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阳和长安为什么在唐朝之后就没有定都了

洛阳和长安为什么在唐朝之后就没有定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58 更新时间:2024/2/29 14:43:43

我们有六大古都之说,洛阳、长安、南北二京、开封、杭州,说实话,无论从历史意义,还是时间长久,我不认为开封、杭州能同前四者相提并论。不过我们今天只为探讨洛阳和长安。

长安为十三朝古都,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献帝)、新朝、西晋(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洛阳亦是十三朝古都,以它为都城的朝代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包含于内),后梁,后唐,后晋。

所谓十三朝古都,不过是虚数,为了让长安和洛阳显得一样罢了,还有不被正史承认的过渡政权,也曾定都长安,如更始、黄巢、大顺等。单论作为都城的数量来说,洛阳要远远多于长安,哪怕定都长安的一些朝代,例如唐也会将洛阳定为陪都。

长安、洛阳哪个强,这个真的没法比,只是不同时期,作出不同的选择。洛阳也好,长安也罢,都曾多次毁于战火,却又再次崛起,直到唐朝以后,才失去“都城”的作用,而主要原因便是“粮食”。

定都长安胜于“形胜”,关中平原历来被称为“四塞之国,金城千里”,北有岐山,西有陇山,南则有秦岭,所谓三面环山。山河本就是天然屏障,在关键地势上修建几所要塞,便可以做到易守难攻。

秦国能最后统一天下,地形占据很大原因,它拥有四关萧关(北方)、函谷关(东方)、武关(南方)、大散关(西方),这也是四赛之国的由来。

除了易守难攻的地势优势,关中还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既关中平原土地肥沃,易于种植粮食。有地形,在对外战争中便能占据优势,甚至能立于不败之地。

楚汉争霸,刘邦哪怕屡战屡败,只要关中不失,他就拥有一块稳定的后勤基地,能源源不断为他地输送士兵、粮草,项羽打个齐国,结果老窝彭城都没了,时间一长,项羽自然会失败。刘邦因关中得天下,可他首先想得定都洛阳。

洛阳地势虽然没有关中险恶,但也不错。北有黄河、南有太行,东有虎牢、西有潼关,至于土地更不用说了,若这里不善种植,也不会自夏商便立为都城了。

长安、洛阳如此相像,这也是汉唐时期实行两都制的原因。不过哪怕长安、洛阳再难进攻,总有被攻陷的时候,毕竟没有永久的王朝,唐朝长安曾六次被攻破。洛阳比长安有一个优势——水利发达。

长安土地肥沃不假,但种地还得有充足的水资源。秦国修建郑国渠,汉朝修建白公渠、成国渠,唐修三白渠。除了水之源限制,关中地形狭小是不争的事实,有限的土地,粮食自然也是有限的。

一国之都会产生“聚集效应”,会吸引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到都城,看看如今的北上广就明白了。庞大的人口,带来的粮食供给压力,隋唐以前还好,各种战乱、天灾人祸,关中人口一直在可支撑范围内,但经过隋唐发展,人口基数增长,仅靠关中一地就有点力不从心。

关中的险峻地形,并不会因为你是主人,便让你行动方便。复杂的地形意味运输困难。东晋桓温第一次北伐,根本没带多少粮食,不是不想,而是运输困难,难以携带罢了。

注:黄河水道有难走的三门峡。陆地、水道都很难走。

洛阳则不同,借助黄淮水系,可以将南方的粮食轻松运入洛阳,大大缓解了饮食问题。至于宋朝定都开封,主要原因就是开封守着汴河,运输更为方便,一句话吃喝代表一切。

地形险峻的城池,有利于夺取天下,不一定利于守天下。曹操拿下邺城后,将邺城变成自己老窝,可魏国都城是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首选便是洛阳(既有南北对峙的原因,也有因洛阳是“正统”)。

唐朝高宗时期,李治就常带着武则天往洛阳跑,等武则天建周,干脆定都洛阳。唐朝后期,曾因为粮食运不进关中,唐懿宗生生饿了两个月。

五代除了后唐,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开封,主要原因就是在这里能吃“天下饭”,南方粮食可以走黄淮水道,河北、山东稍近的地方,粮食更容易往开封运输。

宋朝在五代基础上建立,干脆也选择开封为都城,于是长安、洛阳二都渐渐没落了,当然运输方便,意味着交通发达,无险可守。若长安、洛阳足以养活都城的皇亲国戚、百官百姓,自会继续成为都城,关键他俩不符合条件啊。

当然没有一个永远不会被攻破的都城。长安、洛阳定都的朝代虽多,可哪一朝存过了三百年?总不能全部归咎于都城问题吧。

明朝因燕地是朱棣基本面,于是迁都于北方。至于清,当时的满清贵族对占有天下抱有悲观想法,随时想着跑回东北,自不会在洛阳、关中定都了。

曾经的幽燕,是落后、荒凉之地,却成了最后的都城,幽燕之地既能接受从南方来的粮食,又有燕云十六州作为防护,算是理想都城了吧,哪成想时代变了,武器变了,城高墙深再也挡不住敌人了。

唐朝后,五代、宋因人口压力,选择运输方便的中原地区,宋以后却因各种原因,最终放弃洛阳、长安,十三朝古都也就此没落,不得不令人唏嘘。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的国号究竟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相关历史。唐朝因为开国皇帝李渊是唐国公所以叫唐,明朝因为驱逐蒙元,功比日月,所以叫明。其实唐朝的“唐”字称呼不是这么的简单。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一个朝代的确立,首要的是要确定国号,唐朝也不能概莫除外。关于历史上的唐朝,为什么叫“唐”朝呢?

  • 古代提辖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通过《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我们知道了经略府的提辖官鲁智深。那么提辖是什么样的官职呢?提辖首先是一种指挥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主要掌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事务;二是事务官,宋朝时,在左藏库(储藏皇家金银钱帛)、文思院(掌管制造宫廷所用的金银器物

  • 古代官员的“品”和“级”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品是指古代官员的等级。汉代以俸禄的多少来表示官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千石、八百石等级别。因为每一种官职都有固定的俸禄级别,所以有时以俸禄级别指官职,如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二千石遂为郡守的通称。魏晋开始,官分九品,以一品为最高。隋代自九品至一品官,称为流内,不入九品的称为流外。流外也有品级,用来安排胥

  • 秦始皇陵墓中的六大秘密机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为了防止后代盗墓贼,秦始皇陵墓中至少设置有以下六大秘密机关,每一项足以杀死盗墓的人,在这些机关各各狠毒无比!这六大机关分别是:机关连弩、连环翻板、流沙层、水银池、伏火、诅咒。其中最狠毒的莫过于伏火和连环翻板。这种伏火在现代化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秦朝出现这种伏火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它的原理是

  • 历史上最疯狂的工作狂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由于身世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秦始皇从小刻薄、多疑的性格。一方面心气极高,他连年征战,横扫六国,抚定四方,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他可能担心立了皇后会对他有所掣肘,妨碍他实现远大的理想。秦始皇是个工作狂,公务繁忙,整日埋头工作,没兴趣考虑后宫的事情,以至于迟迟没立皇后。他给自己定下了工

  • 吕布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第一勇将,许多人都认为当属吕布莫属,的确,能够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围攻之下全身而退的人,确实说明其武功之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是说说而已,三国乱世,如此多的豪杰想要拉拢吕布,甚至可以说,就一场战斗而言,一位吕布能够直接影响到战场的局势。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此孔武有力,威猛无比

  • 吕布为何不敢用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一代将军,驰骋战场,因此高顺也只能在战场上才能显示出他的英勇和计谋。虽然对吕布屡进忠言,但是在吕布心里虽然知道他对自己是忠诚的,但要真正做起事情来还是有所欠缺的。曾经高顺也曾常常规劝吕布说:“凡家破亡国的人,不是因为他没有忠臣明智的部下,而是担心他们不被重用啊。将军做事情,不肯慎重考虑,所以常常

  • 刘备为什么不肯救吕布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在徐州被曹操擒获后,乞求曹操放他一条生路,此时,一贯杀伐决断从不犹豫的曹操,为什么咨询起了刘备的意见?而刘备只用了一句话,就致吕布于死地,这又是为什么呢?自此,吕布被俘,徐州平定,时间是建安三年十二月——从出兵到大获全胜只用了三个月时间。曹操又一次面临选择——要不要让吕布的脑袋搬家。曹操爱才,他

  • 刘备到底有多恨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布虽然本领大,但也太傲慢,不但杀自己的两个义父,而且树敌过多,如袁术、袁绍、曹操等。就连他“辕门射戟”救过的刘备,也对他深怀怨恨,非要在关键时候置吕布于死地。这主要是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吕布在定陶被曹操击败后,原准备投奔袁绍,哪知道袁绍不但不拉他一把,反而出兵五万,帮助曹操共同进攻吕布。吕布没有其

  • 汉武帝何要诛杀卫氏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青屡立战功,他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前124年汉武帝封卫青大司马,后加封常置大将军,节制所有将领,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军政首脑,位在丞相之上。卫青以及他的外甥霍去病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加上卫子夫皇后的尊为,卫家达到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