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55 更新时间:2024/1/16 13:14:36

说起古代著名女将,或许多数人会想到花木兰。不过花木兰可能都不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要说历史上真正厉害的女将,明朝末年的秦良玉绝对首当其冲。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单独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也是唯一一位被皇帝册封的女将军。她和她的白杆兵曾在明朝末年立下无数奇功,崇祯皇帝曾写下四首诗来赞颂秦良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秦良玉,还有她的白杆兵,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土家族人成军

袁崇焕麾下的关宁铁骑一样,白杆兵不是由汉人组成,而是由居于四川西南地区的毕基卡人,也就是土家人组成,而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变成军队的乃是明朝末年的著名女将——秦良玉。

最初,秦良玉组建白杆兵是为了让自己的丈夫马千乘有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军队。

和身处中原大地的其他民族不同,毕基卡人世居于川渝交界的大山深处,在长期与山野猛兽、来自中原的大一统王朝,以及族群内部因为土地和资源所产生的争斗中变得骁勇善战,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有一定的军事经验和对武器的使用知识。

对于这支军队,秦良玉和马千乘都将其视为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即便知道毕基卡人各个骁勇善战,也还是在征召结束之后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首先要学会使用的就是秦良玉根据实际情况为这支军队打造的特制武器——白杆枪。

白杆枪以当地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士兵可手持白杆枪远距离砍杀,又可在近距离时使用铁环作为锤击武器,而在必要时,白杆枪亦可钩环相连,组成翻山越岭的工具,非常适用于山地作战。

除此之外,士兵还必须学会使用刀剑斧棍等各种副武器,来应对不同的敌人。

严格的军事训练带来的另一个结果,便是白杆兵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严格的战场纪律。

按照秦良玉定下的军规,在战场上勇敢前进的士兵将得到重赏,怕死退缩以及贪功不进的人都会受到严惩。士兵在战斗结束之前只能向前刺击,不许停下来割取敌人首级。

为了让士兵之间互相监督,秦良玉在军中实行连坐法,故白杆兵每次出战都势如猛虎般锐不可当。

与强大的战斗力所匹配的,则是白杆兵所使用的战阵。和我们想象中各种高深莫测的阵法不同,白杆兵的战阵简单又高效,一般以24旗人马为一阵,每旗以25人为一队,组成尖锥形的队伍阵型。其余士兵列于阵后,战斗中,如果前排士兵倒下,后排的士兵立刻上前补位,以保证前线战斗的士兵数量。

依靠这种塔尖式的战斗队形,白杆兵可以在战斗顺利时,像长枪一样贯穿敌军战阵。战斗不利时,亦可从容不迫有秩序的撤退,让敌军不敢轻易追杀。

这样的阵法和严明的军纪,在后来被戚继光借鉴模仿,造就了战力不亚于白杆兵的戚家军。

二、平叛驱虏

公元1598年,即万历二十六年,播州宣府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叛军围困成都,并到处烧杀劫掠,残暴至极。朝廷派遣李化龙总督四川、贵州和湖广等地的守军来平定叛乱,马千乘和秦良玉也率领三千白杆兵参与其中。

播州位于现在的贵州省遵义一带,地势险峻,山高水险,叛军原本以为只要坚守各种天然屏障就高枕无忧,却一次次的遭到白杆兵的突然袭击。神出鬼没的白杆兵令叛军闻风丧胆。

公元1619年,后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周边地区,集中六万后金军迎战明朝的四路大军,五天内连破三路明军,斩杀明军及附属军队五万余人,只有行动迟缓的李如柏一路败退幸存,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被后金掌握。

萨尔浒惨败之后,驻防辽东的明军几乎是闻警即逃,无奈之下,明朝廷只好在全国范围内征调精兵援助辽东守军。秦良玉知道后,立刻派遣其兄秦邦屏与其弟秦民屏,率数千白杆兵先行开拔,她则在后方筹集马匹钱粮,以保障白杆兵的后勤补给。明朝廷听闻此事后,特授予秦良玉三品官服。

公元1621年3月12日,努尔哈赤趁明朝负责驻防经略辽东的熊延弼被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之时发兵直扑沈阳,并于13日对沈阳城发起猛烈进攻,守将何世贤与尤世忠不顾劝阻出城与敌接战,中伏后双双战死,号称固若金汤的沈阳城,在城内数万蒙古饥民与后金军的里应外合下陷落,七万多军民被杀。

就在沈阳刚刚被后金军攻陷之时,一支由四千白杆兵加三千戚家军组成的援辽军团,在总兵童仲揆和陈策的带领下推进到了浑河南岸,童仲揆原本的计划是要与沈阳城内守军一起夹击后金军。听闻城池以破,陈策下令撤退,但被游击周敦吉等一众将领劝住请战,并言“吾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何为!”

面对诸将的群情激奋,童仲揆和陈策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决定了以攻代守,血战待援的战略,将军队一分为二,三千戚家军在戚继光侄子戚金的指挥下在浑河南岸摆开车阵,四千白杆兵在周敦吉和秦民屏的统率下度过浑河,展开军阵后立刻向北岸强大的八旗兵冲去。

很快,白杆兵就被八旗兵发现并包围,但令八旗兵没想到的是,这支人数不多的军队却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八旗兵的连番攻击都被打退,甚至连曾令明军闻风丧胆的正白和正黄两旗的八旗兵,都在白杆兵手中的长枪下崩溃,死伤数千人。

为了尽快将白杆兵击溃,同时减少伤亡,抚顺降将李永芳登上城楼找到被俘的明军炮手,亲自解开捆绑,并许以千金之赏,来让这些士兵炮轰白杆兵。

猛烈地炮火几乎覆盖了白杆兵的整个阵地,八旗兵看准时机一拥而上,周敦吉和秦民屏力战而死,邓起龙与袁见龙夺桥西奔,率白杆兵残部回到南岸军营。

紧接着,白杆兵就和戚家军一起抵御过河的八旗兵,总兵童仲揆和陈策再派使者向巡抚袁应泰叩首求援。但已被八旗兵的骁勇吓破胆的袁应泰,居然以后金兵太强,派兵援助也无法改变局势为由,拒不发兵。

随着后金增援部队的不断加入,明军的南岸防线崩溃,陈策与童仲揆先后战死,白杆兵残部和戚家军伤亡殆尽。

三、全军覆没

浑河血战,白杆兵两千多人战死沙场,虽没有挡住努尔哈赤,却让八旗兵很长时间为之胆寒。也就是从这时起,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闻名于天下。

公元1630年,即崇祯三年,皇太极率十万八旗兵绕到长城喜峰口突入关内,接连击败沿途明军威胁京师。

崇祯再次诏令各地率军勤王,秦良玉接到圣旨后立刻出发,星夜兼程赶往京师。在京师外围与一部分八旗兵遭遇,秦良玉立刻下令进攻,并手持白杆枪冲锋在前。身后的白杆兵更是勇猛如虎,八旗兵落荒而逃,秦良玉趁机收复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配合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解除了京师的危局。

崇祯十七年,一心为国的秦良玉率三万白杆兵抵达夔州,协助邵捷春共同抵御张献忠的起义军,邵捷春令她将一部分士兵移到重庆边缘,与附近守将张令互为掎角之势,不久,又将秦良玉的白杆兵调出一万五千进入重庆与官军一起把守。

深谙兵法的秦良玉知道,邵捷春这种布防根本无法抵御占据高地优势的起义军,但她不敢违抗军令,只好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路过自己军营的绵州知府陆逊之,请他代为转达,让邵捷春尽快调整布防。

知道此事万分紧急的陆逊之,立刻找到邵捷春禀报。邵捷春并不是一个听不进去话的人,当即决定调整布防。但为时已晚,十月五日,张献忠的起义军在土地岭率先向还在窝里斗的明军发起进攻,在李定国的带领下,起义军当阵射杀明军老将张令,明军随即溃败,三万白杆兵全军覆没,秦良玉单骑逃回重庆,白杆兵从此不复存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溥仪的英文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古代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或者说学的方面没有现代人多,从而产生一种优越感,但其实,古人的水平真的比现代人更差吗?末代皇帝溥仪,他在办户口的时候,文化水平给他填的是初中水平,然而真要和初中生相比,溥仪却远远甩他们好几条街了,溥仪的英文水平,即便是放到现代,那也是很高的。在大清国200多年

  • 鲁迅身边的藤野先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鲁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且大家都会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了拯救中国,弃医从文,后来也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唤醒了国人不灭的种子,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不是鲁迅先生,二世他亲笔写下的藤野先生。那么这个藤野先生是谁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鲁迅一生各种“

  • 三国将领郝普背叛蜀汉两次,为何东吴还敢收留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郝普是三国时期将领,他本是刘备手下,刘备入川后郝普担任零陵太守。后来吕蒙用计,迫使郝普投降东吴,此后孙权把郝普还给了刘备。关羽兵败麦城,郝普再次归降东吴,而且还官至廷尉。郝普三番两次背叛蜀国,为什么东吴依然敢收留郝普呢?反复无常之人想必谁都不敢重用,除非实在能力出众,但郝普好像并不是一位大才之人。这

  • 卫青立下过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是西汉著名军事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过关于卫青的故事。卫青在汉匈战争中曾多次立下重要战功,奇袭龙城,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击败单于等,这些都是卫青一生中最主要的几个成就。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官至大司马,也说明了汉武帝对卫青的器重。很多人都对卫青的一生感到好奇,想要了解卫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 吕布一生做过哪些错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作为东汉末年一代名将,一生却难成大器。吕布的立场总摇摆不定,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自保,但还是被扣上了“三姓家奴”的标签,从风评来看他根本就不能和关羽这样的将领相比。吕布也有能力和才华,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却令人感到失望呢?实际上吕布在乱世中也犯了不少错误,主要还是战略眼光的缺失,导致他没办法完成自

  • 薛万彻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世民手下有很多勇猛武将,感觉李建成和李世民对抗几乎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其实李建成身边也不缺能人,他手下也有很厉害的将领,薛万彻便是其中一位。薛万彻是隋朝大将军薛世雄的第四子,后来降唐投入李建成麾下,并且深受李建成的赏识。玄武门之变爆发后,薛万彻率兵差点攻入秦王府,后来得知李建成已死才作罢。其实李世民

  • 汉宣帝刘询,为什么要给自己的祖父刘据起一个恶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第十位皇帝,他是刘彻曾孙,刘进之子。刘询继位后,他为自己的祖父刘据追加谥号为“戾”,并且重修陵寝。不过“戾”这个字的意思是罪过,刘据的谥号也被认为是一个恶谥,也就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谥号,为什么刘询要给自己的祖父起一个恶谥呢?实际上很多人把这件事想简单了,刘询此番作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 武则天被迫禅位后,为何只敢将她软禁在上阳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即位时已经67岁,在位一共15年时间,活到82岁的武则天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其实武则天能够当上皇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几乎是个奇迹,她必须占尽所有天时地利人和,还有运气才能登基称帝,而武则天正好在对的时间成为了那个创造历史的人。武则天14岁入宫,

  • 刘秀为什么是最善良的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刘秀被很多人称为是最善良的皇帝,他和刘邦相比的确算得上善良,因为他没有选择拿开国功臣开刀。刘邦晚年对谁似乎都有猜忌之心,哪怕是最早跟随自己的樊哙,也差点就掉性命。刘秀开国并没有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大肆铲除功臣,这点还是要佩服刘秀的魄力的。不过要是比较两人的存在感,刘邦肯定是在刘秀之上,下面

  • 王莽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王莽身上总能挖掘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王莽篡汉建新,虽然只当了14年的皇帝,但他却在历史上狠狠的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王莽被有些人称为是从未来穿越的皇帝,因为他制定的一些政策非常具有前瞻性,并且影响了后世千年。不过王莽却没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最后是被刘秀推翻,新朝成了昙花一现。那王莽为什么会失败呢?他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