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

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205 更新时间:2024/2/14 14:23:46

朱祁镇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这一点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朱祁镇为明英宗,但是很多人却认为他承担不起“英”这个字,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朱祁钰却并没有那么糟糕,甚至相比朱祁镇来说,还要好很多。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两位皇帝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朱祁钰和朱祁镇,他们到底谁更好一些?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皇帝,因为他是明朝唯一一位两次登基称帝的皇帝。他传奇的一生,被描写成了很多文学作品。在他死后,明朝臣子们根据他一生的经历,给他的庙号为明英宗。

所谓英宗,意思很明显,绝对是褒义词,那就是在夸赞朱祁镇这一生是功大于过的。在封建王朝之中,能够有这样的褒奖,其实算是不错了。因为大多数皇帝都是过错大于功劳。

1.少年天子无实权,张太后和三杨是执政主力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才不过9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天子。他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皇帝,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朝政只能由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太后主持。

不过张太后一直以来都拒绝后宫干政这件事,她认为后宫干政的先例一旦开,将会是大明王朝的厄运。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明史》

很显然张太后是饱读诗书的人,他明白汉朝外戚干政的后果是什么。可是皇帝太小了,太后如果不主政的话,压根就没有人主持大局。

所以在群臣的建议下,张太后还是主持了政局,不过她主政的时候,没有让他们张家任何人入朝为官,避免了外戚乱政的局面。

此外张太后启用中杨士奇、杨荣和杨溥这三位作为辅政大臣,总领全国政务。这三个人不仅忠心耿耿,而且饱读诗书,是难得的人才。

所以有这三个人配合张太后处理政务,大明王朝在短时间内显示出了太平盛世的局面。明英宗的少年生活也就是这么度过了。

一直到朱祁镇20岁左右的时候,三杨和太后相继去世,明英宗才真正亲政掌握了政权。然而这也标志着大明王朝的衰败期来临了。所以说,在朱祁镇20岁以前,朝廷的所有诏令,无论英明与否,跟朱祁镇都没什么关系。

有功劳不是朱祁镇的,有罪过也不能怪罪朱祁镇,这才是比较公正的评价。可是20岁以后的朱祁镇,真正掌权了,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的走向就跟他息息相关了。

2.朱祁镇引发土木堡之变,自己被瓦剌抓去关了一年多时间

没有外戚干政的烦恼,不代表大明王朝就没有烦恼。与外戚集团几乎同时存在的,那就是宦官集团。宦官集团在汉朝四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几乎是片刻不离。尤其是到了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之间的斗争,简直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明朝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问题,明英宗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宦官,铁定就是王振了。当时王振非常受宠,几乎是朱祁镇时期总揽朝政大权的宦官。

辛酉,次土木,被围。壬戌,师溃,死者数十万。英国公张辅,奉宁侯陈瀛,驸马都尉并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尚书王佐、邝野,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铉、王永和,副都御史邓棨等,皆死,帝北狩。---《明史》

瓦剌大军要求明朝交钱,否则就挥师南下打进京城。这件事王振觉得很恼火,所以就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

他告诉朱祁镇,瓦剌大军没什么可怕的,何况朱祁镇是有过御驾亲征的经验的。在王振的一番支持下,朱祁镇果然御驾亲征。

结果明军死伤殆尽,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大军给俘虏了。这下子大明王朝陷入了绝境,大明的皇帝居然被人俘虏了,这难道是要亡国了吗?

甲子,京师闻败,群臣聚器于朝,侍讲徐珵请南迁,兵部侍郎于谦不可。乙丑,皇太后命郕王监国。戊辰,帝至大同。己巳,皇太后命立皇子见深为皇太子。辛未,帝至威宁海子。甲戌,至黑河。九月癸未,郕王即位,遥尊帝为太上皇帝。

---《明史》

好在这个时候于谦和孙太后商量了一番,决定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帝,暂时帮助大明朝渡过难关。

原本打算利用朱祁镇好好敲一笔竹杠的瓦剌,发现朱祁镇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与其就这么杀了,倒不如把朱祁镇送回去,让他们俩皇帝内斗去。

这方法太绝了,一年以后,朱祁镇不仅没有受到多少伤害,反而还养胖了被送了回去。这么一来朱祁钰的地位就很尴尬了。不过朱祁钰此刻已经迷恋上做皇帝的感觉,他就把自己的哥哥朱祁镇给囚禁了起来,这一囚禁,那就是七年时间。

3.朱祁镇重新夺权,开始了一波大清洗

朱祁镇被关押的七年里,受尽了各种折磨,朱祁钰是把不得朱祁镇快点死去,可又不好直接下手,说实话,这段时间朱祁镇的确是吃了不少苦,比在瓦剌那边吃得苦还要多。

七年以后,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借助心腹的力量,发动了夺门之变。老皇帝再次登基为帝,朱祁钰的皇帝位子直接被废除,可见朱祁镇还是有点手段的。

这个时候当年但凡支持朱祁钰的大臣们,都受到了株连。就连大明王朝的支柱,当年抵挡住瓦剌大军进攻的于谦,也被朱祁镇杀害。

丁亥,杀于谦、王文,籍其家。陈循、江渊、俞士悦谪戍,萧鎡、商辂除名。己丑,复论夺门功,封孙镗怀宁伯,董兴海宁伯,钦天监正汤序礼部右侍郎,官舍旂军晋级者凡三千余人。---《明史》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祁镇压根就算不上什么明君,甚至可以说是昏君。不过谁又能从朱祁镇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呢?他被关押了七年时间,而那些忠心大明的功臣们,却丝毫不为他着想,这让朱祁镇彻底寒心了。

所以朱祁镇的这次清洗活动,是顺理成章的。不过他的那些心腹们,基本都是奸臣,所以把大明往火坑里推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4.总结:明英宗废除人殉制度,当的起一个英字

先秦时期,不少诸侯国都延续着奴隶制社会的一个愚蠢的习俗,那就是人殉制度。也就是说用活人来给死人殉葬。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个制度。

秦王朝废除了这样的制度,后来虽然也有部分出现,却已经是比较少见的了。毕竟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文明时期,这种残忍的制度理应废除。

可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不光恢复了分封诸侯王的制度,而且还恢复了人殉制度。这简直就是在开历史倒车,朱元璋读书少,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奇怪的。他又那么会杀人,手底下的大臣们都不敢劝谏。

所以人殉制度在明王朝初期又重新恢复了,这等于是历史在往回走,完全是灭绝人性的制度。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人殉制度被他彻底废除。

所有后世给他一个英宗的庙号,确实不是瞎给的。人殉制度不仅仅是杀害了若干无辜的人,更是一种野蛮社会的表现。明英宗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点,足以说明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坚为什么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杨坚,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君主,在历史上的名声非常好。然而“隋文帝”这个称呼却让很多人感到奇怪了,杨坚明明是隋朝第一个皇帝,是开国皇帝,而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太祖”,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但是为什么杨坚却不是隋太祖而是隋文帝?历史上究竟有没有隋太祖,他和杨坚

  • 李凤娘为什么是悍妇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皇后,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可能都是一些“贤良淑德”类型的贤后,比如长孙皇后,但是也有不少吕后、武则天这样的有手腕,有政治才能的厉害的皇后,但是像宋朝时期李凤娘这样的“悍妇”,恐怕就真的是不多见了。李凤娘是宋光宗的皇后,同时也是宋光宗的噩梦,可以说,李凤娘的出名之处,就是在于她的彪悍。究

  • 宋江如何评价萧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这头衔听上去就知道不简单。当时吴用评价萧让,称他会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其书法造诣相当的高。那在宋江眼里,萧让又是个怎样的文人呢?其实《水浒传》里的文人也都不尽相同,萧让算是比较理想化的那一类,所以宋江觉得他太天真。但萧让有着自知之明,让他最后还能在蔡太师府中找到

  • 应余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次准备跟大家介绍一位三国历史上比较冷门的人物,虽然《三国志》中对他的描述不多,但他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忠义之士,这个人就是应余。应余是南阳人,官职南阳郡功曹。东汉末年,天下被各个诸侯割据,当时宛城守将侯音发动叛乱,准备投靠蜀汉。期间应余舍身户主,帮太守挡了七箭,最后战死于这场叛乱中。等曹操得知应余的

  • 张须陀武力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猛将”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在任何一个时期,总有一个人堪称是当时的猛将,他们作战勇猛,本人的战斗力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而在隋唐时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将,在这其中,就有张须陀被称为是隋末时期的第一猛将。那么这个张须陀的武力值究竟是有多高呢?为何他会被成为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到底有多厉害呢?1.张须

  • 雍正怎么只在位13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有两位长寿皇帝,一个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享受68年;其次就是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寿89岁。而且这两位皇帝不仅仅只是统治时间非常长,而且还有一个时期就是以他俩人的名字共同命名的时期,这便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中最后的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但是康熙与乾隆是祖孙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有一个雍正皇帝。雍

  • 北宋重臣洪皓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洪皓是北宋著名爱国重臣,他的一生基本是在宋朝最为艰难的时期度过的。洪皓仪表堂堂、文采出众,27岁便中进士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从北宋过度到南宋,洪皓出使金国,却被扣押了15年,但依然不失气节,最后平安归来,后人将他称为宋朝的苏武。当时国内内忧外患严重,洪皓也曾遭到奸臣迫害,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洪皓的事

  • 解缙为什么会被活活冻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缙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从小就号称“神童”,熟读四书五经,并且参悟其中的道理。解缙19岁参加乡试,获得榜首,后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据说朱元璋十分欣赏解缙,经常把他叫来身边,伴其左右。永乐二年,解缙的仕途之路来到了顶峰,他官至内阁首辅,并且说服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还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好圣孙”。但此后

  • 鱼玄机温庭筠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太多的才女了,而她们的故事,可以说比才子们更加出彩,更加的吸引人。鱼玄机就是众多才女当中的一个,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无非也就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的关系,还有她出家为道姑之后,却依旧有很多“客人”的事情了。只是,鱼玄机和温庭筠之间,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吗?鱼玄机又是为何会出家,她最

  • 李元昊为什么会被儿子宁令哥弑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夏景宗李元昊是西夏开国皇帝,他的远祖拓跋思恭曾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因此被赐李姓。后来李元昊继承了祖上的西平王位,但他并没有乖乖的俯首称臣,而是在银川建立西夏,自立为帝。期间,李元昊和宋朝关系彻底破裂,双方经历了多场大战,西夏还稍稍占据上风。不过就在李元昊得意之时,他最后被自己的儿子宁令哥弑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