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为何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军饷救灾

晚清为何发生大旱灾?李鸿章挪用军饷救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22 更新时间:2024/1/17 17:16:34

1876年初春,京师。

接连几个月都没下一场雨了,京师和直隶地区人心惶惶。朝廷也注意到这种现象,于5月11日颁发上谕,称:“京师入春以来,雨泽稀少,节逾立夏,农田待泽孔殷。”

对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经济来说,洪灾和旱灾都很麻烦,因此,朝廷很关心,迅速出台了处理措施:祈雨。朝廷命令5名大臣,怀着虔诚的心情祈雨,希望上天开恩,普降甘霖。

然而,祈雨似乎并没有什么用。旱情一直持续到冬天,让当年的秋粮颗粒无收。甚至连与直隶相邻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都出现了程度不一的旱情,出现庄稼大面积歉收的情况。

1877年,一场罕见的大旱灾爆发。由于大旱灾从1877年横跨到1878年,而1877年是丁丑年,1878年是戊寅年,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

粮食没有收成,灾民只好吃草根树皮度日。在1877年春天,灾民还能吃上草根树皮,到了夏天,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后,就出现了买儿卖女的现象。《申报》记载:

“到处灾黎,哀鸿遍野,始则卖儿鬻女以延活,继则挖草根拨树皮以度餐。树皮既尽,亢久野草亦不复生……路旁倒毙,无日无之。”每天都有人,因为饥饿,倒毙于路旁,触目惊心。

饿死还仅仅是第一步。当所有能够果腹的东西,都被搜刮干净后,必然出现“人相食”现象。具体现象咱就不说了,太惨烈,怕您的心脏承受不了。只说一份数据:美国学者、华洋义赈会秘书沃尔特·马洛里在《饥荒的中国》中透露,“丁戊奇荒”导致900万——1300万人死亡,“一八七六至一八七九年间……因受饥饿疾病及强暴之侵迫而牺牲者,约有九百万至千三百万人之多。”

山西巡抚曾国荃在《请饬拔西征军饷疏》中,描述“晋省(山西省)迭遭荒旱……赤地千有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询之父老,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曾国荃将这场大旱灾称为两百年不见的大灾荒。

“丁戊奇荒”最严重的地方是直隶地区,直隶地区的最高军政民长官是直隶总督。当时,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是直隶地区广大民众的“父母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赈济灾民。

怎么赈济灾民呢?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直接筹措、调集粮食。二是多方筹资、购买粮食。

在筹措粮食方面,直隶地区是没有粮食了,直隶地区周边各省也没有粮食了,李鸿章只好奏报朝廷,调集其他省份的漕米。从1877年到1878年,两年间,在李鸿章的争取下,朝廷拨付了共计21万石漕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灾情。

在筹措资金方面,李鸿章首先朝廷伸手,要了14万两银子赈灾款。那时候,朝廷财政吃紧,户部也没啥“余粮”,这些钱拿出来后就再也无能为力了。李鸿章只能另外想办法,比如,请兄弟省份支援。1878年,李鸿章收到来自江苏、上海、两淮、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西等省的赈灾款,共计11余万两银子。李鸿章还破天荒地接受外国援助,在华人聚居的地方筹措善款。

为了赈灾,李鸿章甚至挪用了军饷。

1877年,李鸿章挪用了司道库及练饷制钱、藩库地粮银、练军饷共计36万两银子。1878年,李鸿章再次从北洋海防经费中拨付了8万两银子,用于直隶地区赈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南士绅纷纷慷慨解囊,捐粮的捐粮,筹款的筹款,且开设了许多粥厂,收容逃往江南的灾民,谱写了一曲急公好义的赞歌。

李鸿章在“丁戊奇荒”前后全力赈灾,收到了一定效果,减少了灾害的损害程度,应该值得肯定

标签: 李鸿章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的权力是如何变迁的?这也是内阁权力的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内阁,历史解密

    明朝内阁是建文四年到崇祯十七年间的皇帝咨政机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代的内阁权力是逐步变动的。最初只是顾问角色;后来才进入决策系统;到嘉隆时期决策权重增大;在张居正之后,回归到处理政务,决策参与的状态。1.顾问时代朱元璋废了丞相,庞大的政务就得他亲自处理。事必躬亲不是坏事

  • 在古代,清倌是什么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清倌是什么职业?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们,一定会对扬州的青楼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其实这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青楼文化本身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而且流传甚广。传说在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在扬州江都被宇文化及逼死,他随身带着的一大堆妃嫔宫女,全部都散落在了扬州江都。这帮

  • 刘询给自己的祖父上一个很不好的谥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刘询,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刘询给自己的祖父卫太子刘据上了个不好的谥号“戾”,其实是相当考究的。就这一件事,充分说明了刘询是一个相当成熟的皇帝。他能够在汉武帝之后,开创“孝宣中兴”,绝对不是碰运气得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历史上的皇帝,只要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传下来的,都会对父亲,对祖父有所表示,要

  • 巴黎起义简介 巴黎起义的背景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巴黎起义,法国,历史解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人民于1944年8月举行的反法西斯起义。起义发生背景法莱斯战役和法国南部登陆战役展开后,驻法德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巴黎人民在盟军胜利进军的鼓舞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8月初开始罢工。法国内地军巴黎地区司令、共产党员罗尔-唐居伊上校根据法共中央指示,与内地军司令部拟订武装起义计划

  • 东吴孙权曾经战胜刘备,为何不趁机灭了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夷陵之战中东吴孙权曾经战胜刘备,那么为什么不胆子大一点趁机灭了蜀汉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时期,由于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袭取,更甚于连关羽本人也遭擒被杀。刘备、关羽、张飞情深义重,关羽之死,让刘备、张飞在伤痛之余,立志要找东吴报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就不顾众多大臣

  • 高丽蒙古战争:元朝(蒙古)先后九次征伐高丽,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丽蒙古战争,蒙古,历史解密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于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后九次征伐高丽,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 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国王和王室贵族迁都江华岛;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抄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1216年,一支原依

  • 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大溪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溪文化,历史解密

    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瞿塘峡一带的古文化,也是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大溪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巫山县与奉节县相连的大溪镇,在瞿塘峡东口长江南岸与大溪河交汇处的三级台地上,距奉节县城15公里。它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的重要遗迹,属母系氏族晚期至父系氏族的萌芽阶段,是我国著名的原始社会古

  • 古代做太监并不光彩 古人为什么还想把孩子送进宫当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古代,明知太监是不光彩的职业,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当呢?说起太监这个职业,在古代社会那是不可或缺的职业,皇帝有什么要事或者有些不方便亲自说的话,都需要通过身边的太监来传达,这些太监可以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一般没人敢得罪。但是由于这是

  • 参与夺嫡的九位皇子,他们背后分别有哪些势力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康熙是英明之主,但由于在位时间太长,原本选定的太子熬得受不住了,于是在康熙晚年时期对于接班人的问题绞尽脑汁,甚至心力交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时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这也导致很多皇子看到了机会,开始争夺太子之位。结果引发了九子夺嫡,康熙九个儿子参与其中,几方斗得是头破血流,

  • 马谡如果听诸葛亮安排,他能守住街亭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的托孤后,就把复兴汉室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打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在他的有生之年,一共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在这五次北伐中,取得的成就最大,引起的影响最深远的就是第一次北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首先分析马谡失街亭的经过。在这一次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