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竹林七贤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历史上竹林七贤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1/24 19:59:07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有名的七位名士,他们经常一起结伴游玩于竹林之下,感情可称为是莫逆之交。可能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当时一众文人所羡慕的,可以放任不羁的游玩饮宴,不受各种束缚。不过对于竹林七贤带起的各种习俗也存在一些贬义的看法,但当时大多数人都是认可这七位名士的,那竹林七贤究竟有何厉害之处,能让他们受各方敬重呢?这次就来讲讲有关竹林七贤的故事,想了解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一、"竹林七贤"的和而不同

"竹林七贤"其实都不是山阳人,根据相关史载,只有谯国铚县人嵇康(224年一263年)多"居山阳"。阮籍(210年一263年)和阮咸(222年一278年)是陈留尉氏人,阮籍是阮咸的叔叔,两人是叔侄关系。刘伶(221年一300年)是沛国人,向秀(227年一272年)、山涛(205年一283年)是河内怀县人,王戎(234年一305年)来自有名的琅玡王氏。

他们七人都有贤名,主张玄学,但又有区别。向秀认为,名教可与自然合一;而山涛和王戎倾向于"杂以儒术";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四人则更多推崇老庄之学。

七人分别在魏晋时期致仕,但情况各异、政治态度上也有所不同。

嵇康、刘怜和阮籍三位仅任职于曹魏时期,对入晋为官则不感兴趣。

嵇康字叔夜,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官拜中散大夫,时称"嵇中散",其妻乃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

刘伶字伯伦,人称"醉侯",只任过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职务,后来再也没有入仕。

阮籍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后任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职。

向秀字子期,原本是"雅好读书、才高八斗"的隐士,因嵇康遇害后,被迫于不惑之年在晋朝入仕,历任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

阮咸字仲容,因晋武帝对他不看好,由散骑侍郎贬为始平太守,后无疾而终。

山涛,字巨源,早年孤贫,四十岁才任职郡主簿,后入晋历任大鸿胪、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司徒等要职,后封新沓伯。

王戎,字濬冲,袭父爵致仕,因军功迁任安丰县侯,后来历任的职务几乎与山涛相似,身居高位。

总体而言,"竹林七贤"均任过职,但都不拘礼法,倡导"清静无为"的玄学理念。

这些"和而不同",使得他们时常在年长的山涛组织之下,多以嵇康所在的山阳寓所为活动范围,聚游于山阳竹林之中,放任不羁地饮宴游乐,结下了令人感慨的"莫逆之交"。

故世谓之"竹林七贤"。

二、"竹林七贤"的同而不合

"竹林七贤"在"清静无为"的玄学理念主导下,其生活方式均以超然物外,追求自由,不趋炎附势著称,显示出不拘一格的同而不合:

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饮酒上,"竹林七贤"都爱酒,但喜好的程度不同。

有"刘伶病酒"、"刘伶醉酒"之称的刘伶在酒上是最知名的,他是七人中最能喝、也是喝得最疯狂的一位,常"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不过,虽说刘伶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但醉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一点也不影响别人,以致留下"刘伶醉"的千古绝唱。

阮籍好酒也很有名。他为了步兵营中的三百斛好酒,竟主动申请去那里当步兵校尉;与人下棋时,听闻母亲过逝,却坚持与对奕者下完棋后,又饮酒饮到吐血,才大声号哭。

阮咸喝酒,则不用酒杯,用大盆,像猪拱食的样子,还一面饮酒、一面鼓琴,弄得不亦乐乎。为此,阮咸就留下"与豕同饮"的笑话。

山涛喝酒则很节制,从不超过八斗。王戎既可以狂饮,又能节制。唯有向秀,不善饮酒,更不滥酒。

他们七人相聚喝酒时,很随意,均是根据各自的酒量,自己愿意怎样喝就怎样喝,大家互不劝酒,也不赌酒,不比谁喝得多、谁喝得少。他们只在意纵情山水,获得快乐。

这样的宴饮方式,很得时人的赞许。

其次,"竹林七贤"还留下了一些有别于常人的惊世之举:如阮籍"醉酒避亲"和"青白眼"待人的轶闻,就甚为流传。

司马昭意欲与阮籍结为亲家,令人上门提亲,总是见到阮籍在喝酒,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一连60天都是如此,让提亲的人无法开口,只好回秉。为此,司马昭只好作罢,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阮籍的母亲过逝后,他对前来吊唁的人,若待以青眼,说明此人是知己;若待以白眼,则说明此人是礼俗之士,以致后来就有了阮籍"青白眼待人"的恶名。

阮咸则在别人炫华丽衣裳时,常晒自己的破旧衣裳为乐。

刘伶时常坐着鹿车,带着一壶酒,使人扛着锨跟着:说,"死了就把我埋了"。

嵇康与山涛关系很好,然,居高位的山涛给嵇康举荐入晋致仕职务时,嵇康便大骂山涛,还写下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在母亲过逝时,居丧期间,亦不拘礼制,照样观棋弈棋,饮酒吃肉。

这就是"竹林七贤"的同而不合,多体现他们率性而为的坦荡之处。

三、"竹林七贤"的才华与贤名

"竹林七贤"除了和而不同、同而不合外,还有着过人的才华,给后世留下不少贤名:

最突出的是嵇康,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不仅工诗善文,注重养生,有《幽愤诗》、《赠秀才入军》、《养生论》等名作,还通晓音律,尤爱弹琴,是有名的音乐家,所著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并称"嵇氏四弄",与蔡邕的"五弄"合为"九弄","九弄"是否能弹奏一度成为隋炀帝的取仕条件。此外,嵇康主张"恬静无欲"的玄学思想,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善丹青,著有《狮子击象图》、《巢由洗耳图》等名画。

只可惜的是,这样一位集思想、文学艺术及音乐于大成的名士,因得罪权倾一时的司隶校尉钟会,在他的谗言之下,被司马昭杀害,时年四十岁,是"竹林七贤"生命最短暂的一位。

嵇康临终前,抚琴弹奏《广陵散》,此曲后来成为名曲。金庸就在名著《笑傲江湖》中引用过此曲,由此家喻户晓,流传甚广。

其次是音乐家阮咸,我们今天用的弹拨乐器"大阮",即源于他。这个狂浪不羁的阮咸,其实是当时的一个著名音乐家,懂得妙解音律,弹得一首好琵琶,还有《律议》传世。后世为表彰阮咸杰出的音乐才华,就将他弹的古琵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大阮"的由来。

再次是刘伶、王戎、阮籍、向秀和山涛。

刘伶有诗歌《北芒客舍》和骈文《酒德颂》等名篇传世,还留下了"曝裈当屋"、"鸡肋尊拳"、"枕曲藉糟"、"五斗解酲"、"陶陶兀兀"、"以酒解酲"等成语,亦成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王戎则留下"不摘道旁李"和"见识过人"的千古佳话。

王戎七岁时与小伙伴们在路边玩耍,去路旁李树上结满了李子,小伙伴们忙着去摘李,唯有王戎没去,邻居很好奇,便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王戎回答说,那李子是苦的,若清脆可口,必定被摘完了。果然,事实证明了王戎所言。

王戎对族人很有先见之明,他见族兄王衍不待见琅玡郡使孙秀,便劝王衍多给予孙秀好的点评,孙秀后来掌权后杀朝官,对王衍、王戎两兄弟却给予了善待;王戎知悉族弟王敦"不仁",常称病不已他交好,二人也就渐渐疏远,后来王敦起兵造反,王戎就没有受牵连。

阮籍以创作五言诗著称,咏怀诗写得极好,有八二十首传世(即《咏怀八十二首》),还有散文9篇、赋6篇,代表作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清思赋》等,均收录在《阮籍集》里。

文学家向秀有《思旧赋》、《庄子隐解》、《庄子注》、《难嵇叔夜养生论》等名作传世。

山涛的主要成就在仕途上,留有推贤荐才和"治理有方"之名;还善书法,有《淳化阁帖》等;文学作品多已失佚,现有五卷辑本收录于《全晋文》。

四、集才华与怪异于一身的"竹林七贤",何以得到世人认可?

出生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一边"腹有诗书气自华",一边古怪脱俗、率性而为,真正集才华与怪异于一身。那,"竹林七贤"何以得到世人认可呢?

究其原因,除了他们的真性情展示外,更主要是他们有了不起的文学艺术成就,能审时度势,以怪异行为为护身符,以此立足实际谋求顺应环境所需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于是,他们绽放才华之际,着力于古怪脱俗,借以躲避魏晋时期为政者疯狂血腥的杀戮。

那时,魏晋两朝对名士的滥杀源远流长,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自曹魏以来,首先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大肆酷杀士人,如孙融、荀彧杨修等人的死,让当时的名士感觉性命危如累卵;后来曹丕即位后,又击杀丁仪、丁廙等,到司马氏建立西晋后,对士人的杀戮仍一以贯之,如桓范、王凌、夏侯玄、诸葛诞等被杀,尤其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稽康因耿直的言行得罪钟会,又不肯依附西晋,被司马昭错害后,一时掀起残酷的腥风血雨。

在这样阴风惨惨的环境下,后来的魏晋名士,只好委屈求全。

向秀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说明,原本是高人隐士的向秀,在40岁时,遇见司马昭杀了嵇康又威逼他出山。无奈之下,向秀只好答应入仕,先后任过散骑侍郎、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务。

这在《晋书》中有专门的记述,书中写道,向秀在迫不得已之下,只好顺其意违心回复:像巢父和许由这样的人,并不了解帝求贤若渴的用心,所以隐居的生活并不值得羡慕。

由此可见,"竹林七贤"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彰显狂放不羁的怪异行为,盖因他们无法直抒胸臆,只好采取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高洁的情怀。

换句话说,"竹林七贤"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恣意妄为掩饰自己。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像嵇康那样落得惨死的下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何熬死三代人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懿老谋深算,心机深不可测,他推翻了曹魏的统治,自从他之后,曹魏名义上还是姓曹,但是实际上已经完全由司马家掌控了。不过,司马懿这一隐忍,真的可以说是极其能忍的了,他熬死了三代人,曹操、曹丕和曹叡,最终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一举毁掉了曹魏江山。不过,为什么司马懿之前一直都没有动手,直到

  • 陈圆圆的真实历史 揭秘陈圆圆感情秘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鹿鼎记》中,陈圆圆是吴三桂的小妾,但和李自成生下阿珂。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过陈圆圆这个角色,她的经历也各自不同,那历史上真正的陈圆圆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陈圆圆是“秦淮八艳”之一,她的确当过吴三桂的妾,后来李自成攻入京城,陈圆圆被刘宗敏看上,导致吴三桂大怒,将清军带入关内,可以说陈圆圆间接改变

  • 大川周明为何被称之为日本法西斯之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随着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工作也随之提上了日程。在东京审判期间,总共拟定了28名甲级战犯,这里面几乎个个都是臭名昭著的刽子手。就比如说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等。不过在这28名甲级战犯当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因为他一人没杀,却罪

  • 武则天建造了一个密室,为什么每晚都要进去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密室这种建筑,在很多影视剧中可能很多人已经见过很多了,也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更吸引人的是,究竟是谁建造了自己的密室,里面又是些什么东西呢?据说,武则天曾经就为自己建造过一间密室,而且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要进去一趟,没有人知道她会在里面做什么。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想入非非,或许是去找男宠吗?但是,武则天

  •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贬低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很多人都知道,易中天也有很多人都比较了解,或许也有很多人听过易中天讲解三国故事吧。不过,易中天的很多观点其实让很多人还是并不太能赞同的。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贬低诸葛亮,与之前将诸葛亮视为神明的态度是大大不同的,而现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诸葛亮的态度会变成这样呢

  • 炸死张作霖的日本兵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宫铁男,说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觉着非常的陌生,但是只要说起这个日本兵所做的事情,那是肯定是无人不知的。当年炸死东北王张作霖的日本兵就正式东宫铁男。那么东宫铁男的一生是怎样的呢?东宫铁男的结局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军国主义思想中成长1892年8月27日,东宫铁男生于日本群马县,父亲

  •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的“汉寿亭侯”,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吧,不过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是曹操给关羽封的,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曹操给关羽举荐的,毕竟当时汉献帝还是皇帝,曹操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越过皇帝去给别人封侯,因此最终将关羽封为汉寿亭侯的其实是汉献帝,虽然那时候的汉献帝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了。不过,这个汉寿亭侯在当时是多大的爵

  • 南宋词人张孝祥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朝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年少成名,23岁参加廷试高中状元。步入仕途的张孝祥立场坚定,站在了主战派一方,并且上书为岳飞鸣冤,因此得罪秦桧。初出茅庐的张孝祥并没有被权势压倒,哪怕后来遭受诬告,含冤入狱,也没有一丝悔意。后人对于张孝祥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着很高的评价,其实官场

  • 刘焉的皇帝梦是如何破碎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焉是汉朝皇室宗亲,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焉割据一方,主动向朝廷申请为益州牧。后来刘焉成功入驻益州,并且设计打击当地豪强,稳固自身实力,刘焉手上的益州也不是朝廷能随便左右的地方了。其实刘焉也有一个皇帝梦,从他当时出行的规格就能看出。不过乱世多数人只能当炮灰,刘焉虽然野心不小,但最终并没能实现称帝的梦想

  • 溥任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和王爷是人之所向的权利制高点。虽然说当年很多平民老百姓都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也有不少皇帝以及皇亲贵族们总是会说自己“不幸出生在了帝王之家”。就比如说顺治皇帝就曾经说过:“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再如宋顺帝刘准则是说自己“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有这样一个皇族,他也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