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如何防止假币

古人如何防止假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07 更新时间:2024/3/24 23:17:17

假币,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对社会的正秩序造成损害,所以现在有非常多的防假币的招数,正版纸币假币相比也有很多很明显或者隐藏着的差别。

但是在古代,纸币并不是一直存在的,直到朝时期才诞生并慢慢流行开来。那么,智慧的古人们,他们对于防止假币,辨别假币又有什么样的办法呢?古人是怎样对待假币呢?

宋代纸币自出现以来,就伴随着作伪问题。宋初四川交子在私人发行时,伪造现象即已存在,史称“亦有诈伪者,兴行词讼不少”。以后随着交子官方发行,作伪并不因政府介入而停止,反而日渐严重。仁宗庆历年间,交子的伪造使政府“以伪造犯法者多,欲废不用”。南宋初期,仍然是“诈伪多有,狱讼益繁”。南宋东南会子的伪造问题,尤以孝宗、宁宗、理宗三朝为最严重。

据史料所载,当时纸币作伪的手段主要有三种,这就是“伪造新会、揩改旧会、盗卖会底”。所谓“伪造新会”,大致就是作伪者按会子的版式重新描摹雕刻印刷,然后把伪造的会子投入使用。“揩改旧会”可能是将旧币涂改界数或面额,而再投入流通的作伪方法。“盗卖会底”则是印刷纸币的官吏利用职权,将会底(尚未加盖官印正式发行的会子)卖给他人,买得会底者自行雕刻官印加盖其上,然后投入流通。

宋代纸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界发行。当旧币发行流通期限满后,必须兑换新币,这时官吏必须严格鉴别旧币的真伪。南宋规定:当会子换界时,要设内外两场官吏鉴定。纸币分界发行是防范作伪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并能限制纸币的发行量。如南宋袁甫所谈纸币发行“四戒”中有“两戒”与分界有关。

他认为:纸币发行“一曰戒新旧三界并用”“四曰戒新会不立界限”。严惩造伪者,奖赏陈告者。宋仁宗时期,知益州薛田、转运使若谷上奏欲官办四川交子时,就定下针对伪造的奖惩条:“若民间伪造,许人陈告,支小钱五百,犯人决讫,配铜钱界。”神宗熙宁初年规定,伪造交子的处罚等同于伪写官文书印者,处以流放2000里的惩罚。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朝廷扩大对涉及伪造纸币行为处罚的范围,除伪造者本人外,知情不报者、转用伪币者等均得受罚。到南宋时,将伪造犯人处斩已成定例,支赐陈告人的奖赏也增加了。宋廷为使严禁伪造纸币之令家喻户晓,还将禁伪赏罚文字刊印于纸币票面。如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发行的小钞票面上有“上段印准伪造钞,已成流三千里,已行用者处斩”等文字。

至于南宋会子,其票面样式,上半部分不但印有会子名称及面额,更以56字详示禁伪赏罚敕文:“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愿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各目者听。”从宋代历朝对纸币作伪者及其相关人的处理上看:一方面,其处罚逐步由轻变重,惩治的范围也逐渐变宽。另一方面,对于陈告者的奖赏由少至多,从500贯提高至1000贯。

统治者立法思想是通过严惩重赏,一方面威慑作伪者,加大其犯罪成本,使其不敢以身试法;另一方面加大对知情者、负有督察责任官员等的赏罚力度,提高纸币作伪案的发现概率。提高纸币作伪的发现概率,比加大对纸币作伪的打击力度,对作伪者更具威慑力。还有宋代将禁伪赏罚文字刊于纸币票面,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普法活动,并对妄图作伪者时时敲起警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扑克牌上面的人物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扑克牌很多人都玩过,有些在这方面甚至还是高手,在JQK三种牌面上,每一种都印着一个人物,这些人物其实都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人。K系列黑桃K:1.古犹太-以色列王国首位正式国王大卫(David),犹太人的著名君王,基督教圣人,也是国王所罗门的父亲,米开朗基罗著名的“大卫”的雕像即纪念这位国王。他善于用竖

  • 古代一个星期有几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并没有星期这个说法。实行的还是五日一休,不过各个朝代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变化。当然古代规定的家假日基本上也很少,但是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在自己家里做事,帮别人打工的很少,所以也没必要弄什么固定休息时间。而我们现在用的一周七天到底是谁制定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星期”一词的起源与古巴比伦有关。在

  • 尚方宝剑真的能先斩后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很多民间传说或者戏曲当中,但凡有尚方宝剑出场的地方,那都是威慑力极强,即便作为皇帝也不能肆意妄为,更不要说普通官员。但也有很多人以为,这只不过是小说话本虚构出来的一把剑,历史上真的存在上斩昏君下斩奸佞的尚方宝剑吗?尚方宝剑的传说的确源于社会现实,只不过真实的尚方宝剑真的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厉害吗?尚方

  • 半老徐娘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文学作品里面,经常看到半老徐娘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一些虽然上了年纪,不是那种很年轻的女子,但是依旧有一种风韵犹存的感觉,仿佛能让人看到她年轻时候的样子。不过这个词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其实就是根据历史上曾经的一个真实的人物,也就是“徐娘”而来,这个人是谁呢?半老徐娘是一个汉语成语,也可叫做徐娘

  • 古代人的催婚方法比现在还要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即将过年,回家固然开心,但一想到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回家的欲望似乎就没那么强烈了。催婚,无疑是当代年轻人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你越是不着急,父母亲戚就越着急,想尽办法催婚但是效果却适得其反。不过要说催婚这件事情,古人也逃脱不掉,甚至还不得不接受,逃避不得。因为古代催婚的可不是能任由你推脱的家里人,政府催

  • 古代如何应对恐怖犯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没有与现代社会相同的恐怖犯罪和反恐法制。可是,当时也有类似的恐怖犯罪,而唐律中也有打击此类犯罪的规定。总归起来,此类犯罪行为主要是:劫持人质、用毒药害人、车马杀伤人、向城内射箭、散布恐怖言论、决堤防和纵火等。这些行为都从不同角度造成恐怖气氛,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定和民众的安全。由此而言,唐律把其规定

  • 湘西赶尸人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僵尸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湘西赶尸了,传说湘西地区有着独有的赶尸文化,属于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赶尸的目的是为了把死在异乡的人带回他们的家乡,让他们能入土为安。不过这个“赶尸”究竟是个什么赶法呢,下面就为大家揭晓赶尸人的秘密。月黑风高的深夜,无边的黑暗笼罩着大地,乡村旷野里静得让人心悸,几乎只能听到自

  • 揭秘埃及十大诅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古埃及的文明,我么就不得不想起这个文明所创造的金字塔奇迹,让很多科学家煞费苦心的研究几十年。金字塔内神秘富有魔力的诅咒,曾让许多早期考古学家命丧黄泉,富有超自然力量木乃伊被视为古埃及法老的生命轮回,一起去看看吧。1、盗墓者偷盗棺材被砸死在棺材里在1944年的时候,一名盗墓贼正在法老的棺材底部准备

  • 古代人也逃不开广告植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现代生活被广告包围,手机、电视、报纸、杂志、大街等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在频繁出现的广告洗脑下,顾客的购买欲望会受到引导和刺激。比起现代广告,古代也有很多广告,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韵味十足。周代,广告以叫卖为主。《楚辞》中有“师望在肆,鼓刀扬声”,师望指的是姜太公,鼓刀是指屠猪羊的刀,诗人生动形

  • 为什么在袁大头上吹口气会有响声 银元的构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了辨别袁大头的真假,人们拿到了袁大头之后都会放在嘴边吹一口气,然后马上放在自己的耳边听声音。有嘤嘤嘤的声响便是真的。那么为何吹“袁大头”会发出声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袁大头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通用货币,就像如今我国的人名币一样,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电影当中听到的大洋。一个大洋相当于是七钱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