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戚家军主要成员来自哪里

戚家军主要成员来自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28 更新时间:2024/3/27 13:33:12

戚家军是由戚继光亲自打造的一支军队,也是整个明朝名气最大的军队之一。有人将戚家军称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部队,因为戚家军不光保持全胜战绩,还有超高的斩首记录。戚家军能有如此战斗力,除了戚继光出色的军事思想以外,好的装备部署也是必不可少的。戚家军当时配备了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等最先进的装备,这对于军队的战力有着极大的提升。那戚家军主要成员都是来自哪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这支部队最终归宿如何,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这句读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话,出自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之笔。意思是说,就算一个小镇只有10户人家,也一定有忠诚守信的人,难道偌大的浙江地区,就没有勇武之人!

戚继光决心募兵

戚继光说这句话的时间是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四年前,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他,被总督胡宗宪保举,调任倭寇最严重的浙江,出任参将一职。

到任之后,戚继光指挥浙江的卫所军队,在岑港和台州与倭寇激战,虽然最后成功击退倭寇,但戚继光发现,这些士兵临阵不听号令,毫无章法,遇到倭寇往往未战先怯,战斗发生之后,面对凶残的倭寇,甚至很多士兵丢下兵器临阵脱逃。

所以在1559年,戚继光给总督胡宗宪写信,表示要亲自招募士兵,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铁血军队。最初,胡宗宪拒绝了戚继光募兵的想法,因为明朝立国之初,太祖皇帝根据唐朝的府兵制,设立了卫所制度,不允许武将私自募兵。

而且胡宗宪还嘲笑道:“整个浙江都被倭寇打怕了,要是招募新兵就能打胜仗,之前的将领也早就这么干了,也不会让倭寇如此猖獗。”胡宗宪的话,点燃了戚继光心中的斗志,更加坚定了他在浙江招募新兵的决心,所以才会说出了开篇的那句话。

在戚继光的一再坚持下,胡宗宪最终同意他招募新兵。经过考察,戚继光发现浙江义乌地区民风彪悍,百姓为争夺矿场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人人好勇斗狠,于是他在此地募集新兵3000多人,组建成了后来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戚家军最后去哪了

为了对付倭寇,戚继光设计了著名的“鸳鸯阵”,以小组为单位,抗击单兵素质高的倭寇,从那以后,戚家军简直成了倭寇的克星,短短几年时间里,横扫东南各省的倭寇。南方平定之后,戚继光又被调任蓟州,抵御北方蒙古鞑靼部落,16年时间里,蒙古部落不敢越长城一步。

戚继光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之外,还依赖于上级的鼎力支持,比如嘉靖年间的胡宗宪,和万历年间的首辅张居正,都是戚继光能够长期执掌兵权的靠山。不过这种情况在万历十年,即1582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在朝廷失去了靠山,立刻就遭到了言官的弹劾,最后被调往广东担任总兵,三年之后,他再次被弹劾罢官,最后回乡抑郁而终。

戚继光死后,戚家军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根据史料记载,戚继光一共有5个儿子,除了早夭的次子,其他4子都没有继承父亲优秀的指挥才能,一生碌碌无为。长子戚祚国,世袭了祖上的职位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子戚昌国,父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四子戚报国,父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五子戚兴国,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相比5个不成器的儿子,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却成长为一代名将。《明史》记载,戚金是戚继光二弟戚继明的儿子,常年跟随戚继光征战四方。戚继光死后,戚家军一部就由他领导。在天元年的浑河之战中,戚金带领的3000戚家军和秦良玉带领的4000四川白杆兵,与努尔哈赤带领的数万八旗军血战数日,虽然全军覆没,但重创了八旗军,被清朝史学家评价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戚金也在战斗中力战而死,被朝廷追封为都督同知,谥‘武烈’,可谓名留青史。

除了戚金带领一部外,戚家军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还参加了万历年间的多场大战,例如抗倭援朝,以戚家军为班底的浙兵就是主力,在攻克平壤的战斗中,戚家军老将吴惟忠率军首克牡丹峰,立下头等大功。

1567年,戚继光调任蓟州之时,并没有带当年的3000义乌兵,而是重新从浙江招募的新兵,所以从那时开始,戚家军就开始泛指浙兵,在后来的援朝抗倭和抗击后金的战争中,戚金和吴惟忠率领的就是浙兵,而非嫡系戚家军,因为真正的戚家军,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算是纸上谈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纸上谈兵”这个词,虽然说得历史人物就是赵括,但其实他的这种行为,历史上也不止有他一个人是这样做的,还有另外两位,韩信和马谡。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信、马谡、赵括三个人都可以算是纸上谈兵了,然而三个人最终的成就却很不一样,马谡和赵括都失败了,一个在乱军中被杀,另一个被主帅所杀,只有韩信取得了胜利和

  • 蒲松龄科举为何屡试不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文学家,他著写的《聊斋志异》相信大家没看过,肯定也听说过。除了《聊斋志异》,蒲松龄还有大量的诗文、戏剧作品,据说共有200万言,这个成就也是十分了不起。可以说《聊斋志异》使得志怪小说再度风靡,而且影响延续至今,现在依然能在很多影视、文学作品中,看到《聊斋志异》的影子。相信大家也会很好

  • 普大帝的父母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普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如今俄罗斯的总统,因为足够霸气和果断,再加上极高的人气,都称他为“普大帝”。普京的父母其实跟其他所有俄罗斯人的先辈一样,都是极其普通的俄罗斯人,他的父母是特维尔地区两个相邻村庄的农民。30年代的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VladimirSpiridonovich)

  • 宋高宗赵构活到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就主动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高宗赵构这个皇帝也是非常奇特的了,众人都知道宋高宗冤杀岳飞的事情,然而后来岳飞平反,却也是得到了赵构的同意的,毕竟那时候他虽然不是皇帝,却也还是太上皇,还在世,这不就相当于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吗,因此赵构对于这件事情也一定是有支持的态度的。不过宋高宗退位的时候,也才只有56岁,他后来又当了十几年的太

  • 赵庸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朱元璋,在我国历史上也算上是传奇明君了。朱元璋农民起家,要过饭,放过牛也做过和尚等等,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可算是长尝遍了,最终以最卑贱的身份逐鹿天下,最终夺取了帝位,可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也正因他早年的经历,使他对人民现状了解透彻,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令百姓对他交口称赞。而自己多年奋斗的经验,也

  • 古代世界帝王中谁的身高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去过西安兵马俑参观的朋友们都知道,那秦皇兵马俑个个都是高大威猛的,体型着实令人震撼。根据测量之后,这些秦国的武士身高都有180cm左右,若是他们完全按照秦国军队真实身高进行制作的话,那不得不说令人感到汗颜了。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70.6cm,如果穿越到秦朝,岂不是要被先人

  • 范仲淹推荐的张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仲淹因母亲去世,决定辞官丁忧,但他手上还有重任没有完成。这件事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一番争论,后来刘太后决定让范仲淹回家守孝,然后由他推荐的张纶继续修晏,这样便可国事家事两全。不过张纶这个人物在《清平乐》中基本没什么戏份,作为被范仲淹推荐的人,张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那为了解决大家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

  • 希姆莱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45年春季,随着纳粹德国的节节败退,党卫军头目希姆莱所平凑起来拱卫柏林的维斯瓦集团军群迅速的崩溃了。眼看柏林马上就要被包围了,希姆莱决定跑路了。希姆莱悄悄的溜出了柏林,然后隐藏了起来。4月23日,希姆莱通过瑞典外交官福尔克·贝纳多德向艾森豪威尔发出愿意单独向英美无条件投降的请求。希姆莱这时还在做

  • 李贤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历史上,皇家之中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这种争夺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也是非常残酷的,因为成功者并不多,而失败者却很多,他们或许家破人亡,也或许身败名裂,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亲人,却会为了权力争斗不休。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就不惜杀掉了自己的亲儿子,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她的二儿子李

  • 宋仁宗究竟是平庸还是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同样的一个人的评价,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人有不同的感受的,因此会造成评价不一。而对于历史上以仁出名的宋仁宗赵祯,虽然说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仁君,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宋仁宗的一生其实是相当平庸的,因为他在位期间其实并没有做出能够让社会更加进步的事情,换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