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如何?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

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如何?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48 更新时间:2024/1/5 3:24:31

诸葛亮刘禅的关系

诸葛亮和刘禅的父亲刘备的君臣关系,可是说是千古佳话,被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称赞。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被认为是千百年来最完美和谐的君臣关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一番肺腑之言令人闻之落泪。还命刘禅视诸葛亮为父,事事都要与其相讨。但是刘禅真的听从刘备的话了吗?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又如何呢?

诸葛亮剧照

刘禅与诸葛亮是君与臣的关系,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实际上刘禅也是在帝位42年,诸葛亮在世期间他几乎放权给诸葛亮,事事都听从诸葛亮的意见。诸葛亮自出草庐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为刘蜀出谋划策,刘备死后他也并未谋权篡位而是一直辅佐刘禅。他们看似特别的和谐,但是刘备在世之时,诸葛亮曾经评价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说明刘禅并不如后人所说那样的愚笨。他不笨,还是一个帝,明明可以拥有天下的权利,实际上却一点实权都没有,他不能私自做任何的决定,处处受限于人,所以对于诸葛亮他肯定是有不满的,不可能像表面上那么和谐。诸葛亮去世之后,他本不想修葺庙宇来祭奠,但是因为众大臣的提议他才不得不为,如果他真的尊诸葛亮为相父,以父之礼相待,那么怎么会对诸葛亮的后事如此无所谓。诸葛亮在《出师表》与《后出师表》里表达了他对刘禅当政时的不满,他对刘禅指出种种要求,让刘禅照他说的做。如果刘禅很听诸葛亮的话,那么他又何必写出那么多的文章来呢?会写文章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别人不听你说话,而你又想让他听你说。

所以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还是很复杂的,并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和谐,刘禅没那么听话,诸葛亮也没那么伟大,自古以来君与臣的关系就是最复杂难辩的。

诸葛亮尽忠辅佐刘禅

诸葛亮从刘备死后一直霸占着政权,直到他死才会政权还给了刘禅。刘禅虽然是名义上的一国之君,但是事实上诸葛亮才是蜀国真正执掌权力的人。可以说诸葛亮尽忠辅佐了刘禅,也可以说诸葛亮才是意义上真正统治蜀国的人。

诸葛亮画像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状态可以说是不太好。诸葛亮从刘备的手中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这个烂摊子经过他几年的整顿终于出现了一线的生机。当初刘备在托孤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大致的意思是说:“如果刘禅可以辅佐他,那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那你就取代他。”这看起来像是有两个选择,一个辅佐,一个是取代,但是事实上刘备很清楚刘禅是可以辅佐的,另外,诸葛亮也不会做出取代皇帝的事情来。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在辅佐刘禅的同时还要把持着政权呢?

第一,诸葛亮认为蜀国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蜀国在刘备死后,非常不稳定,因此,蜀国的建设需要由一个谨慎小心的人来主政,而诸葛亮觉得他就是那样的。

第二,刘备死后的蜀国内忧外患。当时的蜀国面临着北部曹魏,东边孙吴的双重压力,所以他会更加小心和谨慎。

第三,随着一些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离世,蜀国出现了人才匮乏的局面,谁重用人才,谁的实力就会有优势,诸葛亮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也一直在处理自己与蜀汉大臣的关系。

从这些方面看,诸葛亮为了蜀国的振兴也是煞费了苦心,即使是把持着朝政,但他也是一心想要让蜀国强大起来。

刘禅对诸葛亮的态度

刘禅和诸葛亮的和谐的君臣关系,是历代被有识之士所称赞的,被人们成为是封建社会中最理想的君臣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如此融洽的关系,除了臣子忠心辅佐君主外,还需要君主对臣子的包容采纳和虚心接受,刘禅对诸葛亮就是这种态度,总是听从诸葛亮的意见,事事都迁就着诸葛亮。

诸葛亮画像

刘备临终前特别嘱咐刘禅要与诸葛亮共同处事,事情都要跟诸葛亮商量,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刘禅也是照着刘备的话来做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诸葛亮商量,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诸葛亮说的来办。对于诸葛亮的独揽大权,刘禅也没有因此抱怨和愤怒,而是做到了凡事都要忍让。

在诸葛亮发兵北征的前夕,他对刘禅还不放心,特意派人心腹董元来辅助刘禅,“监督刘禅”。诸葛亮对刘禅的语气,并不是臣子的口气,更像是一个父亲在教导自己的儿子。刘禅也是默认了,并没有表现出不悦的神情,因为他也不像让国内的政局混乱。

对于诸葛亮发兵北征,虽然刘禅不太同意这个举动,但是还是全新为诸葛亮加油鼓劲。因为他始终把刘备的教导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为了维护诸葛亮在朝廷上中权威。

刘禅也非常支持诸葛亮的治国方针,虽然诸葛亮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是他的措施确实给蜀国带来了一线生机,在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是用诸葛亮时期的措施,甚至重用诸葛亮为他挑选的人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被称为酒仙是谁?竹林七贤刘伶历史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伶墓刘伶,字伯伦,又称酒仙,是魏晋时期的诗人。因为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七个人经常在山阳县的竹林之下相聚,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刘伶是他们七人之中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位。刘伶身材矮小,容貌丑陋。平时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往。然而矛盾的是,他的性情豪迈,不拘小节与阮

  • 窦漪房是谁的妻子,汉朝窦太后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窦漪房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窦漪房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到皇后,太后,直至太皇太后,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

  • 樊哙是什么出身的?樊哙是卖狗肉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末时期,樊哙出身寒微,只是一个卖狗肉的,以此来挣得钱财养家糊口。樊哙虽然是卖狗肉的,可是刀法很准,顺着狗的纹理下去,一刀到底,所砍下的狗肉,不禁干净漂亮,更加口味鲜美。樊哙身高一米八,孔武有力,再在市场上卖着狗肉,很是惹人注意,再加上他为人豪爽,因此他的摊贩总是有很多人。樊哙的生计可以勉强度日。樊

  • 卢绾之死亡真相,卢绾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卢绾是西汉时期异姓诸侯王之一,卢绾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小及同窗,深得刘邦的信任,官至太尉,后又被封为长安侯。燕王臧荼的叛乱被平定后,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后因私通陈豨与匈奴事发招致攻击,被迫逃亡匈奴,被封为东胡卢王,死于该地。卢绾,公元前256年生,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与刘邦是同乡好友,且和刘邦同一天

  • 卢绾为什么叛变造反?卢绾为什么要背叛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是大汉朝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史上极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家。他虽出身卑微,但人缘很好。在他颠沛流离的生涯中,他的“发小”卢绾对他不离不弃、甘心情愿地跟其左右,为大汉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人却在年老时背叛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卢绾也是丰邑人,和

  • 张良简介资料,张良的妻子和儿子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良(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张良的资料姓名:张良别名:张子房国籍:中国(汉朝)出生地:城父出生日期:公元前250年(庚午年)逝世日期:公元前186年职业:政治家、谋士宗教信仰:黄老之学主要成就:助刘邦建立汉朝助刘盈保住太子之位爵位:留侯谥号:文成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聚众起兵反秦,后归刘邦,

  • 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的爱情故事,高渐离与栎阳公主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吞并六国后,统一了天下自称为“始皇帝”,他将荆轲等燕国人士全部处死,对太子丹进行了流放。高渐离身为秦国的俘虏,他的头上被秦王烙上“囚”字,得知高渐离在声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秦始皇下令让高渐离为自己谱写一曲“秦颂”。高渐离誓

  •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一句谚语。其中包含着两个事件。张良是汉初的谋臣,“过墙梯”是战国时期鲁班为楚惠王攻打宋国发明的。两者之间相差百年之久。张良,字子房,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汉初三杰之一。可以用“千古第一谋臣&rd

  • 栎阳公主怎么死的?栎阳公主是秦始皇的女儿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装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的栎阳公主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堂姐嬴姜,那么历史上有栎阳公主这个人吗?历史上的栎阳公主是谁?历史上的栎阳公主传说为秦始皇之女,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北十五公里渭河边有一古镇,名栎阳镇,是秦朝时秦始皇的女儿栎阳公主所住地,名叫栎阳宫,也是高渐离教栎阳公主弹琴发生爱情故事的地方。

  • 张良死后究竟葬在哪里,张良墓究竟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西汉时期的张良字子房,是个富于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据史籍记载,其先为韩人,其祖、父五世相韩。秦破韩,张良矢志复仇,结交刺客,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未中,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幸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三卷。后归附刘邦,为之谋划天下,以下立六国之后、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