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婴治齐的故事晏婴结局怎么样

晏婴治齐的故事晏婴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2/13 3:01:55

齐景公统治时期,齐国出了个贤臣名叫晏婴,他从齐灵公统治时期就开始为官,凭借自己的节俭廉洁而深受齐国百姓的爱,很快就成为齐国的重要大臣。

齐庄公是个昏君,朝政大权都掌握在相国崔杼和太宰庆封手中。大夫棠公去世,留下个漂亮妻子,崔杼看上了她,就把她娶了过来。谁知道齐庄公也看上了那个女子,想办法和她勾搭上,从此经往崔杼家跑。崔杼虽然很生气,但觉得惹不起国君,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齐庄公越来越过分,不但把崔杼家当成自己家,还把崔杼的帽子随便赐给别人。这下子全国上下都知道崔杼的妻子和齐庄公的关系,把崔杼羞得不敢出门见人。齐庄公有一次打了身边一个叫贾举的小宦官,他很生气,就和崔杼拉上关系,共同商量对付齐庄公。

不久崔杼假装生病,齐庄公以探病为名去崔家,实际上是去幽会。崔杼的妻子早就和崔杼商量好了,等齐庄公一进卧室,就把门反锁上。齐庄公急得大喊大叫,贾举过来把门撞开,带着齐庄公逃走,实际上是把他引入埋伏圈。崔杼的家丁拿着武器冲了上来。

齐庄公害怕了,爬到台子上请求放过他,但没有得到允许,又请求和崔杼结盟,永不加害他,也不行。齐庄公快急疯了,干脆请求让他在宗庙里自杀,还是没用。齐庄公想翻墙逃走,被一箭射中大腿,掉了下来,最后被乱刀砍死。

晏婴听说发生变故后马上赶到崔杼家,但崔家不给他开门。晏婴大呼:“国君为社稷死的话我也会陪着他死,为了社稷而逃亡我也会陪他一起逃。如果是为了一己私利的话,你们把他藏起来算怎么回事?”一会门就开了,晏婴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痛哭。有人对崔杼说:“应该把这个人杀了。”崔杼说:“这个人素有名望,放走他反而能得到民心。”

崔杼杀了齐庄公,立齐庄公的弟弟杵臼为齐景公,自立为右相国,庆封为左相国,两人掌握了朝政。他们怕有人反对,就召集国人结盟说:“不和崔杼、庆封一条心的人不得好死!”轮到晏婴发誓的时候,他仰天长叹道:“我只和忠于国君社稷的人一条心!”他不肯结盟。庆封想杀了他,崔杼阻止道:“他是忠臣,放过他吧。”齐国太史写下5个大字:“崔杼弑其君。”崔杼要他改,他不改,被杀害了。太史的弟弟继续写,仍然是这5个大字,崔杼又把他杀了。最后是太史最小的弟弟写,他还是写的这5个字。崔杼心都紧了,只好放过了他。

不久崔杼和庆封发生矛盾,两人都死在内乱当中。晏婴当了齐国的相国,他协助齐景公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晏婴虽然贵为相国,但一顿饭只吃一个荤菜,家里的女子只穿麻布衣服,非常节俭。国君犯错他必然会劝谏,由于方法得当,一般都能被接受。

齐国有个叫越石父的贤人,但他却要被关进监狱。晏婴出门的时候遇见了他,就用自己车子左边的马把他赎了出来,并送他回自己家,到家后没有跟他打招呼就进了卧室。不久越石父就请求让自己离开,晏婴很奇怪,问他:“我虽然不是什么仁德的人,但好歹也救过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呢?”越石父说:“不是的。我听说君子是因为有人不了解自己而受委屈,因为有人了解自己而得到快乐。当时我被抓起来的时候,别人是不了解我的。您既然出于感动醒悟而毅然把我赎了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但是您了解我而不以礼相待,还不如把我关起来。”晏婴很后悔,于是马上请他进来,将其奉为上宾。

晏婴当上相国后,经常乘坐马车出门。有一次他出门的时候,马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替晏婴驾车,顶着大车盖,鞭打那4匹拉车的马,非常神气,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显得很满足。等马夫回家后,妻子请求让自己离开。丈夫急了,问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妻子说:“晏婴身高不到六尺,身为齐国的相国,在各个诸侯国都很有名望,可以说是非常高贵的人了。今天我看你们出门的时候,晏婴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表现得很谦虚谨慎。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个给人驾车的马夫,但看你的样子呢?一副很满足的神情,骄傲万分。我觉得很羞耻,所以请求让我走。”马夫很后悔,发誓一定要改正。以后出门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得很谦虚,晏婴发现他变了,很奇怪地问他原因。马夫老实说了,晏婴觉得这个马夫知错能改,是个很不错的人,于是推荐他当了大夫。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有哪些名人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奴隶制经济的代表--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一封建经济的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方式上,分封

  • 孔孟之道是什么意思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大名自然无人不知。而两大宗师的思想、学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而常被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屈原是哪个时期的人屈原为什么要投江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屈原是楚国贵族,担任了左徒一职。他博学多才,懂得很多知识,又善于和人交流,在朝内能参与国事,在朝外又能和各国搞好关系,楚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屈原是同事,很妒忌他的才华。楚怀王让屈原起草新法令,屈原打好了草稿,还没有最后定稿。上官大夫想把稿子据为己有,但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对楚怀王说:“是大王让屈

  • 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管仲与齐桓公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管仲年轻的时候和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他是个贤才。管仲很穷,经常拿鲍叔牙的钱来花,但鲍叔牙对他一直很好,没有怪罪他。齐国发生内乱,国君齐襄公被杀。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一个叫公子小白。管仲是公子纠的老师,他害怕公子小白提前回国,这样公子纠就不能当上国君了。于是管仲带领手下人半路伏击公子小白

  •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王阖闾虽然最后没有灭掉楚国,但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吴军强大的实力。虽然孙武不久就走了,但国内还有伍子胥和伯喜否书宋一简两位将才,力量还是很强大的。正好这个时候越王死了,阖闾就趁越国有难而发兵攻击。没想到新继任的勾践更厉害,他找了一批死士,让他们排成3行,一行一行地走到吴军阵前,大呼三声后拔剑自刎。吴国

  • 伍子胥为什么逃奔吴国 伍子胥最终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做了哪些事伍子胥为何自杀?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伍子胥的相关故事:伍子胥简介: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今安徽省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

  • 宋襄公为什么要称霸宋襄公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桓公时期,齐桓公开始称霸。宋桓公病重的时候,太子认为公子目夷比自己强,于是请求父亲立他为国君。宋桓公认为太子很讲仁义,就没有听他的。宋桓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宋襄公。宋襄公一即位就任命公子目夷为相国,两人齐心协力将宋国治理得很好。齐桓公生前很看重宋襄公,他有很多儿子,几乎每个儿子都有当国君的野心。

  • 赵武灵王是谁 赵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武灵王(?前295年)是战国中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卓越的军事改革家。他在位初期,赵国的军事力量不强,但却四面受敌。且不说中原各国经常互相攻伐,就是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侵扰赵国边境,更要命的是,赵国还有一个心腹大患中山国。中山国为白狄别族所建,虽不是一流强国,却横亘在赵国的中央地带,

  • 围魏救赵的典故 孙膑的历史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围魏救赵是怎么一回事围魏救赵的典故孙膑的历史故事,接下来就来了解下春秋战国典故围魏救赵的故事和孙膑的故事吧:孙膑简介:孙膑本名不传,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著名的军事策略家。有《孙膑兵法》传世

  • 晋惠公为什么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献公因宠爱骊姬,将太子废掉,改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奚齐登基后,很多人不服,不久里克等人发动政变,杀了奚齐。当时晋献公的几个儿子都流亡在国外。里克等人想立重耳为国君。但重耳觉得国内局势还不容乐观,拒绝了。大臣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夷吾也不错,就派人去找夷吾。当时夷吾在梁国避难,听说让他回去做国君,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