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是怎么死的

李斯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3/2 14:52:13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闹市。说起李斯,相信大家对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我国历史上秦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左相,位高权重。在秦始皇逝世之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了遗诏,迫使秦始皇长子扶苏被逼自杀,立少子胡亥秦二世,成为秦朝的统治者。秦王朝丞相李斯,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几十万叛军突然出现在咸阳城附近,李斯居然一无所知,更大地可能是李斯知情不报。无论是哪种可能,李斯都必须出面给胡亥一个体面的说法,给秦王朝一个体面的说法。

李斯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无法给出一个体面的说法。

李斯当然可以说:这一切是因为秦始皇好大喜功、奢侈享受、滥用民力,所以把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了,才会这样大规模的造反。

可这种说法绝对是上不了台面的,因为这会导致帝国出现大乱。而直接把责任推到先帝头上,本身就是大不敬之罪。而仔细思考一番,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其实也不能甩锅给秦始皇。

大半个帝国已经乱成一锅粥,几十万叛军已经闯入函谷关,帝国政府还整天说形势大好。直到几十万叛军突然出现在距离咸阳城不足百里的地方,你们才对皇帝说,大事不好!

皇帝和关中人民都非常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种时候去责怪秦始皇,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样巨大的叛乱,绝不可能毫无预兆,也不可能一夜形成,几十万叛军更不可能从天而降,函谷关更不是纸糊的,帝国的文臣武将也都是大活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前几天还说什么形势大好,现在几十叛军就打到咸阳城下了。责怪先帝就想摆脱问责?你把事情想得也太简单了吧?

李斯当然也可以说:这一切是因为胡亥讳疾忌医,所以下面的人只能报喜不报忧,事情恶化到这个地步,胡亥要负全责。

还是同样的回答。首先,责任推到皇帝头上是大不敬。其次,因为皇帝讳疾忌医,所以几十万叛军就能从天而降?这样说话的人到底有没有逻辑?

几十万叛军大张旗鼓地向函谷关逼进,这是绝对无法严守的军事秘密。难道就因为皇帝讳疾忌医,你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就能无所作为,任由叛军长驱直入吗?难道就因为皇帝讳疾忌医,你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就能无所作为,知道叛军打到咸阳城附近再报告吗?

所以李斯不管怎么说,这事都怪不到秦始皇父子俩,要追根究底,还是得追到李斯自己的身上。

但是由于李斯权倾朝野,所以没人敢提这一点。但有一个关键点是谁也不会忽略的。

想进入函谷关,必须经过三川郡。三川郡守在叛军经过的时候,为什么不积极拦截?为什么不及时向中央政府汇报?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川郡守是严重失职加渎职,甚至有通敌的嫌疑!

三川郡守名叫李由,是李斯的长子。

周文进逼咸阳的时候,李斯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所以开始有人找李由的茬。而这种指责,也让李斯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

责任分清了,李斯父子负首要责任。但事已至此,就算杀了李斯父子也没法退敌。而如果李斯父子能有办法解决此次危机,未必就没有脱罪的机会。

但问题是:李斯拿不出一个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

此时的胡亥,此时的秦王朝一定绝望到了极点。身为百官之首的李斯居然如此无能,怎能怪罪众人落井下石呢?

咸阳作为帝国都城,城内肯定有一支为数不少的精锐部队存在。可李斯作为百官之首,却没有下令的魄力,派这支精锐部队去迎战敌军。

如果这支精锐部队被叛军歼灭,秦王朝除了挂白旗投降之外别无出路。这种历史责任,李斯不愿承担。可如果不派这支精锐部队营地,中央政府岂不是只能坐以待毙?

关中地区肯定也有为数不少的正规军,但他们分散于关中各个军事要地,远水难救近火。就算关中各地区的正规军集结于咸阳,焉知对面的叛军不会四处骚扰打游击?届时,整个关中地区都会烽烟四起。

面对此情此景,李斯傻眼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李斯当时有多尴尬。因为他是百官之首,在其位谋其政,李斯之死,在于他面对危机时的无能为力。

但秦王朝还是有能人的。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少府章邯挺身而出说道:“帝国都城附近有几十万刑徒,咱们给这几十万刑徒分发武器,立刻就能拥有几十万军队。只要让我领军,绝对能打垮叛军!”

真正的人才,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会出现。就在秦王朝危如累卵的时刻,章邯出现了,为这个即将倒塌的帝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后世很多读者认为:章邯的建议就是白日做梦。原因就在于:大家对秦国的刑徒缺乏了解。

很多人一说起秦国的大型工程,总会联想到一个画面:众多戴着镣铐的人,面色凄苦地干着重活;旁边则是手拿皮鞭的监工,面无表情地挥舞着鞭子。画面转换,吃不饱、穿不暖,饿死、冻死、病死、累死,都是家常便饭。

很显然,这是脑补过度的行为。如果刑徒的工作场面真是这个样子。就算章邯敢这样做,秦王朝的重臣们也不敢采纳这种意见。因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刑徒,拿到武器之后很可能会先把秦军干掉,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刑徒,体质一定比普通人还差,不可能迅速成军。

所以,秦王朝的刑徒生活当然不会幸福,但也不至于太苦。所谓的“天下苦秦久矣”和“暴秦”之说,并不客观。

听到章邯的建议,胡亥立刻批准。这也侧面证实了一点:秦王朝从上到下都认为,刑徒可用,帝国对他们不算好,但也绝对不差。

此时还有一个问题:章邯的官太低,让他独自统帅几十万刑徒不太可能,究竟由谁来挂职作为章邯的领导呢?

按说,李斯的身份地位绝对够格,可李斯在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中早已威风扫地。别说是李斯的政敌,就算是李斯的嫡系,此时此刻都不太信任他了。

于是胡亥和赵高亲自出马,为章邯背书。没有后顾之忧的章邯非常争气,直接把几十万叛军全部赶出了函谷关。

事已至此,李斯还有什么脸面站在朝堂之上呢?别说什么秦始皇做错了,也别说什么胡亥做错了,千错万错都是你李斯的错!

几十万叛军兵临咸阳,你李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知道像个怨妇一样地怨天尤人。看看人家章邯,带着几十万刑徒就把叛军全部歼灭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秋后算账的时间,李由被秋后算账,严查他在三川郡的渎职行为。

李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着急,他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反击,等待着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李斯面见胡亥:如果您这样放任赵高的权力发展下去,赵高总有一天会杀了您的!因为,韩非的理论,早就把这一切论述得非常详细。

而赵高看到李斯敢这样攻击自己,也面见皇帝:李斯在外面的权势比您还大,现在就是因为有我在,他才不敢肆意妄为,如果我死了,李斯肯定要篡位。

李斯说赵高心怀不轨,赵高说李斯权势滔天,他们谁说的话是真的?

别人的意见不重要,胡亥的意见却挺重要。胡亥的决定就是:把李斯抓起来。

李斯原本以为自己劳苦功高,可以免于一死,最终却依然没能逃过被杀的命运。

李斯临死之时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很想再和你一起,牵着大黄狗去楚国郊外捉兔子,这样的生活还能再有吗?(原话: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想当年,那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因为不甘于贫穷,从楚地远赴秦国,一步步爬到了权力的顶峰。现在,他从权力顶峰栽下去时,忽然又想起了从前的生活。

是的,如果他当年没有赶赴秦国,而是待在楚国过小日子,哪有今天的祸事呢?如果李斯安分地呆在楚国,会是什么结局呢?恐怕,只有老天爷知道。

李斯墓位于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东南。现存的李斯墓高12米,底部直径40米,墓前石碑数座,四周松柏环抱。2000年9月,该墓葬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明节扫墓添坟不置坟头】由于赵高拿着李斯的人头向秦二世请功,所以,李斯墓里掩埋的只是他的身躯和四肢。李斯的后人为纪念李斯而形成了一个风俗:清明节扫墓添坟不置坟头,一直延续至今,全国独一无二。

唐朝诗人胡曾专为李斯墓题诗,其诗曰: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宋朝大诗人刘敞也为李斯墓题诗:

“二事三公何足论,忆牵黄犬出东门。

天人忌满由来事,枉持沙丘有旧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拿破仑的靴子能卖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拿破仑的升高有多少?虽然说很多人都无法说出个具体数组,但是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拿破仑是个小个子。甚至还有说法认为,拿破仑之所以钟爱高跟鞋,其原因就是为了掩盖住自己身高上的不足,把高跟鞋当成增高垫使用了。但事实上,“小个子拿破仑”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是数学不好的英国人计算错误。最近,一双拿破仑穿过的

  • 乾隆皇帝那么风流,为何能够成为长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时期最高的统治者,历来被众人所觊觎。为了这皇位,随时可以掀起兵变,甚至可以杀父杀兄来夺取皇位。自从秦朝诞生的首位皇帝以来,中国历史上有史料可考证的皇帝拥有494位。但是在皇帝当中,比较长寿的却是凤毛麟角。据统计,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39岁,而中国古人的寿命却可以达到57

  • 远嫁到塞外的王昭君生活过得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再婚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但是在古代,很多女性是无法接受的。当然了,这不单单只是封建思想的束缚,还要看嫁人的对象是谁了。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相比较其他三位结局无疑是幸福的。西施沉溺于江中,貂蝉生死不明,杨玉环死于心爱之人(唐玄宗)面前,只有貂蝉嫁到塞外,成为匈奴单于王后(宁胡阏氏

  • 狄仁杰一生最大成就并非断案无数,而是延续李唐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狄仁杰,大家都会认为他是唐朝时期的一名侦探,一生破案无数,没有坏人能逃过他的法眼。实际上狄仁杰在破案方面的才能是后人赋予他的,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并非如此。狄仁杰一生最大的成就其实是劝立李氏,延续了李唐社稷,没有狄仁杰力保太子,可能唐朝今后就要由武氏主宰了。那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 嘎达梅林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嘎达梅林,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人的名字非常陌生了,他是蒙古族人,出生于光绪18年,也就是1892年,出生于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塔木札兰的满达日哈屯一个农民家庭。嘎达梅林的原名叫做那达木德,汉名叫做孟青山或是孟业喜。“嘎达”为蒙古语“幼子”的昵称,“梅林”是其官职。因他在兄弟4人中最小,所

  • 德雷克本是海盗,为何会被英国女王封为海军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日不落帝国,相信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英国了,最为当年欧洲的霸主,英国的崛起,那就离不开一名叫做弗朗西斯·德雷克的海盗头子,而且这海盗头子还被后世的英国人民称之为“民族英雄”。说到这可能大家就觉得有点奇怪了,一个海岛怎么可能会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呢?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弗朗西斯·德雷克是如何完

  • 汪元量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汪元量是南宋诗人,他出生于一个琴而儒的大家庭,年纪轻轻便已精通写诗填词、弹琴作画。因为汪元量在音律方面的突出才能,因此被选为供奉内廷的琴师。除此之外,汪元量还是一位爱国诗人,汪元量的诗词往往能从中洞悉出他的一腔爱国热情,毕竟他亲眼见证了南宋的灭亡,这种情感上的表露是独一无二的。下面就来介绍下汪元量,

  • 曾静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当中,要是皇帝想要护一个人,我想应该是没有人敢对这个人下手的,毕竟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帝权利最大,说什么就是什么,天下都是他的,更别提一个人了。那么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时期。当时的皇帝雍正曾说只要自己活着的一天,就不会有人动这个神秘人,然而当乾隆登基后,

  • 吴佩孚生前遭老百姓唾弃,为何死后却有上万老百姓为其送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民国时期,当时有很多的军阀,那么日本人为何非要选择吴佩孚呢?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看下吴佩孚当时的背景了。吴佩孚原本是一介书生,之后弃笔从戎,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略,一直做到了直系军首领的位置。在1922年的直奉大战期间,吴佩孚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谋略,一举击溃了张作霖的部队,并且将张作霖逼到了关外。

  • 古罗马整治下西塞罗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公元前64年的这一天,古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中正在选举前63年的执政官。这是阳光绚丽的一天,和风习习,一位口若悬河、声色俱厉的青年人正在向着所有元老院中的元老与执政官候选人发表者演说。他用洪亮色声音、犀利的言辞,向着另外一名热门候选人喀提林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从而让喀提林的阴谋无所遁形。他就是罗马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