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谒中华民族祖先——炎帝陵

晋谒中华民族祖先——炎帝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89 更新时间:2023/12/21 0:08:33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和黄帝共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这里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原酃县)的炎陵山,炎帝陵就坐落在山腰正中的凹部。陵墓四周,古木参天,山风徐来,松涛阵阵;陵前洣水环流,碧波荡漾,一望平川,稻浪起伏。一片苍翠掩映之中,金瓦红墙,层层叠叠,殿宇轩昂,分外壮观。

五千年的岁月,湮没了多少英雄豪杰,而只有他,岁月愈是久远,愈是为人景仰!五千年的风雨,剥蚀了多少雕栏玉砌,而只有他的陵寝,风雨愈是吹打,愈是肃穆庄严!

迎面是高耸的午门。午门为牌坊式卷门,戟门和掖门分列左右两旁,红墙壁立,雄伟庄严。进入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江泽民同志1993年9月4日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石碑两侧,分立着神鹰和神鹿石雕。

石碑后面是行礼亭,为庑殿式建筑,八根石柱支撑起梁枋,亭中置香炉、烛台,是人们向炎帝神农氏敬香、祭拜之处。

行礼亭两侧是卷棚硬山式的碑房,存放着历代的告祭文碑。

再进去是陵庙大殿,重檐歇山式的大殿是炎帝陵殿的主体建筑。30根花岗岩石柱巍然矗立,托起巍巍大殿。大殿的顶棚和藻井彩绘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共绘彩龙9999条。大殿内供奉着炎帝神农氏的金身坐像,炎帝左手握着稻穗,右手拿着灵芝,膝前放着药篓。大殿正门上方悬挂着陈云同志的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从午门到大殿月台的左右阶梯之间,设斜坡形御路,依次嵌有三块汉白玉雕龙,下为盘龙,中为双龙戏珠,上为卧龙,寓意江山永固、天下太平、至尊至贵。

大殿后面是四角攒尖的墓碑亭。亭中矗立着汉白玉石墓碑,“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飞扬的大字,是1987年进行炎帝陵修复工程建设时,由胡耀邦同志所书写。墓碑亭后面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寝。

整座陵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四周是金色梳璃瓦覆盖着的红色围墙,雄伟、堂皇、庄严、肃穆。

炎帝陵的后山上,修建有御碑园,陈列了历朝历代祭祀炎帝的祭文碑51块,另外还有5块记事碑。在记事碑中有一块特别引人驻足的碑,它就是以胡耀邦同志讲话为内容的《为人民多做好事碑》。胡耀邦同志曾两次晋谒炎帝陵。他说:“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共产党人的事业更伟大,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这就要求我们好好为人民服务,多做好事,多干实事,如果这样,人民也不会忘记我们的。"

拜谒炎帝陵,我们就是在诵读史书;走进炎帝陵,我们就是走进了课堂。

我肃立着,肃立在始祖陵前,香烟缭绕,殿宇巍峨,古木参天,洣水环流。啊!五千年的狂飙化作了炎陵山上的滚滚松涛,五千年的故事溶进了陵前洣水的层层微波,松涛阵阵,波光闪闪,仿佛向每一个前来拜祖的炎黄子孙娓娓地述说着以往。

据史籍记载,炎帝陵在西汉就已有陵,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因茶乡之鹿原陂有炎帝之陵,以陵名县,而设置茶陵县。

炎帝陵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则始于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之后记载较详细一些的就是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了: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之后,王象之编著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更为具体: “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

炎帝陵最早建陵庙,是在宋太祖乾德五年,即公元967年。宋太祖即位之后,派遣使者在茶陵鹿原陂寻觅到炎帝陵,即在陵前修建庙宇、肖像而祀。自此之后,炎帝陵前香烟缭绕,炎帝陵殿日益辉煌。

元、明、清三代,蒙、汉、满三个不同的民族统治着中华大地,他们都敬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历史留下了他们祭祀炎帝陵、修葺炎帝陵的记载。元代一百余年间,多次派员祭祀炎帝陵;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即派员整修炎帝陵,之后200年间,明代又两次大修炎帝陵;清代修得更多,200多年里,九修炎帝陵。

民国期间,地方政府主持4次整修炎帝陵。日寇侵入湖南,在距离炎帝陵40公里外,戛然止步,未敢再向前冒犯一步!

20世纪80年代,神州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炎帝陵,1986年至1988年,炎帝陵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修旧如旧,陵殿按照清代的形制进行了修复,只是规模稍有扩大,形成了午门、行礼亭、大殿、墓碑亭、墓冢五进。这次整修,得到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广泛的关注和拥护。整修期间,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的捐款、题字和绘画。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寄来一副手书对联:神药垂千秋,庙貌重新酬圣德;农耕昭万世,民生利济感恩深。

从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里,人们又在炎帝陵修建了公祭区,修建了神农园,形成了陵庙区谒拜、公祭区祭祀、神农园缅怀的三大功能区,炎帝陵建设日臻完善。

炎帝,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炎帝陵,全体炎黄子孙共同的根!我们亿万万炎黄子孙,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共一个中华情重于山!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秘;周初的大分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我们所熟悉的乱世之秋,其实之所以有这场长达百年的乱世之争,其来源于周初的大分封,为后世周朝的统治埋下无限祸根。站在商朝的角度来看,牧野之战的结果的确不可思议,周与商相比,周就是一只癞蛤蟆,而商则是白天鹅。可气的是,白天鹅竟然落到癞蛤蟆手里。要问这白天鹅是怎么死的?估计是恶心死的,绝不是被癞

  • 春秋时期没有异族入侵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从周朝的犬戎,汉朝的匈奴,晋朝的五胡乱华,隋唐的突厥,以到以后的元清入主中原,各个时代都都少不了外族的威胁。中国的正统朝代,从夏代开始,直到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迎来第一个乱世的分裂时代,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几百年。华夏大地纷争不断,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无外乎

  • 皇帝乘龙升天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黄帝最后并没有死,而是乘龙升天了,在民间则有很多关于黄帝乘龙升天的传说。相传黄帝在桥山,也就是现在的陕西黄陵,采荆山之铜铸造天、地、人三鼎,鼎高一丈三尺,硕大无比,气势恢宏,百兽盘踞其中

  • 李存勖为何敢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存勖,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923年于魏州称帝,定都洛阳。李存勖即位后,虽然治国无方,却十分热爱演戏,常与伶人同台粉墨登场。有一天,李存勖在后万岁殿与诸伶人一起登台演戏。一阵丝竹之声过后,李存勖一身青衣打扮,又唱又舞地登台了。和

  • 老子元始大破通天教主诛仙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来与大家说说《封神演义》里老子和元始联合西方教主大破诛仙阵的故事。话说在封神演义里,通天教主摆下了诛仙阵,但不幸的是被元始老子联合西方教二教主准提与接引,破了他的诛仙阵!通天教主恼怒,因为在诛仙阵中,被老子打了一扁拐,又被准提道人打了一下,吃了大亏,连诛仙四剑都失去了,恼羞成怒的他,身为一教

  • 解读民间故事:大禹治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关于大禹出生之地,历史上众说纷纭,学界也莫衷一是,而民间一直流传有大禹生蓬窠治洪水之说。据说当年大禹祖先在六月初六这天恰好来到蓬窠,看到此地风景秀丽

  • 皇帝竟然也是魑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远古时期中原大地有两位大神一个叫做轩辕,一个叫做蚩尤,两个大神在涿鹿发生了一场大战。其实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可是邪就邪在他们的叫来的帮手,我们都知道,这蚩尤可是被称为恶魔的,可是偏偏这恶魔叫来的是风神雨神,可是我们认为非常正义的轩辕叫来的却是旱魃。当时的战况是,蚩尤吐了一口浓雾,那浓雾是三天

  • 少典的两个儿子竟然是华夏始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炎帝皇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我们统称为“炎黄子孙”。那么炎帝和皇帝是怎么来的呢?传说他们的父亲是少典。关于少典和炎帝黄帝的关系目前有两种说法,但是目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说法一,说法一:有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嫁给有熊国国君少典,姐姐叫女登,妹妹叫附宝。女登在华亭这个地方玩,来了一条

  • 史上最出名的太监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忠心耿耿、 才华横溢的高力士 本名冯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吧。一生侍候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一说他是孤儿,年幼无依,各处流浪,后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高力士在宫中风风雨雨几十年,交结李隆基,成为其心腹,帮助玄宗登上帝位,尽心服侍明皇,又促成了杨玉环和唐玄宗这一段惊

  • 轩辕黄帝击败蚩尤都出动了哪些黑科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从炎帝神农氏部落中那位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的伟大领袖去世之后,天下大乱。这是,降生与轩辕之丘的黄帝带着他的有熊氏部族乘势而起,用武力征服了许多的部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