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对外侵略

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对外侵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1/21 2:40:52

朱元璋简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安徽凤阳人,汉族,生于濠州钟离(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为现名朱元璋。政治家,战略家,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元惠宗皇帝北逃,后晋割让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生平故事

朱元璋颠沛流离的少年时代

1328年的一天,在濠州(现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农民朱五四家里,又诞生了一个男婴。传说男婴母亲刚怀孕时就梦见神灵给了她一颗药丸,放在手中闪闪发光,待吞服后,一下子就惊醒了,发现口中还有香气。男婴出生时,红光满室,夜如白昼,邻居看见后,以为是着火了,奔走救援,赶到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些神奇事件只是他当上皇帝后人们的杜撰。事实上,光看朱元璋的原名,就能猜测到:他的出生其实非常平凡。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意思是加上伯父家的4个堂哥,他前面已有7个兄长了。也就是说,他的名字在还没出生前就取好了,可见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男孩出生时的神奇之处。

虽然出生平凡,但朱元璋从小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当时正值元朝末年,钞法变更,物价飞涨,各地农民纷纷高举义旗。1343年,朱元璋的老家大旱,又遭遇蝗灾和瘟疫,人畜大批死亡,朱元璋的父亲、兄长和母亲也未能幸免,相继身亡,朱元璋幸存下来。

16岁的朱元璋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他想起幼年时曾许愿去凤阳皇觉寺当和尚,就剃度出家了。但是寺里全靠布施生活,大灾之年,哪来的布施?于是,朱元璋仅在寺里待了50多天,也没吃几顿饱饭,就又拿个破碗出来化缘了。当时的村民自己都食不果腹,哪还有东西施舍给外人?所以,朱元璋就用别人剩下的白菜帮子、菠菜叶、馊豆腐和剩锅巴做成菜汤填饱肚子。后来流行的相声段子“珍珠翡翠白玉汤”就是根据朱元璋的这段经历编的。

当时正是朱元璋从少年到青年的转折期,也是性格形成期。也许正是这段颠沛流离的经历,使他变得坚强勇敢,也形成了残忍、猜疑的性格,这种自信又自卑的性格在他日后的执政表现上更为明显。

朱元璋心狠手辣的集权统治

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当时主张推翻元朝的白莲教信徒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就编造“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他们在河道中埋了一独眼石人,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就乘机在颍州(现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史称“红巾军起义”。

当时,在濠州起兵并接受刘福通领导的人叫郭子兴,而朱元璋的“发小”汤和正在郭子兴的军队中当一个小头目。汤和给朱元璋写信,邀他一同起义。于是,25岁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而去。

朱元璋作战勇敢,又略通文墨,深得郭子兴赏识。郭子兴提拔朱元璋为亲兵十夫长,还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此后,原来一起作战的兄弟都敬呼他为“朱公子”,朱元璋自己也觉得原来的名字“朱重八”太老土,就起了个官名“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从家乡招来700人,以这些人为班底,逐渐发展起来自己的队伍。到1355年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已是郭子兴部队的左副元帅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任都元帅和右副元帅。不久,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战死,朱元璋就任大元帅,接管了郭子兴的部队。

随后,朱元璋按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击败陈友谅,擒杀张士诚,溺沉小明王(即韩林儿,韩山童之子)。1367年10月,中国南部基本统一,朱元璋又派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北上征讨。北伐军节节胜利,朱元璋称帝的时机也到了。

1368年正月初四,应天府(现江苏南京)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朱元璋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这一年,朱元璋40岁。1368年8月,朱元璋的北伐军攻克元朝首都大都(现北京),元顺帝慌慌忙忙弃城北逃,元朝就此灭亡。此后,明朝军队又平定云南、辽东,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之外,全中国基本上已归于明朝的统治之下。

坐上皇帝宝座的朱元璋既志得意满,又怕这一切只是黄粱一梦。所以他千方百计地集中皇权,其中一步就是废除了宰相制度。宰相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与皇权制衡的重要力量,使皇帝不能为所欲为。当时朱元璋的丞相胡惟庸,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当上丞相后,专权用事,生杀予夺,一些大臣“争走其门”。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诛杀胡惟庸,被牵连而死的有3万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不仅如此,朱元璋还趁机废除丞相一职,朝廷政务由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由此皇权独揽。

解决丞相问题后,与宋太祖赵匡胤一样,朱元璋最大的忧虑就在于掌握军权的兄弟们。朱元璋没有像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而是直接采取了杀戮政策。1393年,他又兴“蓝党”大狱,借开国功臣蓝玉谋反之名,杀戮1.5万人。

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做法很有意见,认为应该仁慈为本。朱元璋听后,一言不发,第二天,把太子叫到跟前,让他把一根长满刺的荆棘拿起来,太子试了几次,也无处下手。朱元璋对他说:你怕刺不敢拿,现在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了你再拿不是更好吗?现在我杀的这些人就是刺啊!

为了控制臣下,朱元璋还发展了特务制度。有一个叫钱宰的官员散朝回家,作了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没想到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就质问他,钱宰一听,想不到自己说的什么尽在皇帝掌握中,于是赶紧磕头谢罪。

朱元璋以罢除宰相、杀戮功臣、设锦衣卫、兴文字狱等手段,使得皇权大大地集中了,可以说,他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权力最大的皇帝。

朱元璋为什么不对外扩张侵略

朱元璋和平友好的外交策略

朱元璋虽然对功臣心狠手辣,但他在处理边疆问题和外交问题上却采取了一系列稳重渐进、和平友好的策略。

对边疆民族,朱元璋采取了“以德怀之”“因俗而治”的政策,如在西域设置卫所,开展茶马贸易;在西藏建立军政统治机构,尊崇藏传佛教;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即继续以当地族群的首领世袭地方官职。如此因地制宜的策略,减少了明朝在当地统治的矛盾。无论是西域、西藏还是西南,都通过朝贡贸易和茶马贸易来加强与明朝的联系。边疆地区的民众以马匹、玉石、兽皮等来换取他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为了使这种贸易常态化,私茶贸易也很盛行,这不但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边疆与中原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在对外政策上,朱元璋一反元朝使用武力的做法,而采取和平的策略:“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他将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与这些国家保持和平友好关系。

其中与明朝关系最好的是朝鲜,问题最大的则是日本。朱元璋曾作过一首诗:“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讽刺日本君臣平时光着脚,说话像青蛙叫。不过这也表明朱元璋对日本不太了解。洪武初年,朱元璋曾派使臣出使日本,消除了日本国王的疑虑,日本当即派使臣来明朝,两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周边国家的朝贡,一方面满足了朱元璋“万国来朝”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保持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畅通。但后期,因为防范倭寇,朱元璋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主要是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朝贡等政治活动除外)。海上丝绸之路受阻,对沿海民众的生计以及明朝的经济影响都很大。

衲衣、破碗、“珍珠翡翠白玉汤”和黄袍、龙椅、后宫三千佳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无疑,这是一个逆袭和励志的故事,古往今来,只有朱元璋一人做到了。他是开国之君,自有一番新气象,革旧鼎新,整顿吏治,恢复和发展生产,最终创造了“洪武之治”。

虽有杀戮之过,但不掩开拓之功。也难怪,康熙帝要把他与唐宗宋祖比肩,称他开创的明朝“治隆唐宋”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敖去世一周年李敖说过的最经典的话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敖去世一周年据台湾媒体报道,3月18日是已故文坛大师李敖逝世1周年,长女李文选在这天公开父亲病榻前最后模样,插着鼻胃管、气色不佳的模样,让她永生难忘,她也透露常会带着李敖生前照片去探望他,至今对父亲仍有满满思念。李敖在去年3月18日,因脑瘤病逝,今天是他离开1周年,虽然长女李文现和异母弟李戡因遗产

  • 裴保义生平经历简介裴保义的贡献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裴保义简介:裴保义生平经历是怎样的?裴保义的贡献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裴保义简介裴保义,土壤肥料学家。毕生从事土壤肥料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国土壤肥料学的发展、人才培养和普及工作做出了贡献。裴保义生平经历一、幼年裴保义,又名裴龙祥,1914年3月19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口。少年时读过几年私塾。

  • 永乐盛世简介怎么来评价永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盛世简介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

  • 晋景帝司马师生平故事简介司马师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景帝司马师简介:司马师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司马师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晋景帝司马师简介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

  • 种暠是谁种暠生平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种暠简介种暠(hào)(103年—163年4月2日),字景伯。河南洛阳(今陕西洛阳)人。是仲山甫的后代。最初任县门下史,后为王谌所赏识,将其推荐给其舅河南尹田歆,被任为主簿。被举为孝廉,为太尉所征辟,再举高第。又迁侍御史,受命监护太子,他处事持重,为顺帝所称赞。不久,出任益州刺史,任内抚纳蛮夷,检举

  • 香港总督简介香港历任总督香港总督是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香港总督简介:香港历任总督都有谁?香港总督是什么级别?本文这就为你介绍:香港总督简介香港总督(简称港督),是香港英国殖民地时期(1842年-1997年),由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共历28任。二战期间的日治时期(1941年─1945年)另有2任总督,皆为日本人,简称“港督”。早期总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

  • 草婴生平经历简介如何评价草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草婴简介:草婴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草婴?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草婴简介草婴,原名盛峻峰,俄罗斯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宁波镇海。南通农学院肄业。他是我国第一位翻译肖洛霍夫作品的翻译家,他还曾翻译过莱蒙托夫、卡塔耶夫、尼古拉耶娃等人的作品,在中国读者中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后来草婴以一人之力

  • 太尉是什么官职历朝历代太尉职能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尉简介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终秦一朝未任命太尉;秦朝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为“三公”(秦朝无三公说法,御史大夫秦时为银印青绶,为上卿,但非“公”,此处为后人对比总结)。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太尉官职的起源什么时候太尉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

  • 罗马帝国的灭亡跟丝绸之路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丝绸之路"因其名中的"丝绸"一词,长久以来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条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丝绸贸易的通道。然而,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认为,丝绸之路不止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道路,而是贯穿推动2000年人类文明历程和世界史的伟大道路:"丝绸之路并不处在世界的边缘,恰恰相反,它一直是世界

  • 帝喾生平故事简介帝喾的传说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喾简介:帝喾生平故事是怎样的?帝喾的传说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帝喾简介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