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一条鞭法

什么是一条鞭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4/2/11 15:44:29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清代的摊丁入亩,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次社会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坤宁宫为什么叫坤宁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坤宁宫宫名字出自《道德经》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对,是天下女性中最尊贵的,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皇后也是天下间之唯一,皇后的寝宫取自道德经中的,地得一以宁这一句,故名坤宁宫

  • 交子是何朝代所发行的纸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交子是北宋时期发行的一种纸币。在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大(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要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代替铜钱流通,并产生了由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

  • 度量衡指的是哪三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度量衡:度为长度单位,量为容积单位,衡为重量单位。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1984年,国务院发布命令,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同时选用一些非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哪四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是:李宝嘉所著的(1867-1906)《官场现形记》、吴趼人(1866—1910)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1857-1909)所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1872-1935)所著的《孽海花》。鲁迅将这四本小说并称为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

  • 竹林七贤是什么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的7位名士,他们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故世谓竹林七贤。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

  • 徐达的几个女儿都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根据史料记载,徐达有4个女儿。在朱元璋为徐达所撰神道碑称其四子四女。徐达四子,皆由朱元璋赐名,三女皆嫁皇子。长女:本名正史无记载,或说徐仪华、徐妙云。嫁给了朱棣,是明成祖仁孝皇后;次女:本名正史无记载,或说徐妙清。嫁给了代王朱桂;三女:徐妙锦。正史无记载,仅见于明代陈琏所著《琴轩集》中的墓志),没有

  • 孤篇压全唐是哪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孤篇压(盖)全唐的诗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所著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张若虚仅存于世的两首名诗之一(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该诗受到文坛关注始于明代,在清代更是被抬升至“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素有“一词压两宋,孤篇压(盖)全唐”之誉。著名学者闻一多曾评价《

  • 我国最早编年体史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最早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所谓编年体史书就是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

  • 三吏三别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吏三别是指杜甫的文学作品,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些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入蜀,在这里筑

  •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是《资治通鉴》(第一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