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评价郭子仪

如何评价郭子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4/2/10 12:00:08

郭子仪是唐朝一代名将,安史之乱就是由郭子仪平定,并且顺利收复长安、洛阳两京。郭子仪是以武状元身份入仕,但早年并没有得到重用,毕竟当时的大唐还没有爆发很严重的危机。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后,唐军一度兵败如山倒,接连丢失大片领土,此时郭子仪便派上用场了。其实郭子仪立下如此功劳,对他来讲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容易受到猜忌,但郭子仪也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才让自己得以善终。

在封建时代的王朝中,一个想要出人头地的普通人,往往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如果本身不具备才能,可能只会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具备才能,想要走上历史舞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于大概率在建立了功业之后,依然无法避免惨淡的下场。

这其中的原因无外乎“功高盖主”四个字,当你个人的威信和影响超越了皇权本身,那么即使没有实质的行为和野心,也会被视为危险的源头加以铲除。韩信,岳飞等知名的人物就是非常好的实例,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下场,唐代的郭子仪,就是一个例外。

郭子仪生活的时代,是唐代最后一个盛世,唐玄宗的开元时代,而他得以踏上官场的经历也非常的根正苗红,武则天统治的时代,为了跟文科举相对应,也同时开放了武科举,而郭子仪就是武科举早期的代表人物,而且拿到了武状元。这样一个身份在重视军事和以开拓疆土为荣的唐代,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履历,于是郭子仪就一步一步的开始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前进。

如果这么走下去,郭子仪可能也会跟自己的前辈高仙芝封常清,或者哥舒翰等人一样,在未来于边疆建立业绩,最后成为唐代名将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样虽然也不坏,但毕竟少了几分传奇色彩,历史对郭子仪这种优秀的人才显然不会很客气。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掌握了精锐部队的安禄山史思明开始造反,而郭子仪作为边境的高级军官,在这种危急时刻主动出击,多次击败了安史叛军,跟当时整个大唐茫然不知所措的其他军事力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当唐玄宗在一系列骚操作后逃到了灵武,郭子仪又跟另一名重要的将领李光弼一起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灵武擒王。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在马嵬坡事变后被逼退位,继位的是做了多年太子的唐肃宗,看到这个情况,唐肃宗非常高兴,并且把两人验证作为自己皇位正统性的代表人物委以重任,郭子仪也因此开始了一生中最大的业绩,平定安史之乱。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郭子仪的经历非常坎坷,因为安史的叛军是唐帝国的精锐武装力量,唐朝军队在跟他们的对决中,也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基本上能够决定一场战役胜败与否的关键就是取决于将领的指挥,而郭子仪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复了京城。

可是在之后,因为唐帝国内部的政治斗争,郭子仪的军队被牵制和消耗,之后在相州也遭逢了巨大的失败,郭子仪兵败后承担起了责任,官职被一撸到底。不过事实证明,除了郭子仪之外,其他人很难承担起这种责任,所以之后郭子仪又被起复,恢复了兵权,重新指挥作战,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而郭子仪本人也在安史之乱中建立起了无比的威信,这种威信甚至连少数民族的回纥人和安史叛军的所部藩镇田承嗣都感到万分畏惧。关于这件事有两个记载,回纥人曾经跟唐朝的叛将仆固怀恩联合起来作乱,但是当回纥人听说了郭子仪尚在人世,竟然主动退兵。

而田承嗣骄横跋扈,连唐中央朝廷的圣旨都不肯遵守,唯独对郭子仪的名望礼遇有加,甚至主动下拜,这不能不说是郭子仪个人的魅力和才能所建立起来的威望。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最终得以安然老死而没有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下场,原因何在呢?还不是因为郭子仪的情商高,首先他对肃宗和代宗身边的宦官一直有一个很客观地看待标准,从来不去主动得罪他们,不仅不得罪,平时还多方打点,这跟其他平叛官员动不动就歧视宦官甚至主动甩脸子给他们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郭子仪从来不居功自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名望来要挟皇帝,官位越高,功劳越大,郭子仪为人就越低调小心,团结周围的同僚,并且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忠心,这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的政局不稳,外患有周围的少数民族,内患则是拥兵自重的各色藩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重用郭子仪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相对于其他的军事将领,郭子仪不仅在才能上,更为重要的是性格上也有着谦和谨慎的优良品质,因此,郭子仪能够被重用和最终安然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就理所当然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进考举人时,主考官为什么看了三遍他的卷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里面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而广为人知的就是范进中举之后简直要发疯的兴奋,还有他的老丈人也一改以前对他看不起的态度,前后转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此之前,范进考举人的时候,他的卷子被主考官看了三遍,这又是什么原因?他的试卷上面究竟是写了什么,为什么要看三遍之多呢?周进是《儒林外史》中塑造

  • 范蠡是一个怎么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蠡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道家学者。范蠡出生于楚国,被认为是最早一批提出商业理论的人,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会把范蠡当做是“商圣”。其实范蠡从小家境并不算好,但他十分爱学习,而且善于结交,长大后因不满楚国的政治圈所以投奔越国,此后成为了越王勾践最重要的帮手。范蠡曾辅佐勾践复国,并且灭吴一雪前耻。

  • 嵇康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很多朋友还不清楚嵇康是哪个时期的人物,他生于224年,当时正处三国时期。嵇康是谯国铚县人,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自己聪慧的一面,不仅博览群书而且广习诸艺,长大后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不过嵇康的下场挺惨的,他遭到了钟会的陷害,最后是被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在当时也是

  • 卢芹斋的感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卢芹斋其实很多人现在都认识这个人,也看清楚了这个人的真实面目,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人是谁呢?其实他就是一位文物贩子了,而且倒卖了太多的中国文物出去了,所以真的是中国文物的罪人,但是又有的时候他也资助过中国,所以他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那么他的感情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卢芹

  • 文物贩子卢芹斋人生简介,看看罪恶而又矛盾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卢芹斋其实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吧,这个人是一位文物贩子,所以真的让人非常的讨厌,但是其实当时中国刚好处于动荡时期,又有战争,从侧面来看他把文物走私卖到国外也算变相的保护,免得战争时期被炮火敌人毁坏,而且在后期卢芹斋也积极的资助中国,所以他的一生是非常矛盾的一生,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具体看看这个卢芹斋到

  • 如何评价冯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道在历史上算是一位奇人,因为他曾效力过十位皇帝,还是五代宰相,这个记录无人能够超越。冯道出生于普通的耕读之家,因为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作文,这让他有了入仕的资本。后人对于冯道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十分严重,有人称冯道是“不知廉耻”、“奸臣之尤”,但也有人把冯道当做是“圣贤”。那冯道究竟是个怎样

  • 宣太后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母亲,在秦昭襄王继位前期,秦国是由宣太后主政,期间解决了秦国西边的心腹大患。宣太后生于丹阳,是楚国人,后来成为秦惠文王姬妾。秦惠文王原本是传位嫡长子秦武王,但秦武王因举鼎丧生,此后秦昭襄王在魏冉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宣太后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性,有人评价她的功劳不输张仪、司马错等人,

  • 朱温和赵匡胤谁灭了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小伙伴还不太清楚,唐朝究竟是朱温灭的还是赵匡胤灭的。实际上唐朝是亡在朱温手上,而且唐朝灭亡后并非是接着宋朝,中间还有一段五代十国,而朱温就是五代时期梁朝的第一位皇帝。朱温在历史上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他曾攻陷长安、洛阳,动摇了大唐的根基,此后占据河南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最后率领大军入关以禅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是如何被弃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将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部分朋友认识廉颇,可能都是通过“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了解到的,廉颇能有如此心胸,敢于承担过错,想必日后定能成才。而廉颇果然通过自己的才能,帮助赵国战胜齐国,并且夺取阳晋立下大功。只是廉颇晚年过得并不顺利,他被赵国逐渐弃用,最后郁郁而终。廉颇晚年究竟发生了

  • 刘黑仔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位抗日英雄被誉为神枪手,曾经手刃40名日伪,杀的鬼子死哭爹喊娘,而且还单枪匹马的救下了一名美国飞行员,被美国人称之为“再生父母”。不过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这名英雄遭到了伏击,年仅27岁就牺牲了。在他牺牲40年之后,关于他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人发现,这位英雄就是“刘黑仔”。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