一、泾原兵变的背景1.自安史之乱平定后,黄河下游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后来更世袭相传,唐中央也无法过问。2.唐德宗继位后,决心对付地

  •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建成开放 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启动仪式在泉州石狮举行。据悉,馆内拟设置海上丝绸之路常设展厅、两个故宫文物临时展厅、《清明上河图》数字展厅等,计划2020年向公众开放。一段时间以来,位于石狮博物馆的“丝路狮缘——故宫狮文化珍宝展”吸引了许多参观者争相前往,一睹故宫珍贵文物的风采。而故宫海上丝绸之路馆,则有望为泉州

  • 古代梨园是什么 唐玄宗为什么被叫作“梨园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习惯上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发展。唐玄宗本人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