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7 更新时间:2024/2/7 12:05:27

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光绪三十二年即公元1905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200年(隋、唐、、元、明、清)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各朝代官吏选拔制度

周、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流亡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制,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考试通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兰陵王为什么在日本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兰陵王入阵曲》传入日本,日本人在这首歌中认识了兰陵王的英雄,尊崇兰陵王为战神,并崇拜他几千年。《兰陵王入阵曲》是将军们为赞美兰陵王而创作的。随着戏曲的发展,它逐渐演变为歌舞剧。李隆基认为这种歌舞不符合战场的实际情况,下令禁止演出,《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慢慢失传,但却意外地传入日本。许多日本人认识兰

  • 中国四大美男子是哪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四大美男子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1、潘安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

  • 神农氏是炎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神农氏不是炎帝。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相关的记载,书中介绍:黄帝时期,神农氏已经逐渐的走向衰落,部落之间相互讨伐,然而,此时的神农氏不能前去讨伐,因此,黄帝便带兵前去除掉了炎帝和蚩尤这两个大患,之后黄帝威望剧增最后贵为天子。根据其中的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炎帝和神农氏是两个人。炎帝介

  • 后稷被抛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后稷是周朝的始祖,是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后稷目前是姜嫄,是帝喾的元妃,有邰氏女姜嫄踩巨人脚印而生,姜嫄认为孩子不吉利是妖,就把他扔了,不过无论怎么扔,孩子都安然无事,最终姜嫄抱回来养大,因为起初要丢弃他,所以起名弃。史记记载的内容更多的是神话,郭沫若在《中国

  • 秦襄王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是秦襄王的23世孙。秦襄王(?公元前766年)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任三十一任国君,同时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人物关系链秦襄公-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

  • 秦国什么时候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起初并不是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实际秦国建立是在公元前770年,始祖是秦非子。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

  • 金瓶梅作者是明朝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瓶梅》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争议“兰陵笑笑生”只是笔名,究为何人呢?该本欣欣子序后接着有一篇廿公《金瓶梅跋》,廿公跋第一句话说“《金瓶梅传》,为世庙时一巨公寓言。”明沈德

  •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啥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话)儿。”“话儿”和“画儿”是谐音。在大多数时候都带有讽刺的意义。宋徽宗北宋末帝,擅书画,特别擅长花鸟,形态逼真,有《御鹰图》传世,闻名天下。赵子昂即赵孟,曾自叙“幼好画马,每得片

  • 魏征进谏多少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征即魏徵想唐太宗李世民进谏了200多次,具体多少没有记载。唐太宗和魏征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职业楷模,一个是当皇帝的楷模,一个是为人臣的楷模,历代君主和大臣都以这两位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俩完美的成为了皇帝和人臣的典范。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曾经亲口说过,要把魏征当成自己的镜子,而且唐太宗主动与魏

  • 古代对兄弟姐妹的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兄:又称为“昆”、“手足”。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2、嫂:对兄的妻子的称谓,或称“嫂嫂”、“兄嫂姐”、“兄姊”。3、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