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实力最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实力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4/1/17 5:40:22

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社会的王朝清朝的晚期,中国已经慢慢的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了。好在清朝晚期出现了一批救国图存的能臣将领,他们之中最大成就且最有能力者有四人,也就是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以及曾国藩这四位被后世评为中兴晚清的名臣。那么,这四位中兴之臣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贡献到底有哪些?谁的实力更强?贡献最大呢?

一、曾国藩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二、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肥东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李鸿章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尽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三、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

咸丰二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四、左宗棠

左宗棠,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实力最强?谁对中国的贡献最大?

论文学: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都是进士出身,只不过前两人为道光年间进士,而张之洞为同治年间进士而已,只有左宗棠是举人出身,据说这个举人的身份还是侥幸捡来的,但是真实的到底是怎样还有待考究。

论功绩:曾国藩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居功至伟;左宗棠在曾国藩领导下创建楚军协助曾国藩剿贼,后剿西捻军和反清回民军,其一生最辉煌的功绩在于收复新疆大部,此一举使其成为民族英雄,足以载入史册;李鸿章武功卓著,文治亦显,尤其是外交才能与智慧,可以说是无人可及;张之洞文治的效果极佳,改革创新的魄力和智慧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论官位: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封一等肃毅伯;张之洞官至军机大臣,充体仁阁大学士,且兼管学部,慈禧逝后成为顾命重臣。可以说四人都是位极人臣的地位,死后又受封赏,这个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的。

论学识:曾国藩,继承“安徽桐城派”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著述颇丰,有《曾文正公全集》传世;左宗棠,曾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等,涉猎颇丰,有《左文襄公全集》传世;李鸿章,二十四岁就进士及第,又精通诗文,其“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脍炙人口,亦有《李文忠公全集》传世;

张之洞,少时就博闻强记,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从其所从职务上,即可窥见其才学之一斑,亦有《张文襄公全集》传世;可见四人学识均属上乘。

其实历史人物真的要评选出一个谁第一谁第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何况晚清中兴四大名臣都有着非常卓著的贡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没想到竟是如此死法,真是太可惜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其实只要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或者说中国的历史稍稍有些熟悉的话,想必都听说过《永乐大典》这部举世无上的巨著吧?这一部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书,而作为这部书的总编更是被称为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如果说以长度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的话,解缙不可能在历史上面留名。他历经朱元璋、朱允文、朱棣三朝,其文学上

  • 晚清四大名臣谁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家将亡之时必出贤良”,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每当一个朝代走向结束的时候都将会出现最后的辉煌时刻。这所谓的辉煌有很多种形式,可能是末代皇帝励精图治,企图进行改革。不过帝国早就已经病入膏盲,末代皇帝的改革,是一段注定失败的殇歌。除了皇帝,最后的辉煌也有可能是由臣子们谱写的。咱们今天就说说清朝的四大名臣。

  • 曾国藩家训最经典四句是哪四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曾国藩,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他是晚清时期的朝廷的重臣,年幼的时候就修身自立了,在成年之后就封侯拜相,同时也是湘军的创立者以及统帅。当我们后在咋仰视这一位豪杰的时候,却从他那一字一句质朴而真切告诫子孙自勉的家书中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儒人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豪迈和智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曾国藩的十

  • 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名言赏析(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的砥砺自我、改变性格、拯救命运、为政掌权、用人有道、善于交际、藏露进退、以学养身等八大学问,是中国士大夫的行为楷模。今天小编给大家整个了400句名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吧。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

  • 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名言赏析(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曾国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中的经验与话语给了后人很多帮助。上期我们介绍了曾国藩语录的前200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后200句吧。201、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20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203、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

  • 明代迷案: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到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君王的结局奇奇怪怪的有千百种,但是最怪的当属莫名其妙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以来疑团重重,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其实历史上的建文帝根本没有自焚,但是至于其究竟去往了何处,素来都是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建文帝其实是未来人,在大火中穿越回来了,难道建文帝朱允炆在大火中

  • 明朝三大才子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三大才子分别是解缙、杨慎和徐渭。这三人的学识才华被认为是明朝最强,其中解缙更是三大才子之首,解缙既然负责纂修《永乐大典》,其学问功底无疑是最为深厚的。不过普通人说起明朝才子,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唐伯虎,唐伯虎名气甚至比解缙还大些,为什么他没有入选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呢?这只能说明,唐伯虎的学识

  • 宋之问杀人夺诗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诗人,曾深受武则天赏识,与李白、王适、孟浩然等人共称“仙宗十友”。不过宋之问的人品颇有争议,主要是因为他曾为了一句诗,杀死了自己的外甥刘希夷,其低劣的品行遭到无数后人唾弃。不过宋之问本身还是有一定才华的,他的作品也都包含真情实感,能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宋之问,看看他

  • 李贺为什么被称为“诗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贺是唐朝中期著名诗人,有着“诗鬼”之称,不过这个“诗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用在李贺身上当然是一个褒义词,因为李贺拥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其天马行空的创作方式让当时的人们无一不对他感到惊喜。而且李贺很喜欢用神话故事托古寓今,所以他的诗词被叫做“鬼仙之辞”,而他本人就有了“诗鬼”的说法。以李贺的才华来

  • 怪才北大教授与他的辫子,言行怪异的民国文人:辜鸿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新生的时代。在民国初的北京大学,新文学运动的兴起和风起云涌,所有的思潮都在出现。一个梳着辫子的“老怪物”走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看到这位辫子教授的辫子之后所有学生哄堂大笑。只见这位教授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