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唐那些抗击匈奴突厥的铭记你都知道吗?

汉唐那些抗击匈奴突厥的铭记你都知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40 更新时间:2024/3/9 2:34:43

在汉唐时期中国北部边境并不安定。汉朝有匈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唐朝时期北方突厥也觊觎南朝江山。但是最终都击退了敌人的进犯。我们应该铭记那些曾经抗击匈奴和突厥的名将。

自古名将,绝大多数有个特点,就是熟读兵法,绝少孤军和轻军深入。真正难的就是对外作战,特别是对匈奴、突厥这类北方游牧民族作战。

中国几千年历史,能够对匈奴、突厥完成歼灭战的人少之又少。但中国一直与其战斗,有不少名将和大胜而回的战绩。

追溯到早期,赵武灵王看到匈奴的骑兵,在马上来去自如,所以他采用胡服骑射,以骑对骑,大大改善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威慑。而且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可以与秦抗衡的国家。对游牧民族作战取得第一次大成功的是李牧,以步、车伏击匈奴骑兵,基本歼灭了匈奴的主力部队。但李牧的战法有个缺陷,就是不具有复制性,匈奴上了一次大当,要上第二次就基本不可能了。

后来秦统一六国后,匈奴还是骚扰边境,所以就有蒙恬抗击匈奴,蒙恬的打法非常经典,以车(弩)突击,步、骑随后,遭遇战杀的匈奴崩溃。仅用数年,就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驱逐干净。但蒙恬以击溃战为主,歼灭战几乎没有。

到了汉朝匈奴越发猖獗,大汉朝不得不花费大量的钱财投入军队,国力得不到发展。卫青以汉最强兵力及后勤,对匈奴也是击溃战,以致边患不止,虽数次胜利,却不能治根本。然后就是霍去病,霍去病开创了新的抗击匈奴的战法,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利用骑兵的高度机动性,以骑对骑,歼灭对手。

具体就是:首先集中力量打击,避实就虚,突破敌人防线;在敌人退却时穷追不舍,以插入退却之敌的后侧并实施合围,分割并歼灭敌军集团,一旦发现敌人准备退却时,就立即转入追击,力求阻止敌军有组织的退却,在敌到达新的防御地区并与从纵深开来的预备队会合之前予以围歼。以匈对匈,这种新的战法不仅使得大汉得以赶跑匈奴。到了东汉,汉军针对北匈奴飘忽不定、行动快速的特点,以远程奔袭、先围后歼、穷追不舍的作战方略取胜,使延续数百年的汉匈战争得以结束。

到了唐朝,边境受到干扰的从匈奴变成了突厥,突厥时不时骚扰使得大唐边境很难安宁。李靖就是采取霍去病的思想方针,李靖在白道与徐世绩会合,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今唐俭在突厥,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之。副将张公瑾怕这么做会使唐俭等人身陷险地,李靖说只要能剿灭突厥,唐俭等人根本不用去考虑。

于是李靖令徐世绩统大军继后,亲率精骑万名,各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向铁山疾驰。李靖军冒雪至阴山,遇突厥营帐千余,尽俘之以随军。颉利见唐使前来抚慰,以为安然无事,未加戒备。初八,李靖派偏将苏定方率200骑兵为前锋,在浓雾掩护下衔枚疾进,至颉利牙帐七里才被发现。苏定方长驱直入攻下了突厥颉利可汗的牙帐,颉利乘千里马西逃。至于之后的苏定方灭西突厥也是采取这种以战养战的方针,得以确保大唐安宁。

到了明朝,为了彻底解决蒙元贵族残余势力构成的边患,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明成祖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这次北伐,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迫使蒙古本部的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永乐帝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明朝大军一直进入到极北的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永乐十年(1414年),永乐帝进行第二次北伐,击败了蒙古另一部瓦剌,瓦剌遣使谢罪之后,永乐帝班师回朝。这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胜蒙古人战绩。

从李牧、蒙恬,到卫霍,再到李靖、苏定方,和后面的徐达,中华历史上一直抗击匈奴、突厥,蒙古这类的游牧民族,在马上打仗的确实很难彻底解决。从某一方面我觉得霍去病当属第一。他采取的这种以战养战,以骑对骑的方针有效的打击了匈奴,并且还为后人提供了好的战略思想,不过后人再没有像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大捷而回。霍去病堪称名将中的千古奇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宋两朝竟然出了六位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中国历史上的两大最强盛王朝竟然连出7位太上皇,由此可见,争夺皇权的权力斗争在大一统时期更为激烈,不过其背后也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一、大唐三位太上皇唐高祖李渊李渊乃唐朝开国之君,618年隋朝灭

  • 图片见证历史,这些你肯定没见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一句网络语言说“有图有真相”,的确图片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许多的图片我们可能见过,但是也有一些可能没见过,小编在此总结一些个儿有趣的图片,让大家观赏。没错,图片上的文字已经告诉我们这是谁了,是不是很年轻啊,这可是当年蒋介石给宋美龄的签名照,看上去又自信又潇洒。民国时期的婚礼,

  • 武则天与突厥和亲,突厥只认李氏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唐时期,为了北部边境的安宁,皇帝通常会把自己的女儿嫁去外族。而也有皇帝把儿子送去和亲,比如在武则天时期。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早先归顺大唐的契丹叛乱,松漠都督李尽忠及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攻陷营州(今辽宁朝阳),杀死营州都督赵文翙,自称无上可汗。随即,李尽忠以孙万荣为前锋,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 为什么三国时期人物的名字都是单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者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三国里面人物的名字都是单名。比如魏国的曹操、曹丕、曹植,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吴国的孙权、周瑜、鲁肃等等。我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三国之前是有两个字作为名字的,比如吕不韦,蔺相如等等。即使在西汉也有霍去病、韩安国等等人都是两

  • 盘点:历史上杨姓八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姓在汉姓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但历史上姓杨的名将却很少。今天,小编排一下历史上杨姓名将中的前八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读者若不喜请轻喷。一、杨业宋初名将,一生功绩主要是抗辽保宋。战功赫赫,更多的是作为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极显民族高义。提起杨氏名将,杨业往往也是首先被想起的人物。二、杨素杨素是隋朝

  • 在古代竟然也有穿越,此人都被玩坏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穿越,只有在科幻类电视剧中可以看到或者在网络小说中。但实际上不仅仅是现代,早在明代,就出现了两本神话小说,其中一本还成了四大名著,这两本小说里面,都有一个很牛的穿越人物,一会去商纣王手下打工,一会给玉皇大帝站岗,那就是托塔天王李靖。要说明朝作家的想象力也真够丰富的,一个唐朝总理级(宰相)的任务,

  • 乾隆下江南都品尝过哪些美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对于他的事迹被后人历代传诵的就是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了。其实乾隆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一路下江南品尝过很多美食。在江苏宿迁,有“乾隆品尝后大加赞赏”的车轮饼;在河北故城,有乾隆“亲笔御封”

  • 解读中国历史上三位与众不同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监是专供中国古代皇室役使的男性官员,对太监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影视剧中,他们大都阴险狡诈。下面我们来说说三个不一样的太监。干掉刘瑾的功臣,张永: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时宦官,张永,刘瑾,高凤、罗祥等在宫中甚是得宠,势力很大,人们把他们统称为“八虎”。正德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

  • 中国最牛的两个风水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唐朝有两个最牛的风水师,一位是袁天罡令一位就是李淳风。两位大师不管是在正史还是野史当之的记载都是神乎其神,难分伯仲,但死后两者为自己选的墓地才决出雌雄,李淳风自愧不如,事情是这样的:李袁二人年龄大了之后,也陆续为自己选了墓地,说来也巧,竟也选在同一地点:长安东南杜公祠的黄土崖上,仅相距数百米而已。

  •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李未央的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锦绣未央》是李慧珠执导的古装剧,讲述了亡国公主心儿在遭逢国破家亡的变故之后,阴差阳错成为“李未央”,回到尚书府与仇敌斗智斗勇的故事。从片尾曲及独白来看,拓跋浚应该是英年早逝,李未央成为太后,辅佐年幼的皇帝管理朝政。那么问题来了幼帝是不是李未央亲生的?李未央的原型又是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