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陈鹤琴生平故事简介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4/2/12 7:23:05

陈鹤琴生平简介:陈鹤琴的故事有哪些?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本这就为你介绍:

陈鹤琴生平简介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浙江省上县人,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

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

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教务主任。后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

陈鹤琴的故事

一、以儿子为对象

1920年12月26日凌晨,29岁的年轻教授陈鹤琴初为人父,望着自己的“杰作”,初为人父的陈鹤琴来不及兴奋,他拿着照相机,镜头对着襁褓中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婴儿从出生时一刻起的每一个反应……

陈鹤琴对自己儿子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下来。他天天亲自给儿子洗澡。

他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和母亲是他的两位最得力助手;他的儿子则是他的工作“对象”、“成果”与实验中心。

他将观察、实验结果分类记载,文字和照片积累了十本。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与研究心得编成讲义,在课堂上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有时,他还会将儿子抱来课堂作示范。

二、创办幼教基地

1923年秋,陈鹤琴在自家寓所里创办了中国首个幼教试验基地——南京鼓楼幼稚园。自此,他家的客厅成了12个流浪儿的课堂。

他架起小黑板,摆上小板凳,让女儿当小先生,教流浪儿识字、唱歌;他和孩子们一起做识字游戏;他在音乐声中拿起“新年老人”的拐杖,走到台前,表演自己最拿手的“小兵丁”,一边唱着,一边以手杖作枪,举枪、瞄准、射击……

当时,儿童教育在中国还是一片荒漠,在学制上尚无地位,少数几个幼教机构,都由教会主办。于是,这位师从杜威的教育学硕士归国后,在南京创办了5个实验学校和幼稚园,又最先在高校开设儿童心理学。

有人背后议论:“堂堂大学教授,搞娃娃教育有什么出息?”陈鹤琴却说:“我就是要从小孩教起。”

三、遭到错误批判

1941年的中秋节晚上,陈鹤琴组织学生开了一场月光晚会。师生们围在大礼堂前面的平地上,边上是松林。

在深蓝色的无云天幕下,大家弹琴、唱歌、讲故事。后来,学生们高呼“校长来一个!”年过半百的陈鹤琴拿起棍子,唱道:“我是一个小兵丁……”

17年后,像这样的“活教育”实践,成为了批判老校长的罪状。1958年一次反右的批判大会上,有领导指着他骂道:“跳跳舞,钓钓鱼,发发牢骚,你那学问狗屎不如,不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是什么?”

此时,有人看见,坐在台下第一排中央的这位中国“幼教之父”,“垂着眼皮,噘着嘴巴,一副受委屈的孩童神情。”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一、活教育

1、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

“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如建立起完美的人际关系,借以参与生活,控制自然,改进社会,追求个人及人类的幸福便是一个做人的问题。所以活教育提倡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社会进步、人类发展。

第二层次“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每一个国民,使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品质,这体现了教育目的民族性。

陈鹤琴最后把教育目的归结到“做现代中国人”上。他认为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

2、课程论

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先生只是一节一节课地上,学生只是一节课一节课地学。这样的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摒弃书本,只是强调历

来为教育所忽视的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而书本知识则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和社会中得到印证,并能够反映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特点。

他把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为“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儿童理想的生活。

3、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他认为“做”是学生学习的基

础,因此也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出发点。陈鹤琴在强调做的同时,还强调思维的作用。

他把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实验与观察;二是阅读与参考;三是发表与创作;四是批评与研讨。这四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机械的、割裂的,它们同样体现了以“做”为基础的学生主动学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西汉古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这是我国首次在汉代墓地里面发现了“仙药”。据悉,在洛阳古墓中发现了一座距今2千多年的西汉古墓,而且还在一些陪葬的青铜壶中发现有黄色液体,原一开始考古学家以为是古代的酒,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竟是2000年前古人炼制的仙药。西汉古墓仙药到底是什么?这座距今2千多年的西汉

  • 罗布泊的历史历史上罗布泊做过核试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罗布泊简介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盐泽、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多种名称。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海

  • 秦始皇陵未解之谜秦始皇陵有哪些神秘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考古界的重点保护、研究对象,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有着大量的谜题在困扰着我们。那么秦始皇陵有哪些未解之谜呢?十、兵马俑都是单眼皮所有的兵马俑虽然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发式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但世人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兵马俑竟然都是单眼皮!难道是因为当时的古人

  •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西汉的历史有多久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西汉古墓挖出仙药,这是我国首次在汉代墓地里面发现了“仙药”。据悉,在洛阳古墓中发现了一座距今2千多年的西汉古墓,而且还在一些陪葬的青铜壶中发现有黄色液体,原一开始考古学家以为是古代的酒,但是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竟是2000年前古人炼制的仙药。西汉古墓仙药到底是什么?这座距今2千多年的西汉

  • 交子简介交子出现时间交子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交子简介:交子出现时间是什么时候?交子是哪个朝代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交子简介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宋、金纸币名称之一。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兑现时每贯须扣除30钱。成都16户

  • 董必武生平简介董必武的故事如何评价董必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必武生平简介:董必武的故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董必武?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董必武生平简介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 临汾战役过程简介临汾战役牺牲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临汾战役简介:临汾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临汾战役牺牲了多少人?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临汾战役简介临汾战役( Linfen Campaig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山西省临汾县城进行的攻坚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临汾战役的背景1

  • 蔡希陶生平故事简介蔡希陶的贡献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蔡希陶生平简介:蔡希陶的故事是怎样的?蔡希陶的贡献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蔡希陶生平简介蔡希陶(1911年—1981年),男、汉族,谱名中矩,名希陶,字侃如,中共党员,研究员,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19

  •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是哪五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狼牙山五壮士简介“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

  • 孙玉清生平故事孙玉清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玉清简介孙玉清,1909年3月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会剿”、“围剿”的战争,以及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孙玉清生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后,孙玉清率红9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