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历史上的九大特殊的状元

盘点历史上的九大特殊的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74 更新时间:2024/3/6 15:48:23

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进入仕途官场的唯一途径。一旦在科举考试中考中了状元,就可以虽满朝文武大臣同朝为官了,那时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

我们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上出过的状元里面的九大特殊状元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证的驸马状元郑颢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证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

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

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

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

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

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

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

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

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

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

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将要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关于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以上就是对中国历史上九大特殊状元的介绍,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子之歌 》是指哪七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年《七子之歌》红透半边天,这首歌唱出多少爱国主义者的赤忱之心。这是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祖国母亲失而复得的孩子们吧。第一个:澳门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

  • 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历经过无数个朝代,一朝衰落一朝兴起,一个皇帝退位或去世,另一个皇帝登基,这似乎就是中国历史的规律。但是别看做皇帝多么光鲜亮丽,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有昏庸无道的皇帝。皇帝不好当,所以曹操那么大权在手,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至于水浒里的宋江,聚集一百零百位好汉,听说朝廷要来招

  • 此人竟然比司马懿更厚更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认为历史上最深知厚黑学精髓的非司马懿莫属,当然了还有刘邦。不过我觉得有一位比司马懿,刘邦更厚更黑。这个人呢,就是徐阶,明朝首辅徐阶。那这时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司马懿在外最大的对手是诸葛亮,在内最大的对手是曹爽。曹爽和他爹曹真比起来,那绝对是不堪重用之人,别说司马懿了,即便是三国时期的二

  • 皇帝亲笔 手书真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来欣赏下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皇帝的亲笔书法明太祖朱元璋亲笔信唐太宗李世民手迹东汉章帝刘烜东吴大帝孙权手迹晋哀帝司马丕手迹晋武帝司马炎手迹晋宣帝司马懿手迹明成祖朱棣手迹明神宗朱翊钧手迹

  • 历经千年不朽的地宫,为何能纹丝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各位读者介绍下关于“地宫”的故事。那是是地宫呢?地宫是石雕刻和石结构相结合的典型建筑,是陵寝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安放死者棺椁的地方。多见于帝王陵寝和佛教高僧。其实小编也是一个对历史古迹等非常喜欢的,在我看来,地宫不单单是为帝王安葬修建的陵墓,它其中的价值,历史背景

  • 不论何罪都可赦免,唯独这类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各种犯人,皇帝大赦天下的时候不论犯过什么罪都可以被赦免,唯独一种罪永远不可被大赦,那到底是哪一类呢?唐太宗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国力强盛,四夷臣服,贞观之治的盛况使得龙颜大悦。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规定不论罪恶轻重,即便是打入死牢的死囚犯人,统统予以赦免。

  • 中国历代大赦天下贪官不予赦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惩治贪官的力度极其严格,全天下任何大罪都可获赦,唯独贪赃不得赦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首创此例的唐太宗是如何做的吧。唐太宗时期,国家经济繁荣,百姓安居,国力强盛,四夷臣服,贞观之治的盛况使得龙颜大悦。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诏大赦天下,规定不论罪恶轻重,即便是打入死牢的死囚犯人,统统予以赦免

  • 盘点:中国古代六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名臣良将,自有青山埋忠骨;弄臣奸相,史家自会秉笔直书将之遗臭万年。奸臣一般都是权臣居多,这也侧面说明位高权重者的贪欲,一旦膨胀将再难回头。今天,小编盘点了六位史上最出名的奸臣,赶紧来看看吧。史上很多朝代是奸臣当道,祸国殃民,其罪行令人发指,或横征暴敛,挟天子以令诸侯,或偷奸耍滑,陷害忠良于不义,

  • 为什么孙家二兄弟被他打得狼狈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99年,东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的建安四年,偏远的江东地带终因一位牛人孙策的出现而起波澜。这是继孙坚之后,孙氏家族中涌现出的又一位猛人,接连着几个重拳出击,他打跑了庐江太守刘勋、大败江夏太守黄祖、说降豫章太守华歆之余,又大破本地势力严白虎,斩杀当地太守许贡,至此,江东地区基本为孙氏家族所掌。

  • 那些庙号“高宗”的帝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宗是古代帝王的一个赞誉较高的庙号。第一个使用这个庙号的是商王武丁,其他有名还有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以及清高宗弘历。今天小编来说说这些庙号“高宗”的帝王。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