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楼梦妙玉的结局是什么,妙玉的一生应该怎么评价

红楼梦妙玉的结局是什么,妙玉的一生应该怎么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610 更新时间:2024/2/28 17:36:17

妙玉是金陵十二衩之一,感觉大家对妙玉的关注度好像也不是很高,对于妙玉的一些遭遇还有结局也是有很多版本,妙玉最后到底是怎么样了呢?妙玉在红楼梦里算是非常正派的人物了,大家也都对她的评价很高,不过在红楼梦里大家最后的机会似乎都不是很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妙玉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她的一生应该怎么评价呢?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有一个人物显得很突兀。此人并非出自贾府,也不位列四大家族,似乎是方外之人,却又尘缘未了。

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不错,她就是那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曹雪芹给予了如此惊人的评价,恐怕就连钗黛都未必能轻易享有曹公如此高的赞誉。

我少时读红楼梦,对此深为纳罕。以我当时的目光来看,论家世,论才情另一个来自四大家族的薛宝琴似乎比妙玉更有理由入选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琴是宝钗的堂妹,也位列四大家族,有那么一段时间,贾母似乎大有将其聘给宝玉的心思,对其极其宠爱。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宝琴似乎都比妙玉更有理由入选金陵十二钗。

不但位列正册,妙玉还在十二钗排序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她恰恰处于上下半钗的分水岭位置,排在迎春之前,仅仅在湘云之后。

要知道湘云在曹雪芹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最后陪伴在宝玉身边的不是黛玉,不是宝钗,也不是袭人,而是湘云。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她就是那个神秘的脂砚斋。正是她陪伴曹公度过了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陪伴曹公度过了这最后的余生。正是由于她的红袖添香夜伴读,才促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完成,如果没有她,也许曹雪芹不大有勇气与毅力完成这部鸿篇巨制。他们有相同的记忆,相同的磨难,有这么一位红颜知己陪在身边,曹公暮年也算是老怀为安了。

更为重要的是妙玉又得到一个玉字,玉字在曹雪芹心目中的意义毋庸置疑,非比寻常。关于妙玉,一向是争议甚嚣,在金陵十二钗中,她也许是饱受争议最多的一个人,她的境遇犹如冰火两重天,爱她的就极爱,不喜她的就极厌。

林语堂先生就深恶妙玉,他曾公开表示金陵十二钗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妙玉,也许李纨的一番话颇能代表一部分人的观点:“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她。”以李纨的和顺平易、温柔娴静,很少见其发出恶声,可见妙玉之嫌,确有不大得人心之处。论见识她犹胜宝钗,文墨也极通,经典也极熟,论才情她不输黛玉,凹晶馆联诗为她博得个诗仙的美誉,如此被人诟病,多半源于那场著名的栊翠庵品茶。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简直就是妙玉的正传,曹雪芹专门辟出一节来为妙玉作传,可算是把她的孤僻怪诞描摹得淋漓尽致。这段历来被茶界人士所推崇,奉为神明,其对茶的精细与讲究,与宝钗冷香丸的繁复制作颇有的一比。

妙玉的由来交待得相当含混,只是从林之孝家的口中得知“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 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至于她是如何辗转投到此地来的,也只约略交待一句,“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其中曲折并未详述。然从其品茶所用的珍器古玩,精到细致,连宝玉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足以彰显了妙玉出身之高贵不凡与家学渊源。因此她才敢于公然质疑黛玉的品位。“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红楼梦中,恐怕没有谁敢于公开奚落黛玉,而黛玉也罕有的置之不理。因为她明白,可算是遇到对手了,这一次黛玉是真的被比下去了。

红楼梦中,唯一一个有可能将黛玉比下去的,不是宝钗,只能是妙玉。有人说黛玉的劲敌是宝钗,窃以为其实是妙玉。我一直认为宝钗是为了整个故事架构而设置的一个人物,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作出一种对比,与黛玉的一种对比,她们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红楼梦关于人物的描写一向是对照着写的,有林必有薛,有晴必有袭,有凤必有平。

事实上宝钗从来就不可能对黛玉构成威胁,那个金玉良缘只不过是个阴谋而已。她的温柔敦厚,她的贤良淑德,她的庞大的四大家族的背景都无法颠覆宝玉心中的木石前盟,她从一开始就输了,注定无法得到宝玉的爱情,黛玉从来就不曾被比下去过。宝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与宝玉相悖的,这就注定了宝玉对她只能是敬而远之,很显然,曹公眼里是取黛玉而舍宝钗的,这一点早就给出了答案。显然,宝钗是不符合曹公的审美的,他推崇的人,大概就是像黛玉妙玉之类,世人眼里有所孤僻的人,反而是他所敬重的,因为宝玉自己也是那样的人。

关于癖,明末的张岱有过一段经典的评论,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所以在精神层面上宝玉跟黛玉妙玉三人是契合相通的,而宝钗远远达不到这种境界。

而被世人诟病最深的,还是她对刘姥姥的态度,关于这点我只能说如果你以一种简单而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妙玉,恐怕很难领会曹公赋予这个人物的深意及良苦用心。红楼梦只是在真实的揭示人性,展现人性,以最大的慈悲。

妙玉的这一次出场,犹如孤鸿掠影,犹如云心出岫,此后再难见其芳踪,此后的两次描写均采用侧写的手法,隔岸观花,临水听琴,犹如一位世外高人,只闻钟磬音,不见惊鸿影。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中,宝玉“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栊翠庵门前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这一段描写极为传神,红梅映雪,遥遥相对,颇有高山流水,知音雅奏的意味。而整个访妙玉乞红梅的过程,并未明写,却被宝玉写进了诗里: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以嫦娥来来比喻妙玉,暗喻其寂寞广寒,碧海青天,是不是有一点怜惜呢。比之黛玉,宝玉对妙玉的感情更多了一份幽微不明的复杂,有欣赏有倾慕有相惜。

那么妙玉对宝玉有没有爱呢,有爱,还是真爱,也许不比黛玉少,因为这个世上也只有宝玉懂她。就象宝玉说的,“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因取我是个些微有知识的”,否则她何以主动叩芳辰。“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她以槛外人自居,在她看来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呜呼哀哉!竟视古往今来多少诗才傲物为无物,简直是惊世骇俗,其癖可见一斑!她的结局只能是世难容。以她的骜孤僻,是不见容于这个尘世的。她的结局,或是零落风尘,或是红颜屈从枯骨。脂砚斋里,有一条惊心动魄的批语。

美就是用来摧毁的,这就是悲剧的力量。也许对于曹雪芹来说最为珍视的人反而要以最为惨烈的方式实现救赎,不得而知。这个他投注了深切关注的人物,所谓爱之深,则痛之切,如果这也是一种悲悯的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包拯怎么死的,包拯是被宋仁宗毒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被安葬在安徽省合肥市,关于当时包拯在开封逝世的情况,他的墓志铭上有说明,嘉佑七年五月,包拯患病,期间有吃过药但还是去世了。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包拯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几天,期间还服用了好几味治疗效果极佳的药。因为包拯生前敢于谏言,他不害怕权贵,执法的过程中不被私情困扰,他每次的秉公执法,都是在侵犯

  • 替罪羊的意思是什么,替罪羊比喻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 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rdqu

  •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林则徐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则徐是清朝中期的重要人物,他生于1785年,卒于1850年,是福建省侯官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福州市人。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栎社散人等,林则徐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林则徐年幼时期家里比较贫困,他的父亲只是一个秀才,在家里教书,虽然不用交粮纳税,但是家里人口众多,父亲的收

  • 三国陈琳怎么死的,陈琳讨贼檄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陈琳首先是个才华横溢,善写文章的大才子,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文采飞扬,感情激烈,堪称三国名篇。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而且这本来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文章,但是却神奇的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陈琳也因此成名。图片来源于网络陈琳

  • 西门庆潘金莲是真爱吗,西门庆与潘金莲第一次见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门庆与潘金莲,都是有家室的人,为何一次见面就让两个人如火如荼的发生了婚外情呢。这两个人难道真的是天造地设的奸夫淫妇么?他们两个的第一次见面又有着什么样的遭遇,怎使得这两人一见钟情了呢?西门庆与潘金莲第一次见面时,西门庆究竟看到了什么,让他为之神魂颠倒!网络配图这篇文章所论虽不是上述问题的真正原因,

  • 天祚帝怎么死的?天祚帝为何号天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祚帝耶律延禧,是耶律洪基的孙子,是辽国最后的一位皇帝。耶律延禧登位之路坎坷,最终被金兵俘虏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显陵。耶律延禧生于辽道宗太康元年,是辽道宗的孙子,幼年父母被害身亡,留有独子耶律延禧。辽道宗外出游猎期间,耶律乙辛要求将耶律延禧留下,想要加害于他,幸得北院宣徽使萧兀纳所救,才幸免于难

  • 苏曼殊是谁?苏曼殊简介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曼殊(1884年-1918年5月2日),本名子谷,法号曼殊又号元瑛。广东香山人(今广东珠海)。中国清末民初诗人、作家、画家、翻译家。其父苏杰生为日本横滨山下町三十三番英国茶行的买办。苏杰生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妇女同居,生下了苏曼殊。苏曼殊的母亲叫亚仙(柳亚子说姓河合,但似乎没有证据)。苏曼殊十一岁被带

  •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天工开物》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应星(1587~?)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科技巨人。他一生淡泊功名,专心从事生产技术的考察,随时把考察所得记录下来,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天工开物》记述了直到明代为止的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所以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全书共18卷,分上、中、下三集,从专门技术的角度,把农业、手工业方

  • 荀子的思想主张和著作,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等中略知,荀子曾经去过齐、秦等地,而且游学稷下时成就了其名声。荀子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荀学派代表人物,是继孟子之

  • 吕蒙是怎么死的?吕蒙当初为什么要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的故事吕蒙战绩斐然,还杀了大名鼎鼎的关二爷,可谓是被关羽追崇者恨之入骨。不过可恨之人必有过人之处,关于吕蒙的故事还真不少,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吕蒙的故事。图为新版三过吕蒙的剧照吕蒙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跟姐夫外出打仗。十六岁的他抱的看法是家里这么穷,说不准立下大功还能脱离贫穷。他的母亲拗不过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