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焕庸线的意义-胡焕庸线真的破不掉吗?

胡焕庸线的意义-胡焕庸线真的破不掉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00 更新时间:2024/1/5 8:03:32

胡焕庸线简介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胡焕庸线在哪里?

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地理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利用ArcGIS进行的精确计算表明,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

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胡焕庸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城镇化水平的分割线。这条线的东南各省区市,绝大多数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这条线的西北各省区,绝大多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胡焕庸线的意义

一、研究意义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今黑河)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

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

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

年降雨量400毫米,是树木能够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按照这个标准而分割的著名的瑷珲——腾冲线,即从黑龙江瑷珲起,经大兴安岭、家口、榆林、兰州、昌都到云南腾冲,不包括中国的海洋面积,可把中国分为两部分。

二、深远影响

胡焕庸线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译成英文,供当时军民利用与参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由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的《发现西部》一书写道:“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胡焕庸线真的破不掉吗?

中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却可能影响过你的生活。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

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

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

这让胡焕庸忍不住在论文中感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不过,最令人唏嘘的,要算这条线的“岿然不动”。

这条线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过: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人一次次地大规模从线的东面迁往西面,一次次喊着“人定胜天”走向广阔天地开创未来。

然而,2014年4月11日,当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用户们依然从东北到云南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边界——一边满是QQ在线的信号,另一边就是大片黑暗,一如1935年中央大学教授书桌上人口分布图的模样。

这条线如今被称为“胡焕庸线”。在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它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

我们的祖先也尝试过跨越这条线:明朝时,为了“戍边”,政府在甘肃大规模屯田,迁入大批内地人口,当地农业因此迅猛发展;清代陕甘总督就在甘肃署理军政事务,于是当地城镇集市规模不断扩大……

但到了民国24年,当地理学家胡焕庸通过搜集到的人口数据在中国地图上钉上一个个代表1万人口的点子时,这些都成了丝毫不起作用的前尘往事——人口都聚集到了线的另一边。

就是有这么神奇,如今,中国依旧有94%的人口居住在胡焕庸线的东南面;96%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在这一面。

地理学家们现在倾向于从气候的角度理解胡焕庸线的存在:在北方,中国年降雨量400毫米等值线与其在许多地方重合,也就是说,这条线的一边是半干旱区,另一边则是湿润区。而从甘肃天水至云南腾冲,这条线几乎一路就沿着青藏高原的南缘而下,一边是高原,一边是平原。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曾经做过研究,通过古代降水的变化,确定胡焕庸线大约在公元1240年代左右形成。那几十年,恰逢气候突变,温度骤降,西北不复汉唐时的温暖湿润,转而朝着现代气候特点发展。各种旱涝灾害的发生,亦在这一气候突变之后,与胡焕庸线的走向越来越吻合。

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然而,至少可以肯定,因为这种变化,900年来,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的农业生产力差异明显,由此造成的人口分布突变,使地图上呈现出一条胡焕庸线。

可以想象,不管明清时政府对西北如用心,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中,他们的努力终究不会起效。

而在如今这个科技时代,事情看起来有所不同。王铮教授就在一篇长博文中表达了他的看法:如果加快胡焕庸线以西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非耗水的现代服务业,也许可以聚集人口与产业,借此打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被胡焕庸线锁定的现象……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胡焕庸线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地理知识请关注探索发现栏目及相关专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疆坎儿井起源之谜-坎儿井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新疆坎儿井简介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

  • 弹簧腿杰克事件-弹簧腿杰克案子破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弹簧腿杰克对于我们可能不是很熟悉,略知一二只从电视中得知。但是在英国伦敦,家喻户晓。这就是大名鼎鼎,臭名远扬的弹簧腿杰克。它出没在英国19世纪,相传它有一双红眼珠子,口中吐出蓝色火焰,指尖戴有金属利爪,有奇怪的现身方式和施展一双怪腿的能力。直到今天,有许多关于它的漫画,电影。那么,弹簧腿杰克到底是真

  • 日本自杀森林之谜-日本自杀森林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自杀森林在哪儿?日本真是个很诡异的国家,连自杀都有个集中点,“闻名遐迩”的自杀森林,每年都会有不少的人来此自杀,走进这座森林,一不小心,你就会遇到一个吊死在树上的“吊死鬼”。但凡知道这处藏在富士山脚下的自杀胜地的人都会习惯性地称其为“日本自杀森林”,但事实上,它有自己的名字Aokigahara—

  • “天书”伏尼契手稿的真实内容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伏尼契手稿简介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是一本内容不明的神秘书籍,共240页,附有插图,而作者不详。书中所用字母及语言至今无人能识别,与现代的语言完全搭不上,似乎是中古世纪炼金术士之参考书籍。书名伏尼契来自名为威尔弗雷德·伏尼契的波兰裔美国人书商,他于1912年在意大利买下

  • 中国自然之谜 揭秘云南迷人湖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或许听说过狗听话、猫听话,但你绝对想不到“湖”也能听人话。在云南的有一个神奇的湖泊,人们称之为迷人湖。关于迷人湖之谜流传甚广,只要你站在湖边说话,马上就会下雨,并且你的生意越大雨就越大,因此科学家对迷人湖之谜进行了解析,一起来看看。云南迷人湖之谜迷人湖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在这里有一个奇怪之

  • 越王勾践剑千年不朽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剑不朽之谜春秋晚期,吴越两国开战,在战神伍子胥的带领下,吴国军队横扫越地,越国战败。为了保全生命,越王勾践给吴王夫差献上了美女西施和青铜宝剑。在吴国受尽苦难,经过二十年的卧薪尝胆,勾践被放回了越国。到越之后,大力整治军队,发展国家,最后东山再起灭了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在姑苏台自尽而亡。灭了吴国

  • 蓝血人之谜 蓝血人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蓝血人简介蓝血人种是一种浑身呈蓝色的稀有人种。可称作蓝血人或蓝色人。现存的蓝色人种是生活在智利山区,接近6000米海拔的偏远地区。他们是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奥坎基尔查峰山区发现。蓝血人除因寒冷原因形成外,还有些是因过量吸入胶质银。如1937年一个11岁的女孩吸入了感冒医生给她开

  • 伟大的卫国战争有多少集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苏联的卫国战争是怎么回事?关于俄罗斯《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录片有多少集讲了什么历史事件?卫国战争最后结果怎么样伤亡了多少人?请看下文。《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俄罗斯第一频道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在2010年拍摄的大型专题片。2010年3月29日,第一季八集纪录片开始首播。2012年5月7日,第

  • 居延遗址分布情况 居延遗址规模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居延遗址的规模如何?居延遗址都在哪里?以下为您介绍居延遗址。居延遗址简介居延遗址分布在甘肃省金塔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遗址包括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在内的遗址群。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250公里,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废弃于东汉末年。这条防线是汉通西域

  • 玉门关及长城遗址的史籍记载 遗址分布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在史籍上是如何记载的?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分布在哪里?以下为您介绍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简介中国汉代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其距离敦煌市区100公里,参观约需0.5小时。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是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敦煌市西北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