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人为什么恨袁可立

金人为什么恨袁可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83 更新时间:2024/2/14 9:00:47

袁可立是明朝后期著名官员,也是抗金名将。袁可立是四朝老臣,在职期间曾平反冤案,恢复海疆,他还做了另一件事让金人对他恨之入骨,就是袁可立策反了努尔哈赤姻婿刘爱塔。金人曾厚待刘爱塔,但刘爱塔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成功躲过金人的猜忌,但此后他们两人也上了满清的黑名单。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这段历史,了解下袁可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关于努尔哈赤,金庸评价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然而不谈徐达、戚继光等不下于努尔哈赤的明朝军事家,单说明朝末年,金庸就忽略了一个天才人物,这个人叫袁可立!

整个清朝时期,有二根刺扎在满人心上,一根是岳飞,一根是袁可立。

雍正四年,雍正下令将岳飞移出武庙,随后大兴关帝庙,捧关羽贬岳飞,实现打压岳飞的目的。乾隆年间,陆时化出版的书籍中,收录了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的《精忠祠记》,结果差点被砍头,最终乾隆高压之下,《精忠祠记》一文被严重删削篡改。

清朝人痛恨岳飞,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岳飞精忠报国,打的是金兵,满人的老祖。然而,明朝人袁可立的清朝遭遇,却与岳飞差不多。

袁可立的先后官职是苏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登莱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这样的经历足以在《明史》中立传了,但奇怪的是,康雍乾时期编修的《明史》中不仅没有袁可立传记,而且还直接将他从史书中抹掉,对他全面封杀,他的传记和著作自然也遭禁毁。

甚至,这种封杀持续到了清末光绪时期。1891年,睢州(今河南睢县)知州王枚以“年久失修”为理由,强行拆毁了董其昌书写的“袁尚书大石坊”。

这就不免让人奇怪,袁可立到底做了什么,以至让清朝痛恨如斯,不仅被康雍乾封杀,甚至到了清末还不放过?

原因很简单,在明清之战(前期是明金之战)中,袁可立是让努尔哈赤吃亏最大的明人,可谓是他最怕的明人。所以,袁可立在清廷眼里,就是一个不能说的禁忌人物。

1621年,天元年,辽沈、广宁相继失守,全辽沦陷,人人视关门为死地,百官噤口以图自保。但袁可立祭告山陵回京,挺身而出,立即向天启皇帝大胆提出七项建议,即“一收残兵,以省调募,二出奇兵,以图制胜,三明赏罚,以振法纪,四慎防守,以固封疆,五实京营,以固根本,六多储资粮,以防未然,七破格用人,以期实用”。

于是,天启帝以“弹压登莱非公不可,于是以节钺授公”,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袁可立临危受命。

袁可立抚登三载,坐临登莱,开创东江(毛文龙部),厉兵秣马,练兵用戚继光“水军先习陆战”之法,积有战船四千艘,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师陆战军队。袁可立的这支部队,7次完胜努尔哈赤率领的金兵。

1624年,袁可立先后收复旅顺、望海堡和红嘴堡等战略要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新回到明朝怀抱。这年十月,在袁可立策划之下,旅顺防御战中,大将张盘大败金兵,又趁势北上收复金州、南关。这一次战果非常辉煌,张盘斩首千又数百籍,实为东江镇创立乃至建州叛乱以来明军野战第一大功,而宁远大捷与宁锦大捷斩首数不过400余。

对于旅顺防御战,史书记载后金是“器械、铳炮俱掷弃而奔.....四卫已空其三,沿海四百余里之地奴尽弃之而不敢据,所余者酉虏千人而已”。

令人惋惜的是,全家被金兵所杀的张盘,虽然身世凄惨,但为人亲善,收难民于军中养之,附汉军而不杀,最终却因新投汉军叛乱而身陷重围,英勇战死。

谈及明清之战,我们下意识的认为明军一直溃败,除了袁崇焕,其他人毫无战绩,实际上袁可立就7次完胜努尔哈赤,收复了不少战略要地,将明军被动防守挨打且越打越残的悲情战事当成了明清战争的主流和全部,实在是对袁可立的莫大讽刺。

更为重要的是,对努尔哈赤而言,袁可立的战略才是最致命的,即:一,努尔哈赤想要向西发展,向东是大海,但袁可立步步为营,积极向前推进海上防御,努尔哈赤不得不重兵防御袁可立,由此削弱了对西边的进攻;二,设立东江镇,在后金背后埋下毛文龙这一颗钉子。

由于辽西有孙承宗主导,所以袁可立、孙承宗互相配合,孙承宗主守、袁可立主攻,导致努尔哈赤犹如困兽,后金处境愈发困难,袁可立无疑成了努尔哈赤当时最怕的明人!

可以说,起用袁可立是天启帝的一大亮点,辽南一盘棋,下活了整个辽东,由原来的节节败退丧地失城转为以攻代守,保大明疆宇安稳四年。

令人惋惜的是,孙承宗袁可立先后去职,努尔哈赤由此才又“活”了过来,辽东战略崩盘。

清朝对袁可立的恨,还有一件倍感屈辱又难以言说的事情,即袁可立成功策反了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

所谓刘爱塔,即刘兴祚,万历47年努尔哈赤攻占开原之后,与兴治、兴沛、兴基、兴贤四兄弟被迫投降。因为胆识过人,深得努尔哈赤喜爱,把女儿嫁给了他,又将他改名刘爱塔,并委以重任,命他镇守金、复二州。

然而,刘爱塔痛恨努尔哈赤残暴,时刻想要回归大明,于是给袁可立密信中提到“欲反正内应,以报中国”。

接到密信之后,明朝各方都反对,认为其中有诈,只有袁可立相信,最终果不其然,刘爱塔终于回归了大明,但在1630年时,奉命率兵赴永平,与后金激战中英勇牺牲。

努尔哈赤女婿刘爱塔的反正,无论对后金集团,还是对对投靠努尔哈赤的汉奸,都是一次沉痛打击,所以此事成了清廷禁忌,于是袁可立就更要被封杀了。

可以说,无论是战场上,还是战场之外,袁可立都让努尔哈赤灰头土脸,只能龟缩一隅之地,犹如当年让金兵鼠窜的岳飞一般,所以清朝建立之后,对于这种让“祖先丢脸”的明人,自然要毫不留情的全面封杀。于是,清朝人最忌讳的两个人,一个是岳飞,一个就成了袁可立!

值得一提的是,翻开袁可立的经历,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电视剧都不敢编的传奇,简直就是一个神人,编出来的电视剧肯定是神剧,比如小小七品推官上书扳倒四品大员,不顾万历皇帝反对斩杀违法奸佞,以及巡海问琉球、断案奇如神等,犹如小说中的“气运之子”,只要他出手,无论什么难题都不在话下。

如今,对袁可立的了解,主要源于董其昌的《兵部左侍郎节寰表公行状》。一代名臣,距今仅300余年,他的传奇却被如此掩埋,可见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摧残之重,令人细思极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良玉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良玉是历史上第一位被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女性将领。如果花木兰的故事还存在争议,那秦良玉可是有史书为她正名的。秦良玉丈夫马千乘被害以后,她决定接过夫君职务,率军抵抗清军。而秦良玉在战场上最大的成就就是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还有奢崇明叛乱,这让她成为明朝末年著名将领,完全不输给当时的男将领。这次就为大家

  • 历史上最忠心耿耿的5个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历来都是君臣有别的,但是也会有着一些特殊的情况的。就比如皇帝对臣子不咋样,刚好又有臣子手握大权,然后一怒之下就造反了,自己成了皇帝。像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可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过同样也有那么几个人,手里有这大权在握,却是愿意甘心辅佐皇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1、蒙恬他出身

  • 费诗为什么反对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费诗是蜀汉官员,刘备占领益州后,费诗转投刘备,任督军从事。刘备拿下汉中后,群臣上言希望刘备能够称帝,但费诗却上疏劝阻。在演义中,费诗曾化解关羽和黄忠之间的矛盾,并且作为使者让关羽出兵樊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费诗负责留守成都处理朝政,不过费诗一生过得并不算得志,他在蜀汉的官职根本不足以发挥他的才能。难

  • 和珅的儿子为何叫丰绅殷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和珅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钱的事情我们不说了,我们今天来说说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故事吧,那么第一个问题就要问了,这个和珅叫和珅他儿子怎么叫这个名字啊?话说和珅最后被杀了,这个他儿子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这个问题乍看有点搞笑,我反问一句,和珅的儿子为

  • 杨展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起世界上最牛的武将是谁?要说能从白死无生的看透刑场上夺下刽子手的鬼头刀,然后反杀刽子手,越过重重围堵,跳进河中逃跑的,然后从此拉开反抗大气这等牛人,那就必须是明末时期的武进士杨展了。那么他是怎么做到逃脱刽子手刀下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杨展是明朝崇祯年间的武进士,武艺高强,在和张献忠的大

  • 尉迟恭到底有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道尉迟恭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是真的厉害,话说在古代厉害的人都是有很多的老婆的,那么这个尉迟恭又有几个老婆呢?话说啊这个黑夫人和百夫人就是其中的两个,那么这个尉迟恭到底有几个老婆呢?这个黑白夫人又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啊!尉迟恭前前后后有资料记载的有四位:真正历史有资料记

  • 武则天和长孙无忌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大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但他最后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被削爵流放黔州,最后自缢而死。实际上这也跟长孙无忌和武则天关系不好有关,当年唐高宗打算立武则天为后,还给长孙无忌送了不少财宝。但长孙无忌并没有支持武则天,这让武则天开始对他怀恨在心。长孙无忌既然不支持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

  • 班昭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闺蜜干政,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前两年的韩国总统朴槿惠与她的闺蜜了。其实在中国的历史四行也曾有过“闺蜜干政”的情况,而且这位干政的闺蜜还非常的出名,这便是汉朝时期的才女班昭。班昭不仅写了《汉书》,更在东汉和邓太后邓绥临朝执政的时代深度参与政事,协助太后处理国务,成为“闺蜜干政”的鼻祖。班昭字惠班,出

  • 为何说姚广孝是妖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姚广孝,可能大家对这个人不是很熟悉了,出生于1335年,苏州人,从小就非常的聪明好学,诗词书画那是样样精通。14岁的时候出家当了和尚,发号道衍。不过这里有点意思的是,姚广孝虽然成了和尚,但是却拜了当时的一位道士席应真伪师傅,然后还学起了阴阳之术,真的是一个敢拜,一个敢收。后来追随在燕王朱棣的身边

  • 明朝文臣之首宋濂为何会被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朱元璋曾让宋濂当太子朱标的老师,但晚年又将他流放茂州,结果在途中病逝。当时宋濂已经70岁高龄,根本经不住这样的长途跋涉,朱元璋明显就没想让他活着。宋濂身为文臣,根本不会对朱元璋的地位造成威胁,为什么朱元璋却要逼死宋濂呢?而且宋濂还是提前上交辞呈,决定告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