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口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口罩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567 更新时间:2024/1/18 22:47:26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好的作用。

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供气式口罩。

靳以《跟着老马转》:“这时他又告诉我把口罩上拉拉,蒙住鼻子,免得飞花钻进鼻孔里去。”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和《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3世纪初,口罩只出现于中国宫廷。侍者为防止自己的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了一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做成口罩

19世纪末,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开始建议医护人员使用纱布罩具以防止细菌感染

20世纪初,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的必备品。席卷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夺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普通人群被要求用口罩抵御病毒。

20世纪中后期,口罩的大规模使用次数明显频繁。载入史册的历次大流感中口罩在预防和阻断病菌传播方面数度扮演重要角色。

1897年3月,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一直要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1910年,哈尔滨爆发鼠疫,时任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医生发明了“伍式口罩”。

2003年,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各大药店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口罩。

2009年,在继2004年的“禽流感”之后,“甲型H1N1流感”让口罩大军再一次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前。

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

2020年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0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利用医用包装无纺布、器械用吸水纸、N95熔喷过滤布等材料动手制作口罩。

口罩的制作材料

2层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

3层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滤纸。

活性炭口罩:无纺布、鼻梁筋、耳挂、滤纸、活性炭过滤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太监要将妃子衣服脱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嫔妃们的侍寝房事都归敬事房太监管理、记录。嫔妃们的每一次侍寝,敬事房总管太监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古代嫔妃侍寝程序较为复杂。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一个妃子的姓名。这天,皇帝若没有性欲,便说声“去”;有点意思,则拈出一块

  • 古代妃子怎么获得宠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妃子怎么获得宠幸?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然而,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待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以图获得帝王的宠爱。潘淑妃:巧借羊车望幸宋文帝喜欢驾着羊车在后宫别苑任意行走,羊车停在哪个嫔妃的住所前,文帝就在此留宿。潘淑妃就来个投羊所好,在门外的屋檐上插

  • 早饭经常吃的油条的历史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油条是中国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油条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据说最早是临安人发明的。相传在南宋年间,邪恶宰相秦桧和他的老婆王氏因妒嫉及贪婪,外通金国,在东窗定下了毒计,把精忠报国的岳飞害死在风波亭。消息传开,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那时,在从安桥河下,有两个食品摊,一

  • 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之初,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争论谜题,先有鸡先有蛋让人们总是不断地去探索并讨论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及其世界的本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要得到“先有鸡先有蛋”这类循环因果的问题的答案是徒劳的,人们会认为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问题。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字面答案是

  • 外戚专权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外戚,主要是指帝王的母族和妻族,历史上外戚专权的情况虽然时常发生,但却呈现出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两汉魏晋南北朝最为严重,唐宋以后却少有发生。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情况,则与外戚专权的原因息息相关。那么,造成外戚专权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王朝的典型特点便是世袭君主制,这便形成了家天下的独特统治方式

  • 清朝嫔妃为什么爱穿花盆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近年来,清宫剧层出不穷,其中后妃和格格们都要穿一种形似花盆的“厚底鞋”,在影视剧《还珠格格》中就有一幕,出身民间的小燕子因为穿不习惯这种“花盆底”,结果在乾隆皇帝和皇后面前摔了个四脚朝天,可谓丢尽了脸面。这种“花盆底”类似于如今的厚底鞋,但又不像厚底鞋那样平稳安全,穿上后不仅没法“健步如飞”,反而行

  • 人血馒头的出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血馒头的由来最早是出自于唐朝时期陈藏器所编写的本草拾遗中,他在书中明确的讲到,在斩首处决犯人时,便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来治病。后来在在清朝的时候袁枚在其子不语中也是有提到:“杨竟负约,又记人血蘸馒头可医瘵疾,遂如法取血。”瘵疾即为痨病,也就是现在的肺结核。发展的近代时期,鲁迅先生的药中,也

  • 长明灯燃烧2000多年为何能做到永不熄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明灯”不熄之谜,最早见于神话传说,据说是天宫之火。长明灯藏于古墓中,但却明光逼人,令人毛骨悚然。如此神奇之灯,为何长明千年不灭?为何无氧依然燃烧?在民间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一些年代久远的古墓里,通常都会有一盏长明灯,如果仅仅说古墓里有长明灯的存在,大家可能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正常,但是,有些古墓里

  • 黑天鹅事件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一般来说,“黑天鹅”事件是指满足以下三个特点的事件:它具有意外性;它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们在事后为它的发生编造理由,并且或多或少认为它是可解释和可预测的。黑天鹅存在于各个领域,无论金融市场、商业

  • 盘点历史上五大黑天鹅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黑天鹅事件一:“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人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飞机撞向美国纽约世贸中心与华盛顿五角大楼。3000多人在这次黑天鹅事件中丧生,美国的经济此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巨大的经济损失无法用数字来统计。这是一起典型的黑天鹅的事件,出乎意料,产生重大影响。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