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有玻璃窗户吗

清朝有玻璃窗户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53 更新时间:2024/3/18 0:47:07

清朝有玻璃窗户。早在明朝末年,英、法、荷兰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商船来到中国的广州、宁波、漳州、泉州等口岸,西方的玻璃器便也随之传入我国。到了康熙后期的时候,玻璃制作技术通过广州十三行传到了中国大陆,从此以后玻璃的产量也就越来越大了,故而玻璃开始被用来代替窗户纸。在雍正时期,紫禁城里面的窗户纸几乎都换成了玻璃。

其实中国古代自身也制造玻璃,只是制造工艺用途不如国外开发的完善,在古代中国对玻璃的称呼各不相同,有:

1.“璆琳”——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尚书·贡》中。璆琳本意为美玉,古人借其称呼似玉的玻璃。

2.“琉璃”——最早出现在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琉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有些地区现在还在使用。而今“琉璃”一词多用于建筑琉璃瓦及瓦顶琉璃饰件。

3.“药玉”——出现于《穆天子传》中,晋代郭璞的注释为“今外国人所铸器者亦皆石类也。按此所言,殆今药玉、药琉璃之类”。“药玉”,顾名思义,即如熬药般烧炼出来的象玉一样的玻璃。

4.“瓘玉”——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元代设瓘玉局,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故而瓘玉局制造的玻璃称为瓘玉。

5.“罐子玉”——根据明·曹昭《格古要论》记载:“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药于罐子内烧成者。若无气眼者与真玉相似。”可见是将玻璃称为“罐子玉”。

6.“料”——明清时期北京流行的称谓。大概因为北京不产玻璃,需从外地购买玻璃料,之后再加工成器,故而将玻璃称为“料”,相沿成习,至今仍有这种称呼。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河汉界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楚河汉界相在古代的荥阳(河南省郑州)成皋一带,该地北临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平原,南接嵩山,是历代兵家兴师动众的战场。楚、汉在荥阳展开了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拉锯战。当时楚军锐气正旺,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

  • 刘义符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义符是宋武帝刘裕长子。宋武帝老来得子,因此对刘义符特别宠爱,随着刘裕的战功累积官越做越高,刘义符越来越放肆无理,但刘裕都觉得是小孩子顽皮而已。刘裕当皇帝没多久就得病死,谢晦、徐羡之、傅亮三人受顾命之重,忠心耿耿辅佐宋少帝刘义符,然而刘义符的所作所为,却很快让他们失望了。刘裕一死,刘义符开始了胡天胡

  • 中国三大治世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三大治世分别是“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元嘉之治”。1、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

  • 鳌拜真的有谋反之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鳌拜在被铲除之前并无谋反之心。鳌拜为清朝的建立,有赫赫战功,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早年的鳌拜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大清的功臣,也是一等忠臣,这一点是不用怀疑,至于谋反之心则从未有过的。但鳌拜在顺治帝去世后,操握权柄、结党营私,日益骄横,

  • 鲁迅被誉为什么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先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

  •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百年时间里,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以自身的严明组织,发展、指导工青农妇等群众组织,形成党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

  • 西晋朝代后面又是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导致了五胡乱华,西晋灭亡。晋朝南迁至建康(现南京),史称东晋,而北方则混乱纷争,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

  • 西晋是被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直接导致西晋灭亡的是在公元311年,匈奴大军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在7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失守,宣告了西晋的灭亡。在“八王之乱”之后,西晋本就元气大伤。而由于对西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引进,在西晋末期,几乎有一半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在残酷的民族压

  • 关西孔子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号称“关西孔子”指的是东汉太尉杨震。出身于弘农杨氏(今属陕西),为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隐士杨宝之子,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的玄孙。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直至他五十岁,大将

  • 李亨是李隆基和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元献皇后杨氏所生,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乙亥出生,是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元献皇后杨氏出生于弘农杨氏,是关陇地区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