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画的准吗?如果抓错人怎么办?

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画的准吗?如果抓错人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19 更新时间:2024/1/21 7:47:53

古时候没有相片,所以想要寻人、或者抓捕罪犯只能通过画像把人的相貌给大致描绘出来。不过通过画画的方式难免会出现偏差,不能保证画像和要找的人完全一样,那古人通过画像抓捕罪犯的成功率到底高不高呢?如果抓错人了怎么办?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难免会出现抓错人的情况,但此举主要还是靠熟悉罪犯的人,以举报的形式进行抓捕,在古代已经算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了。

前两天看到一条略微搞笑的新闻:一个人被朋友告知自己正在被通缉,不信,于是去派出所求证,结果真的被通缉了,并被当场抓捕。

现代想要通缉一个罪犯,在信息传播方面已经很简单了。通缉犯的个人信息和犯罪信息联网发布,再加上越发完善的天眼系统,非常有利于追捕。

古代就没有这么便利了,通缉犯只能靠“人肉天眼”的排查,不过通缉令上“抽象派”的画像真的能抓到逃犯吗?

你抓文天祥,关我林附祖什么事

别说,还真有通缉错的。

南宋末年,蒙古军队通缉文天祥,结果在无锡抓了一个叫林附祖的秀才,非说他是文天祥。林附祖当然不能承认了,但蒙古人拿着通缉画像说“四十岁,头戴斗笠,身穿长袍,脚穿黑色靴子,分明描述的是一个人,你还狡辩!”结果就被缉到京口了。

幸好这要抓的是南宋的丞相文天祥,还算是个名人,不少人都认识,也就还了林附祖的清白。若是抓的不是什么“公众人物”,怕是要闹一出冤假错案了。

后来,这事被文天祥听说了,还专门写了首《林附祖》:“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你说这画像得有多不靠谱?

通缉我可以,麻烦您画好看一点

还有像“沙雕”新闻里一样的去公安局确认通缉信息的“铁憨憨”。

宋朝时,就有一个名叫吴皋的抢劫犯被通缉,在逃途中,看见了自己的通缉画像,不仅不像,还画的极其丑陋。

最早的通缉画像,全靠画师根据描述的特征凭想象画出来的,不像今天有监控照片之类的能够那么写实,全靠绘画把特征表达清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做到完全一样基本不可能,就不要纠结美丑了。

要不说吴皋是“铁憨憨”呢,他似乎忘记自己是被通缉的罪犯,竟然去找了这个画师,还和画师说他画的完全不对,也太丑了,还要求重画!

过关请出示“身份证”

画像既然没什么用,为什么还要画像呢?其实最早的通缉令,还真没有画像。

通缉令上会写明被通缉者所犯罪行,何方人士、性别、身高、外形上有没有什么显著的特征,长胡子、白头发、伤疤或者胎记之类的。我国现存最早的通缉令出自汉宣帝时期,通缉的是一位名为“外人”,帮助广陵王诅咒汉宣帝的妇女。

这些写清楚之后,就靠把守在城关的士兵人工核查了。

核查时,肉眼可以识别一部分,但不准确,因为头发长短、胡子长短这些都可以改变,甚至连口音都可以伪装一下,像《三国演义》中不就有曹操割须断袍这种伪装的桥段。

所以这时候还会检查你的“照身帖”。

这个“照身帖”,其实就是最早的身份证加户口本,由商鞅发明,里面记录你的出生地、家庭信息、还有持有人的头像。当时住店、出城、进城都需要出示证件才行,不然不会有店家给你提供住宿的。

想想当年的条件,出示“身份证”容易被抓,不出示的话,宵禁时间一到在外游荡一样被抓,你说不进城?过去那种条件,你真的敢独身在山里过夜?

到唐朝时期,通缉令又加上了画像,或许不准确但也能作为参考。

通缉抓捕,赏罚分明

通缉令上的画像虽然不是完全相像,但是通缉令凭借特征描述、画像、户籍管理制度再加上悬赏,对于缉拿逃犯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缉令上一般会写明悬赏“官价”,相当于今天的举报奖励,还会有“暗花”悬赏,就是给“江湖人士”开出的私价。这“江湖人士”有点像今天的私家侦探,总之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大神,通常给出的线索准确又详细,所以这“暗花”常常也比“官价”高很多。

春秋时期,楚平王通缉伍子胥给出的官价就有粮食五万石;宋朝直接有规定,如果能举报杀人犯,则赏钱五万;到明朝,如果你能直接把罪犯抓捕送官,那这个罪犯的家产就归你了。

有奖,自然有罚。

商鞅开创了“保甲”制度。就是说,以一个“保”为单位,如果“保”中出现了罪犯,那么整个“保”都要被连坐。

在过去,随便出个城都得左签一个文书、右盖一个章的,所以流动性非常小。一旦城中出现了外地人,几乎人人都会提高警惕,都不说送官了,投个店估计都得连家里几头牛问个一清二楚。

所以,逃犯想要在城中“神不知鬼不觉”真的太难了,说“大隐隐于市”的也得先有个敢容纳你的“市”。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朝阳门内大街81号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朝阳门内大街81号为何是凶宅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的生活当中,似乎很多的鬼故事或是灵异事件都与住宅拖不了关系。而在我国的背景,就有非常著名的北京四大凶宅。之前上映的恐怖电影《京城81号》的原型就是北京四大凶宅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四大凶宅中最凶的一个。在这些凶宅当中都有着一些各种各样诡异可怕的故事,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北京

  • 古人喜不喜欢嗑瓜子?嗑瓜子有着怎样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网传只有中国人有嗑瓜子的习惯,当然这个说法不清楚是不是一定准确,但大部分国人对嗑瓜子这项技能的确都非常熟练。实际上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人开始尝试嗑瓜子,嗑瓜子这件事可以从宋朝开始说起。我们平时吃的瓜子多为葵瓜子、西瓜子还有南瓜子,在古代最先登场的则是西瓜子,这也是因为西瓜并非是本土水果,而是从国外传来的

  • 古代女性不背包男性背包?女性什么时候把包当装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原本只是一个原来存放物品的工具。但随着社会的变化,包的功能已经变的不仅仅是用来装东西,有时候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以及经济状况。包包已经成为现代女性的装饰品之一,就算没东西装出门也会背个包。不过在古代,爱包的并不是女性而是男性,早年包是体现男性身份的物品。可能很多朋友还不清楚,包在古代具有哪些

  • 古人为什么喜欢睡瓷枕?瓷枕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不理解,古人为什么会睡硬硬的瓷枕,这要是给现代人用肯定受不了。瓷枕最早出现在隋朝,到了唐朝瓷枕就已经变的十分流行了,而宋朝开发出了各种各样器形的瓷枕,还把瓷枕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图画、诗句都可以用刻、划、剔、印等技术呈现在瓷枕上,极具观赏性。那睡瓷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实际上好处还是有的,只是现代

  • 假如明朝有红薯、玉米,是不是就不会被清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灭亡其实不能单纯的说是因为什么和什么,其实很多时候还是有话要说的,不单纯的是什么原因了,所以题目说的假如明朝有红薯和玉米这个清朝就不会灭亡了,这个还是挺有意思的,那么为何这么说呢?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现在总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皇帝昏庸朝野腐败

  • 古代一刻钟是多长时间?一刻为什么等于15分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使用漏壶计时,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一昼夜共有一百刻,所以一刻是14.4分钟,到了清朝初年,更改为九十六刻,所以一刻就成了15分钟。当然,中国古代计时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计时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古人会对时间非常看重。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古人的计时方式,以及制定刻度的方

  • 揭秘寿康宫灵异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寿康宫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这个地方变成了一个医药馆了,还有就是这个地方也是有很多的传说啊,话说其中就有非常令人害怕的灵异事件,那么这个寿康宫的灵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寿康宫的灵异事件不外乎几点,一是这个地方不对外开放,然后其他故宫的地方都对外开

  • 拿破仑看了《孙子兵法》之后,为什么会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而且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其中讲的各种兵法,千百年来为历朝历代所推崇,而且不仅如此,《孙子兵法》还在国外赢得了很多人的追捧,相传,就在拿破仑读完《孙子兵法》之后,甚至还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孙子兵法》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会让拿破仑如此动容?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是

  • 伊朗历史上审美最差的皇帝是谁?妃子的颜值全是“乔碧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如今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里,很多人都会幻想着体验当皇帝的感觉,毕竟皇帝有着号令天下的能力,而且后宫中有着无数的美丽佳人。然而事实上呢,历史上后宫的嫔妃跟我们现代人所想象的有着很大的差别,相信那些清朝后宫佳丽的那些老照片大家都看过了,确实很辣眼睛。但是毕竟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不过今天小编要

  • 丘吉尔一生到底抽了多少支雪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丘吉尔其实大家也知道的,小编觉得这个人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非常的喜欢抽雪茄,感觉这个雪茄都烟不利口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丘吉尔假如要计算的话,丘吉尔一生抽了多少雪茄呢?下面一起看看这个问题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丘吉尔继任英国首相之后,称为全世界知名的政治家。流出的影像资料非常多,我们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