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张邦昌的历史评价

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张邦昌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66 更新时间:2024/2/6 6:55:21

历史上,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宋史、金史中都有传记。我们一般认为张邦昌是一个卖国求荣的人,最后他也是因叛国的罪名遭到赐死,不过细数张邦昌的所作所为,他并非是个彻底的坏人,有些事张邦昌也是迫不得已。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从不同面看待,也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那下面就来介绍下张邦昌这个人物,想了解的朋友就别错过啦。

1、站错队伍

张邦昌进士出身,凭一身才学逐步升迁。为走捷径,他与童贯投身权臣王黼(fǔ)门下,成为主和派的代表之一,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形成尖锐对立。

宋廷苦于辽国屡屡进犯,遂采取联金抗辽之策,与日益崛起的金国缔结海上之盟,共灭辽国。宋廷遵照协议,欲遣重兵北伐辽国燕京。在军事讨论会上,主战派与主和派罕见地达成一致,力主出兵配合金国一举灭辽。张邦昌却态度暧昧,“无所可否于期间。”他虽然明显得罪了战和两派,但无意中为自己留下一条活路。

童贯率20万北伐军大败而回,为挽回面子,乞请金兵代取燕京,再以百万贯赎回,使金国由此彻底看清了宋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孱弱本质。1126年春,金太宗即位后,撕毁军事合约,大举南下攻宋。

宋钦宗被父亲宋徽宗禅位架到火山口上后,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套路,默许主战派暗杀曾反对自己成为皇太子的王黼(fǔ),又诏数童贯十大罪状并诛杀,张邦昌侥幸逃过一劫。宋钦宗冷冷斜视擦着冷汗的张邦昌,盘算着如何巧妙处置他。

金兵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派使者入京城,假惺惺“邀亲王、宰臣议和军中。”宋廷使者与金国议定割让三镇土地后,决定派出宰辅再往金营,完成交割土地手续,并派亲王亲送金军过黄河北返。康王赵构主动请缨,“慷慨请行。”宋钦宗决定借刀杀人,“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和谈代表)”,随赵构同往金营。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始的场景。

2、步步惊心

张邦昌当初“力主和议”,如今被任命为和议代表,貌似顺理成章,实则暗藏杀机。张邦昌识破宋钦宗心意,为图自保,理直气壮得索要有宋钦宗亲笔签名的割地协议凭据,宋钦宗当然“不许。”张邦昌退而求其次,申请得到诏令作为凭证。宋钦宗“亦不许。”这明显注定了赵构与张邦昌“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结局。

赵构与张邦昌被金帅以各种借口扣留,本已天天提心吊胆,日日度日如年。

宋钦宗又为金国送上神助攻:令人夜袭金营,欲置和谈代表于死地。金帅将怒火撒到和谈使者头上,舞刀弄枪吓唬他们。赵构自带光环,气定神闲。张邦昌哪儿见过如此阵势,吓得“恐惧啼泣。”他一口咬定宋军夜袭金营绝对“非出朝廷意”,而是散兵游勇骚扰,终于保住性命。

赵构的淡定表现,令金帅怀疑亲王身份有假,被礼送回京师。肃王继任和谈代表,与张邦昌同在金营为人质。金国因未见宋廷割地凭据,威逼宋廷罢免李纲等主战派。宋廷迫于压力,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罪名,将李刚贬出朝廷。

身处金营的张邦昌不幸躺枪:言官攻击他在金营私通敌国,为金国献上逼迫朝廷罢免李纲的卖国毒计,是典型的“社稷之贼!”这番言词,如果不是主战派的有意攻击,就是不明真相的朝臣的义愤之词。指控张邦昌“私敌”,并无实证。

李纲被贬后,金兵趁势兵分两路,再次南下围攻开封,俘虏钦徽二宗,北宋亡,史称“靖康之祸”。金国灭宋,授意北宋群臣议立伪政权,但不许重立赵姓为帝,“勒令别立异姓。”

群臣无人甘心做汉奸,“莫敢出声,相视久之,计无所出”。有个聪明人脑洞大开:“诸位,张邦昌当过宰相,姑且推举他去搪塞一下。反正今天必须推选出一个人!”这个建议被全票通过,“众人署名举邦昌。”

张邦昌就这样结结实实被扣上遗臭万年的屎盆子。

3、严守臣礼

金国早有立张邦昌之意,接到“众人署名”的举荐信,迫不及待立张邦昌为帝。

张邦昌内心痛苦万分:登上傀儡皇帝宝座,注定遗臭万年。因此,他坚决不答应,“卧病不食”方式抗议。金国大怒,送来文书,“限三日立邦昌,不然下城屠戮,都人震恐。”张邦昌决定以死明志,被心腹劝谏:“相公现在自杀,想让金人屠城吗?”张邦昌进退两难,“乃勉强从之,曰:‘某(我)以九族保此一城人。”违心“北向拜舞受册,即伪位,僣号大楚”,史称“伪楚”。

从登基那一刻起,张邦昌就下定身为皇帝、心为宋臣的决心。因此,从上位到退位,他始终严守臣礼。

登基时,他特意在“文德殿设位御床西受贺”,并传令群臣不用朝拜。文武百官在金兵淫威下,不得不拜。张邦昌没有如皇帝登基般面南背北大喇喇接受朝拜,而是故意“东面拱立”,与群臣一般“亦色丧”。

登基数日后,张邦昌下手诏,公开袒露心迹,说自己即位是迫于“大国之威”,为救“斯民于兵火”才违心上位。他在手诏中命令群臣:不许称其诏令为圣旨,“应今后有自内传出者,为‘中旨,有面得者,为‘面旨,出四方者,为‘宣旨。”

他罢去朝廷礼仪制度,上朝穿常服,从不高高在上端坐龙椅,采取平等的“对坐议事”方式办公。他从不自称“朕”等君王专业词,只自称名字或“予”。有个大臣经常称“臣陛下”,屡遭“邦昌斥之。”他得知金人进宫时,才立刻换上龙袍。卫士们也很同情他的遭遇,议论道:“以前,艺人们常常穿着官服扮演假官。今天,张太宰也是做个假皇帝。”

他竭尽全力维护百姓利益,多次请求金国停止烧杀抢掠。金国搜刮已经掘地三尺,再无油水可捞,于是顺水推舟答应他的要求,“罢括(搜刮)金银。”他趁机请求:“请不毁赵氏陵庙、罢括金银、存留楼橹(用以瞭望、攻守的无顶盖的高台)、借东都(汴京)三年、乞班师(金国回师)、降号称帝、借金银犒赏。”这七条建议,“敌皆许之”。

1127年4月1日,金国携战利品徽钦二宗、北宋宗室及后宫佳丽、在京官员及金银财宝北归。张邦昌以宋臣之礼,率群臣“缟素出南薰门,设香案,率百官士庶北望恸哭。”这个举动相当大胆,完全可能触怒金国。

金兵刚走,张邦昌即刻“降手书赦天下”,并力排众议,接受吕好问建议,先将宋哲宗的废后元祐皇后迎入皇宫垂帘听政,将大宋受命之宝献给康王赵构,同时写信表明让位心迹:“臣被迫接受皇位,仅是权宜之计,臣岂敢有非分之想!”。之后,他“遣使奉乘舆服御物至南京”,并当面向赵构“伏地恸哭请死。”赵构理解他的苦衷,“抚慰之。”

《金史》载:“四月初十日,邦昌避位。邦昌僭位首尾三十三日,不御正殿,不受常朝;不山呼,见群臣称‘予不称‘朕.......”他还将所有宫门都上锁,贴上“臣张邦昌谨奉”的封条,足见其审慎态度。《金史》甚至主动为其开脱:“张邦昌遇到任何事都不敢有僭越之意,所作的一切完全是迫于金国之名而已!”

4、兔死狗烹

赵构变身宋高宗后,重新重用主战派李纲。李纲对张邦昌恨得咬牙切齿,复出后立刻弹劾张邦昌卖身投靠见风使舵。宋高宗顺水推舟将张邦昌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今湖南长沙)安置。”

张邦昌对此有足够心理准备,宠辱不惊,坦然出京。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政敌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千方百计搜寻罪证。终于,一份如山的铁证摆在宋高宗面前。

张邦昌称帝期间,北宋后宫嫔妃“李氏数以果实奉邦昌,邦昌亦厚答之。”归宋后,他们依然藕断丝连。一天,张邦昌喝高了,被李氏裸着双臂扶上车载回家,又安排干女儿陈氏陪侍。张邦昌回东府时,李氏还念着旧情去私送他。政敌将证据进献宋高宗,宋高宗大怒,将李氏逮捕下狱,李氏招认属实。宋高宗“诏数邦昌罪,赐死潭州。”

“诏数邦昌罪”,显然张邦昌身犯数宗罪,但宋史无载。金史就更隐晦:“康王已即位,罪以隐事杀之。”隐事二字意味深长。显然,张邦昌的罪名很可能属于莫须有,故不能公开宣布。换言之,张邦昌因与李氏私通而获罪,但罪不至死。因此,宋高宗与李纲等新仇旧恨一起算,罗列几项大罪而令其自杀。

因此,当张邦昌接到“宋帝赐死诏”后,耐人寻味地长时间“徘徊退避”。从他当初被逼称帝时曾想刚烈自杀可知,他并非贪生怕死之人。现在徘徊退避,只有一种可能:不甘心承认这些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的罪名,背上叛国罪名到地下愧见列祖列宗!

特使见他迟迟不死,逼他登上平楚楼自尽。张邦昌见“平楚”二字,万念俱灰,“长叹就缢”。

平心而论,张邦昌敢于屡屡拒绝金国赏赐的帝位,甚至打算杀身明志,只为拯救京城百姓,甘背恶名,的确很有胆色。且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自始至终未以皇帝自居,坚持自视为宋臣。说他是汉奸似乎有些冤枉,但傀儡皇帝的帽子毕竟摘不掉。

张邦昌之死,实质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更是宋高宗维护政权纯洁性的需要。伪楚皇帝在历史长河中,仅是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在权力博弈中,也无非是一枚可怜的马前卒。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的潘璋实力有多强,关兴为什么能将潘璋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关兴大家也知道的他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但是他再厉害也还是没有关羽和黄忠厉害吧,其实关羽和黄忠却不能把潘璋怎么样的,但是关兴却能轻轻松松把潘璋给杀死了,那么有的网友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防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三国演义》中,走麦城的关羽被潘璋的部将马忠擒获,斩杀。在夷陵

  • 祢衡击鼓骂曹是为什么?三国祢衡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时代,的确是一个各种人才辈出的年代,不仅有诸葛亮、郭嘉这样靠脑子吃饭的,还有魏延、张郃这样靠武力值吃饭的,但是还有一类人,简直就是“靠嘴吃饭”。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平常吃饭的状态,而是说,这些人极其狂,别的事情还什么都没做呢,嘴就先开始骂了。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 九门提督是什么官,九门提督到底有多大的权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九门提督是清朝的驻京武官,实际上是皇家禁军的统领,官位一品。这个官职应该算是非常重要了,就是专门用来维护首都治安的,如果谁想造反拿下都城基本上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除非这个九门提督想要叛变。其实对于皇帝来说,这个职业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自己有时候出远门家里还是需要有人照看的,当年司马懿能篡权成

  • 唐朝名将苏定方有多厉害,苏定方打下了多大面积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苏定方,相信很多朋友们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了。这位唐朝的大将南征北战,将大唐的版图扩大到了极致。但是苏定方却也不是天生就这么厉害的,都是靠着日积月累才有着这样的能力。而这位出生于592年的将领期初是为窦建德效力的,我们都知道,窦建德最终倒在了李世民的手中,所以说咋建唐初期,苏定方是不怎么原因为唐效

  • 历史上的芈八子很污吗,真实的芈八子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历史上的芈八子其实真的和一些电视剧小说里面演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对这个芈八子是有非常非常大的误解的,也不能说误解,要说的是有非常大非常大的认知差异性,我们以为的芈八子真的不是真实的芈八子了,所以还是多看看真实的史料。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芈八子其实很污的,而且是有史料记载的,那么这个说法到

  • 卓文君简介生平,卓文君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著名才女,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古代婚姻中,女性往往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卓文君一生共有两段婚姻,特别是在第二次时,卓文君依然果敢断绝,愿意为爱执着。婚后又利用自己的才华让司马相如放弃纳妾、背弃之事,两人终是归隐田园,白头偕老。卓文君有种独特的魄力,哪怕是放在今天依然

  • 太监与宫女结为对食是什么意思,太监与宫女可以恋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太监和宫女其实还真的是好悲惨啊,话说他们都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也更加没有其他的所谓的念爱自由了,但是有的时候有的朝代也会出现一些比较开明的皇帝,就会允许一些事情了,就好比“对食”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宫女和太监身上了,那么这个太监与宫女结为对食是什么意思呢?在古代这个行

  •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元宵节的由来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据说是司马迁创建《太初历》中,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便是元宵。因为古代把夜间称为“宵”,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着一个圆满的开始,所以古人会在元宵这一天加以庆祝,这个节日也是延续至今。不过早年,元宵节的形成却

  • 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蜀汉二十八臣文臣和武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道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这个话题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其实小编听说是听说过的,但是具体是那二十八位就不太知道了,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小编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这个问题的揭秘情况,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蜀汉二十八臣都有谁吧,看看这个蜀汉二十八臣到底是那28个人,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欢迎跟

  • 巫山神女的故事有哪些?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巫山神女的故事来自于一则神话传说,说起巫山神女可能很多朋友还觉得比较陌生,巫山神女是天庭王母娘娘的女儿瑶姬。据说居住在仙界瑶池的西王母娘娘有而是几个女儿,而瑶姬就是最小的那个,兵器也是最美丽可爱的活泼的那个。因此,西王母对瑶姬十分的爱护。由此瑶姬拨开了云朵往凡间看去,发现人间极为艰苦,瑶姬偷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