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安史是哪两个人

安史之乱的安史是哪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16 23:02:39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军事政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主要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系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

1、安禄山(703年-757年1月30日),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父亲是粟特人,母为突厥巫师。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发动安史之乱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2、史思明(703年-761年),为突厥或粟特人,初名窣干。其貌不扬,懂六种蕃语。与安禄山既是同乡,也是同岁,受安禄山提拔担任平卢节度使,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安禄山死后,杀死其子安庆绪,称燕昭武帝。

安史之乱的原因

1、藩镇的设立与势力坐大

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为其部属。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成为唐室隐忧。

2、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

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之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光是账面上的兵力即达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3、玄宗怠政

改元天宝后,承平日久,国家无事,加上唐玄宗年纪渐老,惠妃逝世等原因使玄宗丧失向上求治的精神,生活变得奢侈,醉生梦死,并重用奸佞,排斥良相,换言之使政治越加腐败。又把国政先后交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李林甫为人阴险,有“口蜜腹剑”之称,任内凭着玄宗的信任专权用事达十六年,杜绝言路,排斥忠良,欺上瞒下,玩弄权术,以致言路壅蔽、谄媚当道、忠贞去国、贪饕升天、社鼠残害、民不堪命,而玄宗亦不加阻止,甚至可能不知情。杨国忠因杨贵妃得到宠幸而继李林甫出任右相,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

4、胡将势大

唐太宗至唐高宗、武则天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北部一带,河北北部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于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5、将相不和

安禄山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国忠之名举兵反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当了多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禄山于755年12月16日起兵发动安史之乱,于756年正月建立了大燕,757年正月被自己的儿子唆使严庄挑拨宦官契丹人李猪儿刺杀于床上。只当了1年的皇帝。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大燕,年号叫圣武,达奚珣以下数人暂任丞相各职。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接受臣子们朝拜,

  • 安禄山是什么民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安禄山是粟特人。安禄山公元703年出生,本姓康,名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母亲是突厥女巫师,父亲是昭武九姓的粟特人。粟特是中亚古国和民族名,即索格狄亚那。中国古书中记载的西域古国之一,亦为民族名称,活动范围在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流域,首都“马拉坎达&rdqu

  • 王安石变法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时,宋朝宋神宗赵顼。赵顼是宋英宗赵曙长子,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庙号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指出“治国之道,首先要效法先代,革新现有法度&

  • 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节度使在唐初和中后期权限不同。初设时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到唐朝后期势力大大加强,已经到独揽大权的地步。如果按照现在的官职来说,

  •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皇帝的侍卫机构,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创。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 李道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道宗是在流放途中病逝的。李道宗是李渊堂侄,李世民堂弟。他17岁时,便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还替李世民出谋划策,可以说此后唐军能够顺利夺回河东,李道宗是功不可没。后来李道宗参与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为唐朝的一统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也因此在朝中和李孝恭并称贤王。但李道宗结局并不好。当时房遗爱、薛万彻

  • 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是不一定的,甚至有的皇帝后宫之中也才几十人,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后宫嫔妃也就才有四十多人,据《明会典》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便可知晓,朱元璋的后宫之中也才只有四十多人,所以皇帝的后宫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也是有例外,比如晋朝就有一个人的后宫

  • 太监在腰间围毛巾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晚清宫女在《宫女谈往录》一书中提到,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之故,太监净身手术失败率并不低,即便成功,也会留下尿失禁、漏尿等后遗症,而且会随着年纪增长加剧。因此,不论哪一个季节,特别是袄热的天气,太监都是在腰间围着大毛巾,解决漏尿飘异味的隐疾困扰。而在清朝以前,太监则是会在身上喷大量香料掩饰气味。另外,

  • 古代万人战争是怎么指挥打仗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战场上,军旗也是各种信号的传达者。战场上的环境错综复杂,在古代,通讯不便的环境下,军旗承担着传达信号的责任,士兵通过军旗来保持统一的作战思路,主帅通过旗子和将领交流,将领再通过旗帜传达命令,排兵布阵,不同的旗子,以及旗帜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意思,由此在战场上传达命令,不仅十分有效率,而且准确性也高。

  • 白起是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起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赐死缘由当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