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理宗头骨酒杯现在在哪

宋理宗头骨酒杯现在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83 更新时间:2024/3/13 7:31:18

宋理宗赵昀,作为南宋时期的第五位皇帝,据说他死后,头盖骨被别人做成了酒杯,这听起来实在是匪夷所思,毕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会是这样的下场呢?宋理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何会是这种结局?相传后来朱元璋将他的尸骨寻找回来安葬了,这是真的吗?宋理宗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呢?

1.宋理宗简介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即宋理宗,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

赵昀原名赵与莒,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

赵昀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自己则尊崇理学,纵情声色,直到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他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端平元年(1234年),派兵联蒙灭金。同年出兵收复三京,但以失败告终,次年(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以宋朝背约为由,全面侵宋,持续四十多年的宋蒙战争爆发。晚年赵昀又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鄂州之战,宰相贾似道以赵昀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

景定五年(1264年),赵昀在临安去世,在位四十一年,仅次于仁宗,享年六十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葬于永穆陵。

2.宋理宗怎么死的

赵昀病重时,曾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无人应征。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赵昀病逝,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岁。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

咸淳二年(1266年),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

根据周密《齐东野语》的记载,朝臣最初曾拟定“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最后定位“礼宗”,但有人说“礼宗”与金哀宗拟的谥号相同,便更名为“理宗”。后世认为根据理宗崇尚理学的实际出发,如此谐音也是名实相符。

赵昀只有一个儿子赵维,但其在出生数月后就去世了,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下儿子,只得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3.宋理宗头骨酒杯怎么回事

宋理宗可以说是南宋重要的皇帝,其在位40年,本来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是其在位期间,沉溺酒色,长期不理政事,奸臣贾似道等弄权,搞得民不聊生,国势日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昏君,其死后葬在当时的绍兴宋代陵墓群。

到元朝灭亡大宋后,当时的忽必烈派了一名叫做杨琏真迦的西域僧人来到当时的南宋旧地,被封为江南浮屠总摄,也就是总管南方的佛教寺庙。这位杨琏真迦来到江南就跟当时元朝宰相桑哥勾结,打起了当时南宋陵墓的主意。

在其直接参与下,公然的挖掘在绍兴的南宋六位皇帝陵墓,主要是为了里面的陪葬宝贝。每挖掘一个陵墓,都将皇帝的尸骨挖出来,将其财务全部据为己有,如当时宋高宗的真珠戏马鞍、宋光宗陵的交加百齿梳、宋理宗陵的穿云琴、绿玉磬等等。

不仅如此,这位杨琏真迦还打起了六位南宋皇帝尸骨的主意,他叫人将6为皇帝尸骨集合起来,说是要镇压住南方的天子之气,因此,在原来南宋皇宫的上面建了一个塔,叫做镇南塔,意思是镇压住南宋的天子之气。为了进一步羞辱南宋皇帝,将当时唯一保存完好的宋理宗的尸骨单独拿出来来,放在城门之下,暴晒了3天3夜,然后砍下其头颅骨,让工匠将宋理宗的头骨直接做成了酒杯。

为了显示出羞辱,特意在各种集会上面使用这个酒杯来饮酒作乐。这被当时备受压迫的汉人视为奇耻大辱,尤其是江南的百姓更是悲痛不已。看着自己的君父受到如此羞辱,群情激奋。当时有两个侠士实在看不下去,偷偷将宋理宗的剩下的尸骨从城门偷了下来,埋葬在一座大山之中,以告慰君父在天之灵。

这位丧心病狂的杨琏真迦没有高兴几天,其被忽必烈抄家问斩,在其家里,当年挖掘宋朝皇帝陵墓的宝贝,包括这个宋理宗头骨的酒杯,全部被冲入国库。这个酒杯忽必烈视为珍宝,也有羞辱汉人之意,因此,将其赐给蒙古大国师,并且在国师之间历代相传。

直到100年后,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剿灭张士诚后,派徐达、常遇春等北伐,直接打到蒙古当时的首都北京,元顺帝带着后宫,王公贵族,还有无数的珍宝逃回了蒙古草原,继续做草原的皇帝。而这个宋理宗头骨的酒杯却没有找到。朱元璋感到这是汉人的耻辱,而且宋理宗的悲惨遭遇,让其锥心之痛,其立刻下令让李善长等到北京去寻找,经过不懈努力,这个酒杯在当时残元的番僧没纳和监藏深惠二人的手上。

寻回酒杯后,朱元璋举行丧葬仪式,将头骨暂时安葬在南京南门的西北方向,并祭祀。等待被元朝挖掘毁掉的宋代皇陵修复后,再归葬。到明洪武2年,绍兴的宋代6陵墓修复完成,朱元璋下旨将宋理宗头骨归葬,并给他修了新的享殿、碑亭和围墙,以慰宋理宗的在天之灵。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的心腹为何装哑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能够被称为心腹的,都是当时非常能够审时度势,而且能够为主人办很多事情的人,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有心腹,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就是一个叫做杨信的人。不过,杨信在当心腹的时候却一直都是个哑巴,可是直到他最后临死之前才终于开口说话,原来他这些年一直都是一个假的哑巴,都是装出来的,这是为什么?杨信为什么要装哑巴,

  • 拿破仑与希特勒都想统治欧洲,为何拿破仑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起初小编很单纯的认为拿破仑其实与希特勒是一类人,都想统治欧洲,只不过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仇恨罢了,再加上拿破仑确实是有一些过人之处和才华,所以很多人才会认为拿破仑是英雄。然而希特勒距离时间太接近了,时间还没有冲淡他的负面影响。直到后来小编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两人都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区别就在于两人的思想是

  • 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杨再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话说他是杨铁心的父亲,那么有的人问了,那这个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呢?如果是的又是那位杨家将的后代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杨再兴不是杨铁心的父亲,而是杨铁心的曾祖。但是在正史中杨再兴是存在的,而杨铁心不一定存在,因为

  • 高仙芝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高仙芝是唐朝名将,他曾击败吐蕃、攻灭石国,一生战功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高仙芝是高句丽人,从小跟随父亲入唐,20岁便被封将军。不过高仙芝最后是被诬陷导致被杀,下场令人唏嘘。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予以副统帅之职,率军讨伐安禄山,但前线战事受阻,只能退守潼关,期间不幸遭到小人陷害。高仙芝的结局令人遗憾,

  • 历史上高力士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十二时辰》中,骠骑大将军郭利仕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宦官高力士。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一生对李隆基十分忠心,很多人好奇宦官为什么能被封将军,这就跟唐朝官制有关了。高力士一生也非常不容易,他曾被武则天赏识,后来帮助李隆基平定韦后还有太平公主,从此得到重用。据说高力士和诗人李白还有一些过节

  • 溥仪去看老太监结果被喊万岁爷,他是怎么回应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灭亡之后,都会有很多仍旧怀念那个时代的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保留着过去的影子。比如清朝灭亡之后,其实还是有很多曾经在皇宫里,或者在王府里工作过的人们,还是很怀念自己的过去的。溥仪在退位之后,曾经去看望过一个老太监,而这个老太监见到溥仪之后直接叫他万岁爷,这时候的溥仪是如何回应的呢?1

  • 瓜尔佳·荣禄能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看到一个人他是溥仪的外公,叫做“瓜尔佳·荣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人没怎么听说过啊?厉害不厉害呢?其实当然是厉害的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瓜尔佳·荣禄能力怎么样吧,我们要怎么评价瓜尔佳·荣禄这个人呢?下面一起看看!荣禄和慈禧太后那些花边新闻就不说了,谈谈我对荣禄这个人能力的看法吧。1、荣

  • 前蜀皇帝王衍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衍19岁即位称帝,但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荒淫无道”四个大字。其实王衍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只不过他没把这些用在对的地方,使得前蜀走向灭亡。可能很多朋友并不了解王衍是个怎样的皇帝,前蜀为何会毁在他的手上,那这次就准备给大家介绍下王衍,看看他的为人以及生平到底是怎样的。历史上的亡国皇帝有很多,不过后

  • 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直流传有很多说明杨修很聪明的故事,比如把曹操写的一合酥,拆分成一人一口酥,让所有人都把酥给分着吃了。这件事情虽然是杨修的聪明,但是曹操的脸上却未必挂得住,杨修此举看起来是显示了自己的聪明,但是他的这种聪明真的是正确的吗?曹操的本意究竟是什么,他真的是想要让一人一口吗?杨修猜的到底对不对呢?1.一合

  • 方腊是明教的第几代教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教出现最多的地方,恐怕还是《倚天屠龙记》了,张无忌在书中是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但其实历史上也是真的有一个明教的。历史上的明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还是比较久远的,但是任何一个宗教传入中国,其实都是会进行一些本土化的变化的。据说,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中,方腊其实就是明教的一任教主,那么方腊是第几任教主,他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