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格王朝遗址结构布局 古格王朝遗址建筑有什么特色

古格王朝遗址结构布局 古格王朝遗址建筑有什么特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1/19 19:01:05

古格朝遗址是怎样布局的?古格王朝遗址建筑有什么特色?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朝遗址简介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

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

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资料。

2014年10月1日,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文物局称,历时3年多的古格王朝遗址修缮保护工程已全面完工。


古格王朝遗址的分布格局

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住,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那么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上山的呢?原来聪明的古格人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防御。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王宫。

王室成员居住的宫室在山顶南部的东面,面积虽然不太大,但却小巧别致。在王宫的西部,有一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残迹,是王室建筑中最大的建筑物,估计这是王国用来议事的大厅堂。厅内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处理过的,这也是藏族人用于处理室内地面及屋顶的建筑工艺,在许多藏区依然保存着这一方式。

由于几百年风沙雨水的侵蚀,地面及墙头已布满沟隙。在山顶的北部,尚存一洞口,深有20来米,洞口狭小,但洞底开阔。一条坡度很陡的隧道下延伸,这是山体中还没有完工的地下宫殿,很是令人惊叹。


古格王朝遗址建筑特色

王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有房屋40余间,均为土木建筑结构,平顶。每间房屋的面积在12到18平方米之间,多数是一层建筑,但也有两层或三层的。这一部分的建筑物多已残破,但从格局看,仍透出当年颇具匠心的设计理念。

整个王室建筑都在山顶上,四周全部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只有一条长约50米的曲折幽暗的登山隧道连接半山腰与山顶王室区。立于山顶,纵览全城,东西两侧的山沟、北部开阔地带以及象泉河谷地全都尽收眼底。


宫殿区

古格王朝宫殿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东南部,共有房屋56座,多数为一层建筑,也有二三层建筑。王宫西面,有一处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残迹,大约有半个篮球场大,系当年王朝集会的议事大厅,为王城中最轩敞的建筑,现仅存围墙。

山顶北部有一洞口,通向20米深的国王“冬宫”,由8个面积20平方米左右的窑洞组成。冬宫为地道式建筑,盘旋通往山下,其间有一连串地穴式房屋,有望孔、小窗,室内套室,洞中有洞,颇为复杂。

札达及阿里都很难见到树木,建城之初木材的奇缺是可以想见的,何况王宫又建在山顶上,建筑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寺庙区

在古格王国建筑群遗址中,最为显眼的建筑多数是佛教建筑。现存仅有6座:山顶上突兀而出的坛城殿、山坡台上两相辉映的红庙和白庙、高低错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侧高耸的佛塔。这些风韵犹存的佛殿建筑在山顶上格外醒目。


红庙与白庙

红庙和白庙是6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面积各300多平方米,还遗存有700余平方米的壁画。壁画题材有各类佛、菩萨、度母、护法神、高僧像以及吐蕃赞普世系图、古格王及臣后礼佛图、释迦牟尼传记图等。

壁画上的人物极具动感,数千人物绝少雷同。庙内天花板上的图案多达500多种,大部分为装饰图案,少量为飞天、瑞兽题材。这些图案色彩浓艳,线条流畅,借鉴了印度、尼泊尔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古格王国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时代风格。


防御区

防御区主要有3个古代防御工事,一个扼守在河口,一个雄踞在一座100多米高的小山上,还有一座则屹立于象泉河床附近,三座防御工事成犄角状互相呼应。公元1630年古格王国近邻的拉达克人攻占了古格都城。

公元1680年,清政府派兵收复古格;由于这里地势险要,而且是通往古格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为了当时的战略要地。


土林

土林是西藏最为壮丽的景观之一,在地貌学上称为“水平宕层地貌”,是经过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决生松造地貌。

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岩常常构成粘土岩的保护层,或平铺于岩壁的顶部,或突出于岩壁之上,与软岩层次交互组成。那高而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

晚霞下那一座座山峰连成的“林海”十分壮观,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种奇特神秘的地貌依山环绕,遍布了整个札达县。据说,藏族先民们就是利用“土林”这一自然资源掘洞而居,才建立起雄伟的古格王国的。


以上关于古格王朝遗址的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通过关注标签及探索发现栏目查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格王朝遗址的艺术特色 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格王朝遗址有什么艺术特色?关于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传说?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遗址简介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

  • 古格王朝遗址相关历史 古格王朝遗址是怎么保护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格王朝遗址有哪些相关历史?古格王朝遗址是如何保护的?以下为您介绍古格王朝遗址。古格王朝遗址简介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

  •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沿革 上京龙泉府布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历史沿革详情是怎样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有怎样的结构布局?以下为您介绍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简介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

  •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介绍:遗址分布区域及出土哪些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怎样分布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以下为您介绍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简介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是中国唐代渤海国(689~926)都城遗址。在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镇西约3公里处。因西邻忽汗河,又称忽汗城或忽汗王城,当地俗称东京城。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 盘点现在还有古城墙的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在的哪些城市还保留着历史上的古城墙呢?一起来看看吧。南京古城墙南京明城墙,整体包括明朝时期修筑的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墙,现多指保存完好的京城城墙,是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现完整保存25.1公里。南京明城墙始建于1366年(元至正廿六年),全部完工于1393年(明洪

  • 恐龙蛋化石的类型 恐龙蛋化石的科研价值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恐龙蛋化石有哪些类型?恐龙蛋化石有什么科研价值?以下为您介绍恐龙蛋化石。恐龙蛋化石简介恐龙蛋化石是恐龙类动物所生下的能传宗接代的生殖产物。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直径在3cm左右,大的直径可达56cm。蛋化石的形状通常为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形、椭圆形和橄榄形恐龙蛋中最珍贵的品种是含有胚胎的恐龙蛋中国

  • 恐龙蛋的形态结构 恐龙蛋被产下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恐龙蛋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恐龙蛋是如何被产下的?以下为您介绍恐龙蛋。恐龙蛋简介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59年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小直径不足10厘米

  • 化石的形成条件 典型的化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化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典型的化石?以下为您介绍化石。化石简介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

  • 化石的分类介绍 什么是化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什么是化石?化石有哪些分类?以下为您介绍化石。什么是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保存在地壳的岩石中的古动物或古植物的遗体或表明有遗体存在的

  • 实体化石“化石化作用“的过程 实体化石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实体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实体化石的“化石化作用”是怎样的过程?以下为您介绍实体化石。实体化石简介实体化石是动植物的实体化石。实体化石的数量最多,有动物的骨骼、牙齿、甲壳、贝壳,植物的茎、叶、华、果等。因长期埋藏于地下,使原来的物质成分与地下水溶液中的钙、硅、硫化物等发生化学交换作用,从而变成硬体。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