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历史资料靖难之役历史影响怎么样

靖难之役历史资料靖难之役历史影响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6 更新时间:2024/1/5 8:19:50

明朝历史上的津南资源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爆发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结果如何造成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靖难之役的前因后果。

靖难之役资料简介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建文即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

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京(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削藩王

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支持黄子澄,遂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削周王朱橚。因周王朱橚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时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昆明以西、大理以南)。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朱榑被软禁在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明廷削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

由于朝廷削藩激化矛盾,藩王与朝廷开始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博弈亦逐渐激化。

靖难之役经过

朱棣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先装病,使惠帝放三子回北平;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遂装疯。但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被发觉。而心中早已对父皇册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孙而继位有所不满,便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燕军控制北平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金陵。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

郑村坝之战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中、前、左、右、后)。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关(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时已结冰,渡河处在今北京顺义区东),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当天,与李景隆大军在郑村坝会战。燕军左右冲击,连破南军七营,李景隆大败。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令郑村坝所有军队轻装撤退。数十万人的辎重全部留给了燕军。但李景隆走得匆忙,没有通知围攻北平城的南军军队,于是燕军轻易击溃北平城下的南军,获得其物资。李景隆率军撤回德州,郑村坝之战结束。此战南军丧师十余万人。

建文元年(1399年)十一月初九日,朱棣回到北平城,因为之前(七月)上书没有回信,再次上书朝廷,陈述齐泰、黄子澄构陷宗藩的罪过。建文帝没有回应。十二月,朱棣用反间计令辽东守将吴高被削爵贬黜,消除东北方向的后顾之忧。

由于李景隆准备等来年(1400年)开春再北上攻燕,朱棣决定攻打山西大同,以使南军疲于奔命。十二月十九日,朱棣出师攻大同。十二月二十四日,燕军抵达广昌,守将杨宗投降。建文二年(1400年)正月初一,燕军抵达蔚州,明军守将王忠、李远投降燕军。

二月初二日,燕军攻打大同。由于大同是代王的封地且军事地位极重要,李景隆不得不救援。待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返回北平。南军在冰天雪地中白跑一趟,兵力、装备大量损失,士气受到重创。

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给朱棣写信,请求暂时停战。燕王回信索要齐泰、黄子澄等。一说李景隆自此有二心。除了使南军白跑了一个月外,燕军在本次伐大同时意外遇到了从蒙古来降的军队,收编之。此外,保定府于建文二年(1400年)二月降燕。

燕军南下

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临江一决。道衍亦支持不再与盛庸、平安等纠缠,直趋京师。十二月初二日,燕师复出。十二月十二,到达蠡县(约在保定以南50公里)。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先后击败德州的一支分队和平安的部队,于是燕军南下(路线大致位于现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之间)至馆陶渡河(进山东),并长驱直入。正月十二日,燕军在馆陶渡河;正月十四日,燕军攻陷东阿;正月十五日,再攻陷东平;正月十七日,陷汶上;正月二十七日,陷沛县(进江苏);正月三十日,燕军先头部队到达徐州。

建文帝见燕军再次出动,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令驸马都尉梅殷(建文帝的姑父,顾命大臣)任总兵官,镇守淮安。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初一,建文帝将迁往蒙化的朱橚(废周王)召回南京。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兵援山东。

建文四年(1402年)二月初一,南军将领何福、平安、陈晖进兵济宁,盛庸进兵淮上。朱棣派兵袭击南军饷道后,二月二十一日,燕军击败徐州的出战军队,徐州自此闭城死守。

渡江进京

灵璧之战后,燕军向东南方向直线前进。五月初七下泗州,朱棣谒祖陵。盛庸在淮河设下防线阻碍燕军渡河,朱棣在尝试取道淮安、凤阳受阻后,遣朱能、丘福率士兵数百人绕道上游乘渔船渡河,五月初九从后方突袭盛庸,盛庸败走。燕军遂克盱眙。五月十一日,燕军向扬州方向前进,五月十七日,到达天长(扬州西北50公里)。守扬州的监察御史王彬本想抵抗,但属下反叛,趁其沐浴时绑缚之。五月十八日,扬州不战而降。随后高邮归降。

五月二十二日,朱允炆遣庆成郡主与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地。朱棣说“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郡主无言以对,遂返。六月初一日,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但遇到了盛庸最后的抵抗。燕军战不利,朱棣打算议和北还。

此时朱高煦引兵来援,朱棣非常高兴,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啊。”暗示朱高煦有机会取得储君宝座,于是朱高煦大受鼓舞,率众殊死战,击败盛庸。随后中央军的一支水军部队降燕,燕军遂于六月初三日自瓜洲渡江,并再次击败退守此地的盛庸。六月初六日,燕军至镇江,守将率城投降。

靖难之役的结果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守卫金川门(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开门迎降,是为金川门之变。燕军攻入金陵,江山易主。靖难之役结束。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传说他于正统朝入居宫中,寿年而终;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靖难之役的历史影响

宗室待遇变化

朱棣称帝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八日,恢复了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的爵位。随后恢复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的爵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明成祖令周、齐、代、岷四王归藩。六月二十六日,成祖取消建文帝之父朱标的兴宗庙号,重新称懿文太子;七月十二日,成祖将朱允炆的三个弟弟由亲王降为郡王;十一月将朱标之子朱允熥、朱允熞废为庶人,囚禁在老家凤阳。

强化集权统治

为了更有效率地处理国务,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初一,朱棣令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预机务。随后扩充内阁至七人。从此内阁开始在明朝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甚至清朝仍沿用此制度。

另一方面,由于朱棣是造反称帝的,对大臣有所猜忌,故恢复了洪武年间废除的锦衣卫,重新开始实施明朝的特务统治。随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设立了东厂,令亲信太监掌权,加强特务统治的同时提高了宦官的地位。有明一代,特务统治几乎贯穿始终,成为一大特点。

朱棣迁都北京

由于洪武年间,北方的防务多由几位边王(如朱棣、朱权)负责,而靖难后朱棣徙诸边王于内地,导致华北防务空虚;又由于有唐朝之守外虚内、宋朝之守内虚外的教训,故在军事上,定都金陵(南京)、遥控将领守卫边界的风险很大;“天子守国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南京的建文帝影响较大,在政治上考虑,作为朱棣大本营的北平更加适合作为帝都。故考虑各种因素后,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关于历史上的靖难之役就介绍到这里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圆明园历史简介圆明园烧毁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一座园林?圆明园经历过怎么样的历史,为什么被烧毁?本文来说说圆明园的沧桑历史。圆明园历史简介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

  • 何仙姑资料简介何仙姑的身份何仙姑怎么成仙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神话传说中的何仙姑是谁?何仙姑是什么身份?何仙姑最后怎么成仙的?本文来说说关于何仙姑的故事。何仙姑简介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巧降及时雨。歙南 覆船山,十道石门内,有座何仙姑庙,传承千年,坐落在倒挂荷花的龙穴里面,因为她在这个荷花形里面羽化登仙的,隐喻二层意思:一,倒挂,迎合 覆船 山

  • 黄田古村资料简介黄田古村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田古村在哪里?黄田古村的历史有多久了?黄田古村好玩吗?本文来介绍下黄田古村。黄田古村简介泾县黄田村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东南部,黄子山西麓。四周群山环抱,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占地1.5平方公里。黄田古村始于北宋嘉祐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建筑群是物化了古代哲学思想、建筑

  • 林则徐虎门销烟历史简介虎门销烟的历史过程背景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虎门销烟的历史大家了解多少?为什么会有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结果怎么样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本文来说说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历史简介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

  • 三国人物孟达生平简介孟达的故事孟达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孟达生平简介:孟达的故事是怎样的?孟达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孟达?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孟达生平简介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

  • 三国人物刘封生平简介刘封的故事刘封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刘封生平简介:刘封的故事是怎样的?刘封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刘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刘封生平简介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

  • 周恩来简介生平经历人物故事介绍周恩来纪念馆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恩来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周恩来有哪些人物故事?周恩来纪念馆在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伟人周恩来吧!周恩来简介: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

  • 三国人物马谡生平简介马谡的故事马谡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马谡生平简介:马谡的故事是怎样的?马谡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马谡?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

  • 三国人物甘夫人生平简介甘夫人的故事甘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甘夫人生平简介:甘夫人的故事是怎样的?甘夫人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甘夫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甘夫人生平简介甘夫人(177年-?),《夔州府志》作名甘梅,生卒年不详,沛国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后

  • 三国人物麋竺生平简介麋竺的故事麋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麋竺生平简介:麋竺的故事是怎样的?麋竺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麋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麋竺生平简介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臣。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奉其遗命迎接刘备。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