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为绝对主角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辽宁的十大名人,一起来看看吧。
1、慕容儁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与南方的东晋和关中的前秦政权三足鼎立。晚年大举征调军队,准备南下进攻东晋,后因激起了国内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出兵。
2、慕容垂
慕容垂(326年396年),字道明,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前燕时期,慕容垂屡立战功却郁郁不得志。369年,枋头之战中领导前燕军大败桓温,却反遭受当政的慕容评排挤,无奈携子出奔前秦。在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对其极为赏识,亲授冠军将军。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他护驾北返。384年,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4年,在台壁之战中取胜,吞并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395年,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太子慕容宝率领的后燕军惨败。随后慕容垂率军再攻北魏,在此期间发病加重,在退军时去世。
3、慕容德
慕容德(336年-405年),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在枋头之战中,跟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任命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居镇护卫,参决政事。慕容宝继位后,任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南蛮校尉,镇守邺城,专统南境。隆安二年,率众自邺城迁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隆安四年,慕容德正式称帝。
4、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
5、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上元二年,史思明被史朝义与部将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