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辜鸿铭为什么被赶出北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59 更新时间:2024/1/18 19:06:03

民国大师云集,其中许多人都曾针锋相对过,如胡适辜鸿铭就因观念不同,而暗自较劲。虽说辜鸿铭在英国长大,但是对中国传统化有着不同于情感。回国工作后,他不满胡适等人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守旧,因此两人经常针锋相对,最后辜鸿铭离开了北大。

一、完全对立的思想

因为家族从事橡胶生意,辜鸿铭很小就跟父母移居英国,他自己就是一名中英混血儿。在西方长大的辜鸿铭,由于受父亲的教导和熏陶,十分的热爱祖国。学识渊博的他,原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却还是回到了祖国,欲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

回国后的辜鸿铭,很受张之洞赏识,后来更是进入了北大任教,事业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胡适也很快进入北大任教,辜鸿铭和胡适的恩怨,才就此开始。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胡适一直是当时走在时代潮头的新派;而从西方回国的辜鸿铭,思想却反常的守旧。这一点,从两人的打扮上就可以看出来。

在北大上课的辜鸿铭,总是穿着一身长袍,拖着自己的长辫,一副“老学究”的做派,这和总是西装革履、留着短发的胡适,完全是不同的气质。

此外,辜鸿铭脾气古怪,骨子里又十分守旧,热爱祖国,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而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知识分子,十分推崇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却又过度否定,这让辜鸿铭和胡适,完全处在了对立面。

有才华的人,骨子里的傲气,使得他们不轻易佩服别人,况辜鸿铭和胡适,都是佼佼者,所以他们开始了暗中的针锋相对。

二、两人的针锋相对

文人之间的争斗,自然不会是明面上的攻击,而是用文字做武器。最先发起攻击的是辜鸿铭,他以“冬烘先生”为名,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大肆抨击了《新潮》和《新青年》两份杂志,批判它们“诋毁伦常”,不尊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而整日推崇西方文化。

胡适作为《新潮》杂志的资助者,和新派的代表人物,辜鸿铭批判的矛头,自然指了他。从文中批判、甚至谩骂的语句中,可以看出,辜鸿铭对新文化运动十分不满。

只是,蔡元培也是新派的其中一员,然而辜鸿铭却并未对其有何不满,甚至还帮他撇清了责任,却独独抓着胡适不放,将其做作为批判的中心。此事一出,人们也知道了两人不和的事。

当然,道统观念不同,胡适自然也不会任由辜鸿铭批判。他也用“天风”的化名,写了两篇短文,调侃辜鸿铭的长辫子。这一来一往的针锋相对,两人谁也没讨到便宜。

在当时,青年大多不喜守旧,而推崇新派的进步。辜鸿铭的守旧,引起了一部分进步青年的不满,他因此遭到了“弹劾”。而这次“弹劾”的带头人,便是胡适的学生罗家伦。

三、道统不同,依旧是君子

罗家伦抨击辜鸿铭的理由,是说他授课时宣扬“君师主义”,并且他还要求胡适取代辜鸿铭上课。此事一出,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无奈之下,辜鸿铭只得离开了北大。

因为前面有了胡适和辜鸿铭的对立,而罗家伦的身份又比较特殊,因此这件事也引起了外界的无尽遐想。北大的一位教师子明,言语之中就透露,因为辜鸿铭的一些言行,导致胡适建议蔡元培开除辜鸿铭。

钱玄同在写给周作人的信中也认为,辜鸿铭的离开“倒也是一件快心的事”,并暗指胡适建议革职辜鸿铭。事实上,胡适会这么做,并不是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因为辜鸿铭的言论,已经不是守旧那么简单了。

当时,辜鸿铭用英文撰写了一篇报刊,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希望外国的力量可以帮助中国,从而恢复中国的帝制。后来,文章被人找了出来,在国内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即使爱才如蔡元培,也不可能再对这件事坐视不理。

因此,辜鸿铭也不得不离开北大,而北大对外宣称,他是主动离开的。可以说,胡适和辜鸿铭之间的对立,只是文人之间道统不同的君子争锋,而非两人的私人恩怨。而辜鸿铭的遭遇,更是特定历史下的悲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麦哲伦为什么会被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麦哲伦会被杀死是因为麦哲伦对马克坦岛上的部落实施了强硬的镇压,烧毁了当地居民的房屋。这直接激怒了拉普·拉普,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居民奋起反抗,最终麦哲伦在对抗中被当地人活活打死。麦哲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探险者,但是对于菲律宾人来说则是殖民者。尽管当时菲律宾还没有成立,但拉普

  • 清朝知府和知县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地方机构的设置,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省、府、县。一省或一区的最高长官,就是我们熟知的总督和巡抚。基层的组织机构,则是县,一县之长,就是我们更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儿县令,也就是知县。而在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机构,就是府。因此,府就是省的二级行政机构,一府的最高长官被称之为知府。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京师所在

  • 先有北宋还是先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先有北宋。北宋比南宋早。北宋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至公元1127年被金军打破都城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二帝被俘宣告结束。同年(公元1127年),宋高祖赵构在临安城登基称帝建立南宋,至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陆秀夫背负小皇帝跳海,南宋宣告结束。两宋共计319年。靖康二年,徽钦二帝及在开封的宗

  • 武松在哪里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松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武松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武松是清河县人氏,他有一个哥哥叫武大郎。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这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楼后,为躲

  • 京杭大运河修建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86年),直至1293年全线通行,历时1779年。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春秋时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2014年6月

  • 古代衙门口摆放的石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兽叫狻猊【suān ní】,狻猊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文殊菩萨见它有耐心,便收在门下当了坐骑,因此在供奉文殊菩萨的庙宇,都可以看到狻猊的形象。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相传东汉时期,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

  • 南水北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水北调最早是由自毛泽东主席在1952年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设想就是从中国南方长江流域水资源充沛的地方抽调一部分水到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华北和西北地区。2003年12月28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挂牌。总体规划就是南水北

  • 京杭大运河现在还能通航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因黄河改道,目前只有一部分能通航。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运主要改经海路。解放后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使其重新发挥航运、灌溉、防洪和排涝的多种作用,部分河段已进行拓宽加深,截弯取直,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和

  • 项羽自刎乌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自刎的乌江是在今天安徽和县东部的乌江镇的长江边上,那个地方有一条长江的支流叫乌江,由于那个地方的长江基本呈南北走向,所以才说项羽“不肯过江东”。垓下之战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可是项羽却&ldq

  • 项羽说的江东父老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的江东父老是指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因长江在今安徽芜湖至江苏南京为南北流向,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主要指今安徽铜陵以东、芜湖江面以下地区。即今皖南、今苏南、今浙江、今江西东部这片地区称作江东。在秦末时期,当时的经济中心还没有南移,项羽的老本营江东还属于偏远落后地区,不仅经济不发达,而且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