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铛铛车有什么历史?铛铛车开通时为什么受阻?

北京铛铛车有什么历史?铛铛车开通时为什么受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331 更新时间:2024/2/19 21:22:57

可能铛铛车这个名字,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但是你一定记得在一些民国剧当中,出现在街道上那种类似公交车,但是有轨道,而且行动的时候有铛铛的声音的车子吧?那种就是今天要说的铛铛车。我们知道,清政府的腐朽落后,以至于任何一种外来事物都会遭到抵制,铛铛车也是其中的一种,但你知道当时人们抵制铛铛车的理由是什么吗?

在以老北京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铛铛车的身影,身量不长,模样古雅,头上牵着电线,脚下压着铁轨,走得稳重而缓慢,尤其是经过前门楼子时,那股子不慌不忙、悠哉乐哉的劲儿,颇有老北京人的气质。每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它们,老妈就会跟我说:“这车我坐过,车票三分钱。”

1.段祺瑞之子“打通”阻碍

很多老北京的回忆录中,关于铛铛车的起点都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北京有了有轨电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北京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外国人出资,在马家堡到永定门之间修了一条15里长的有轨电车线,并且开通行驶过,但三年后,义和团进京的时候,为了“灭洋”,把电车道扒了,电车也给砸了。直到1913年,北洋政府为解决京城的交通问题,拓宽了一些街道,从法国买了轨道和电车,从瑞士进口了发电设备,从德国买了变电设备,又从美国进口了修理设备,这么连拼带凑,终于在1924年成立了国营电车公司,并于当年12月开通了第一条电车线路。

电车是木制车厢,两头都有操纵的机器,可以两头行驶,不用掉头。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踩着脚踏的铜铃,发出“铛铛铛铛”的声音。老北京街道窄,电车通行的路线多要穿越闹市和繁华的地界儿,老百姓又没有养成让车的习惯,常常占道走路,所以,铜铃的声音就起到了汽车喇叭的作用。同理,为了避让行人(还有骆驼)以免交通事故,铛铛车的行驶速度也特别缓慢。电车行驶时别有一景,是很多电视电影忽略的细节,那就是车顶上的天线弓子常常摩擦出青绿色的闪光,在街灯尚少的京城,这样的闪光在夜晚常给人一种异样的美感。

1924年12月开通的线路,到1925年却依然没有几辆电车能正常发车,原因很奇葩,是前门外的商界人士联合起来反对,说电车破城而出会坏了前门外的风水,影响大栅栏、珠市口以至天桥一带的繁荣。“这有轨电车,脑袋顶上的电线是天罗,铺的轨道是地网,把北京城布在天罗地网里,这还能有个好吗?”而人力车夫们亦担心电车呛了他们的行,抢了他们的生意,声称要采取“碰电车”的极端行为,“电车只要开出场门,就别想回去。”

据方彪先生考证,此事另有内情,电车公司能办成,很大原因是地方人士推举北京警察总监吴炳湘任董事长,有他坐镇,自然没人敢闹事。而吴炳湘此时卸任,离京出任安徽督军去了,继任的警察总监李达三没有从电车公司捞到什么好处,所以对闹事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般无奈之下,中华民国总执政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召集大家开会,说是奉父命要协商电车通车事宜,李达三表示,如果通车,京城必乱,“我保障不了安全”。段宏业大怒,把他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这一下包括李达三在内的“反对派”都不敢说话了。事后才得知,段宏业手中持有大量电车公司股票,当然不希望此事“黄了”。

2.全市能开的就剩下5辆

历经波折,铛铛车总算是开出来了。最先开辟了四条线路,按照北京城道路布局,及繁华大道的交通要求,尽可能都照顾到:第1路由天桥到西直门,第2路由天桥到北新桥,第3路是东四到西四的环形线路,第四路由平安里到北新桥。三年后,又开通了第5路(崇文门内至宣武门内)、第6路(崇文门外到和平门外)和第7路(天桥到永定门)。除了第4路、第6路是单轨,其余各路都是双轨,随着运行的需要,个别线路的起始站后来不断变化,但整体上还是保持最初的样子。笔者认为老妈当年常坐的很可能是2路,因为她家住虎坊桥,可能是步行到大栅栏,经珠市口、山涧口到天桥,一共三站地——因为北京密集的居民区都藏在主要大街之后,所以出家门徒步走上三五里才能乘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铛铛车刚刚开通那会儿,京城百姓都觉得这是个稀奇的事物,纷纷一乘为快,有事无事,无论快慢,都要挤上去坐一坐,尝尝新。那时车票便宜,著名学者金云臻先生回忆:“平常从东四到西四乘人力车,至少也要铜元三四十枚,电车票呢,分头等三等(没有二等),头等铜元五枚到十二枚,三等只要三到九枚”,比人力车便宜三到四倍,一下子就赢得了平民百姓的青睐。头等一般设在前面,座位用藤编靠背,三等在后面,座位是车厢两侧光木板的硬座。可笑的是,如果站在头等座位那一段,也要按照头等座的价格买站票。

当时,售票员在肩头挎一个黄色皮袋子或白帆布袋子,铜元、铜元票、票都放在里边。他们卖的车票,各段有各段的颜色,放在票板上,用红蓝铅笔一划,交给乘客。那时的售票员极有礼貌,满嘴的“劳驾”、“麻烦您”、“哪位给老人家让个座儿”,听起来特别和谐。在司机头顶上面有一块一尺多长,四寸多宽的玻璃小阁,里面写着站名,司机举手一摇,就会翻出下一站的站名,不识字的也不要紧,只要提前跟售票员打招呼,售票员一准儿会提示您到站下车。而乘客再多,也是秩序井然,排队等车,先下后上,上车后也主动往里走,给后面的乘客行个方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管民计民生,北京电车公司管理混乱,车辆破旧不堪且无人修理。到1948年北平解放前,全市能开的铛铛车就剩下5辆,还留下打油诗一首:“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可见境况之惨。

3.铛铛车离开后的北京公交

新中国成立后,首都的交通问题是人民政府着重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特地从南京调来88辆美国道济公共汽车,漆成红黄两色担当首都的公交运输任务,此后又进口了匈牙利的伊卡洛斯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达大型齐头客车充任运输主力,到1957年,铛铛车不再作为公交车辆使用,也就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后来,公交车更新换代、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刷卡乘坐等等,都或多或少“强制”着人们学会有序乘车,而车厢广播里反复播放的文明出行提示,听上去颇让人无奈,仿佛是教成年人重新温习小学生都应恪守的道德准则。《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倒觉得,物质的丰富与否,与社会风气的好坏并无必然联系。当有些人推崇的是“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也承载不了那许多的卑贱与贪婪。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食材如何保鲜?杨贵妃吃的荔枝还是新鲜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骑红尘妃子笑,虽然是忧国忧民,快马都用来给杨贵妃送荔枝了,没人知道这马竟然是为了送荔枝,国家的风气也都变得萎靡,谁还有心思去管理边疆呢?不过说到这个问题,现代人食材保鲜可以靠冰箱冷藏,但是古代又没有冰箱,或者说没有现代人保鲜的手段,那他们是怎么进行食材的保存的呢?对于保存食物,古人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 王母娘娘为什么总是开蟠桃会?王母开蟠桃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各种神话传说中,不管是古代的神话,还是现代小说当中的神话,大部分有王母娘娘出场的地点,都是蟠桃会,而且这个蟠桃会上一定会发生不少事情,比如孙悟空吃光了蟠桃,比如卷帘大将打碎了琉璃盏,再比如现代仙侠小说里面男女主角会在蟠桃会上闹出很大的动静。这也实在是让人有些不解,为什么王母娘娘就那么爱开蟠桃会?蟠

  • 庄周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庄周是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周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

  • 王昭君是汉朝哪个时期的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期的。王昭君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语中沉鱼落雁、画工弃市记载她的生平典故。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元帝遂将宫女昭君赐给了呼

  •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秦灭六国之战一共用了将近10年时间,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开始,直到公元前221年灭齐国结束。自此秦始皇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继承王位,时

  • 商鞅变法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鞅变法的意义是: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同时为了壮大国力,实现富国强兵。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在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在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发明家毕昇,毕昇在庆历年间(1041-1048),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

  • 中国七大古都是哪七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中国古都学诞生的时间非常早,开创者为清朝时期的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提出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当为五大都。后在1983年,浙江大学教授陈桥驿在五大都的基础上提出加入杭州,1988年加入安阳。中国七大古都的提出中国六

  •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为“令正”。旧时,“令正”是对他人嫡妻、正室的尊称,它是一个敬词。还有一种说法是,“令正”是古代的一个官名,出处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大叔为令正,以为请。”

  •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容国团。容国团曾是中国乒乓球球坛的圣手,其22岁少年成名,带领中国女队,斩落第一个世界冠军。1937年,容国团出生在香港,13岁时,容国团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做童工,在每天的工作结束后,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打一局乒乓球。后来在1959年,容国团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世锦赛,最终获得了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