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得意门生子路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得意门生子路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15 更新时间:2024/2/14 12:31:16

子路是侍奉孔子时间最长的徒弟,他的一生可以用悲壮一词来形容,他想退出朝内纷争,却又不愿丢掉忠心之名,最后只能以死换取自由,实属无奈。子路性格刚直,早年好勇尚武,据说还陵暴过孔子,后来孔子对他设礼以教,这才有了这位徒弟。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还负责当孔子的侍卫,一路上帮了孔子很多。子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可能后人对他多多少少也有些误解。

子路死前向对手提一奇怪要求,被耻笑上千年,其实是我们错怪他了。子路战死后,孔子为何不再吃肉酱了?

在距今2500年前的一天,卫国都城朝歌,发生了一场流血的政变:卫国大夫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合谋,拥立其弟蒯聩为君,并胁迫孔悝去弑杀卫出公姬辄。其实,蒯聩与姬辄是父子关系,卫国国君之位本来应该是蒯聩的,但是,一件事却改变了一切。

蒯聩为太子时,与其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交恶,蒯聩就联合密友戏阳谋刺南子。结果,戏阳却临阵反悔,蒯聩屡次向戏阳示意,南子发现了蒯聩的阴谋,告知灵公。灵公大怒,蒯聩被迫逃往宋国,后又投奔晋国赵氏

蒯聩逃走后,卫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坚辞不受。卫灵公死后,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前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卫出公即位后,晋国的赵简子派人送蒯聩回卫国,想让蒯聩即位。卫国人听说后,发兵阻击蒯聩。蒯聩不得入,入宿而保,卫人亦罢兵。此后,卫出公连续在位十二年。

直到卫庄公元年(公元前480年),蒯聩在姐姐伯姬的帮助下潜回朝歌,谋刺卫出公。卫出公闻讯后,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到齐国避难。

当时,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子路,就是事件当事人孔悝的邑宰,听说孔悝被人胁迫,就冲进朝歌救主,结果,遭到蒯聩的手下石乞等人的截杀。混战中,子路的冠缨(就是帽带子)被石乞的大戈砍断了,头上的帽子一下子就歪了下来。子路这才停下手来,将帽带子重新接好,将帽子扶正。

而石乞等人却不是温雅君子,趁机向子路发动攻击。子路临死前说:“君子死,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即使临死,也要衣冠整齐。在系好帽缨的过程中,子路被人砍成肉酱。

大子(蒯聩)指闻之,惧,下石乞、盂□敌子路。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左传·哀公十五年》)

孔子听说子路惨死卫国后,伤心欲绝,从此再不吃肉酱。据《论语·乡党篇第十》所载,孔子对饮食非常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有“八不食”,其中由最著名的一句就是“不得其酱,不食”。但是,为了自己的学生子路,他从此戒了这口福。

关于子路的“结缨而死”,常常遭到后世人的耻笑,说他为人太过迂腐,为了形象,连生死都不顾。其实,这是我们错怪子路了。

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宏杰先生对于“子路正冠”就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考。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还不忘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重视仪表、重视细节,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子路在敌人的刀锋下系好帽缨,体现了贵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从容不迫。

为此,他还选取了一个西方贵族社会的例子来类比。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留下了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优雅的一个道歉:“对不起,先生。”

正如这位皇后的下意识反应一样,“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就是优雅。子路的最后一个动作,不叫迂腐,叫教养,叫贵族风度。

中国贵族阶层的形成,要远远超前于西方世界,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公旦时代。周公旦,姓姬,名旦,系周文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又被称为周公。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过了三年就病死了,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当国。社会安定后,周公对王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为封建贵族精神养成之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贵族精神,却被利欲熏心者给破坏掉了,孔子为此痛心疾首,痛陈春秋战国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为了恢复礼乐,孔子这才开门办学,要培养具有贵族精神的新一代人才。但是,孔子的这种努力,是堂吉可德式的自不量力,他的学生们虽然可以具有贵族气质,但是,别人却不给展示的机会,比如子路,当一个君子(君子就是孔子心目中的贵族)遇到一群小人,结果就是惨遭毒手。

贵族精神的养成需要很长时间,贵族精神的消亡,仅仅需要一代人就足够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罗马尼亚人的先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罗马尼亚的山区是一个神秘且又文明的地方。在欧洲很多艺术作品中,如雷贯耳的吸血鬼公爵德古拉就是从这一片山区传遍整个世界的。当年这位传说中的嗜血贵族让强大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人也是十分忌惮。不过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要比德古拉更加久远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若是想要了解他们的事迹的话,那就必须要追溯到

  • 曹无伤身为刘邦大将为何向项羽告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鸿门宴之前,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曹无伤跑到项羽那里,去“告密”说刘邦图谋不轨,不利于你们的合作,才导致了鸿门宴的发生。可曹无伤本来就是刘邦的部将,为什么要给项羽告密出卖刘邦呢?后来项羽没有杀刘邦,还告诉他,都是你的部下曹无伤来跟我说的这些事情的,等于是把曹无伤出卖了,他又为何要出卖曹无伤以至于刘邦回去以

  • 郭松龄与张作霖的关系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事实上郭松龄与张作霖的关系非常不错,郭松龄之所以反奉是因为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系军阀的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根据何柱国的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取接任江苏,郭松龄接任安徽。但是不料的是杨宇霆也想要这个地盘,结果杨宇霆去了江苏,把姜登挤到了安徽,而郭松龄则是落了空。郭松龄在此次直奉战争中功高

  • 埃哈德·米尔希有二分之一血统是犹太人,为何他能当上纳粹德国的元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二战时期德国空军赫赫有名的人物,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到赫尔曼戈林了。不过除了戈林意外,还有另外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便是艾哈德·米尔希。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货是造飞机的。在1933年纳粹掌权之后,德国的空军生产体系几乎是米尔希一手打造出来的,差点就成为了帝国航空部的副司令。可是1935年的米尔

  • 李白的功夫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762年,一代诗仙李白羽鹤西去,他的浪漫主义诗歌成为了后世的绝响。李白是一位经理了大唐由盛至衰的伟大诗人,用了他一生的时光见证了大唐的繁荣与没落。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最终李白死在了宣城往返金陵的路上。这位出生于西北异国的诗仙,最终倒在了江南温柔乡。对着有谪仙称号的诗人来说,浪漫极致的温柔,才是

  • 吕端大事不糊涂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清楚吕端这个人是谁,吕端是北宋官员,出生于宦官之家,但从小勤奋好学,入仕后一步步从著作佐郎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十分励志了。宋太宗称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此后还有了“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样一个典故。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吕端这个人物,讲讲他一生有哪些功绩,还有他为人处世的方法,看

  • 大汉奸黄标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当中,认为自己亲眼看到的就是事实,也就是所谓的眼见为实。在20世纪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人为了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是献出了生命。不过也有那么一些人,不仅不为保护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反而还帮着日本人来侵略中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人们看到这些汉奸,卖国

  • 孟尝君食客冯驩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驩是齐国孟尝君门下食客,据说孟尝君当时有三千食客,但冯驩却能从这千人中脱颖而出,并且青史留名。冯驩曾替孟尝君到封邑收取债息,此举帮助孟尝君收获了民心。当孟尝君遭到齐王猜忌后,冯驩又多次游说齐王,使得孟尝君在齐王心中重新恢复以往的地位。可以说冯驩是一位相当厉害的战略家,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冯驩和孟尝君之

  • 麦克阿瑟离开日本时为何日本民众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的总司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麦克阿瑟被美国杜鲁门总统派往了日本东京坐阵,负责日本的战后事宜。从这个时候开始,麦克阿瑟就开始了自己在日本为期六年的统治生涯,在日本当了六年的太上皇。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太平洋战场

  • 陆秀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秀夫是南宋名臣,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陆秀夫从小才思敏捷,文人中很少有人能超越陆秀夫,就连他的老师都称他不一般。陆秀夫的仕途之路还算顺利,但当时宋朝却处于危难之间。崖山海战宋军大败,导致南宋灭亡,陆秀夫最后背着赵昺投海自尽,年仅44岁。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陆秀夫的事迹,这次就简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