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冥婚什么意思,古代为什么流行冥婚

冥婚什么意思,古代为什么流行冥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48 更新时间:2024/2/6 6:39:47

中国古代素来重男轻女,而鬼婚,则多为给已成年却未曾婚配就死去的男子找婚配对象,而所找女方或为死者,或为活人,以死者俱多。当然也有个别家境殷实的富户,也会主动给死去却未曾婚配的女儿找女婿。这个习俗据说从先秦时就已经流传开来,到了朝,则在北地山西一带尤为盛行。

鬼婚的婚礼仪式活人相似,宋人郭彖在《睽本去》中载:“晋俗,男女年当婚娶,未婚而死者,命媒互求之,谓之‘鬼媒,鬼亲后的两家来往如姻娅。”也就是说鬼婚也得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会备足彩礼聘金,需门当户对才行。而结为鬼亲的男女双方家庭,一如两家姻亲,也会经走动。

网络配图

宋人康与之在《昨梦录》中对于鬼婚习俗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载,读来颇让现代人心惊胆战。鬼婚,为北地习俗,青年男女到了应该婚嫁而未婚却死去者,两家命媒人互求而谓之“鬼婚”,男女双方家庭把已死的儿女生辰八字详细备帖,以父母之命请善卜筮者焚香卜算,如果生辰八字相符,则双方家庭立刻置办冥衣,男方需备好衣帽鞋袜,女方则准备好布裙霞帔,生活必需品则一应俱全。此时媒人就会到男方墓前,以酒水和各色杂食水果祭奠,请男方完婚。并在墓前并排设上两个座位,在座位后面各立一面一尺长的小幡布,当媒人未祭奠时,两面幡布岿然不动,祭奠完毕后,请男女双方共饮合欢酒,完成婚配仪式,男女双方若满意自己阴间的对象,则二幡微微而动,不满意,则两面幡布不为所动。很显然,宋人老康在写这则旧闻时加上了自己的臆测,这与当时世人相信鬼魂之说相契合,而且好象也找到了立论的依据,不过这种活灵活现的叙述让今之人读来未免骨悚然。

还没完,老康接着介绍。鬼婚还有另一种模式,即死时男女还很年幼,没有到婚配年龄,尚没有接受到正规的学历教育,太过稚嫩,象这种情形下,就会将先生却已死去的男方姓名书写下来,象还活着一样聘请先生使其接受教育。女方则作为冥器充当保姆和使婢,等到一定时间,男方冥数到了,再给他们成婚。完成这桩鬼婚后,还有更恐怖的呢?据说就有家庭成员晚上做梦,梦见新媳妇回来拜见公婆,或者女婿回门拜谒岳父。如果不这样做,后果就更可怕了,则死去的青年男女会作祟,做出一些丑恶行迹而被当时人称之为男祥女祥鬼。

网络配图

老康也在中隐喻,鬼婚的盛行和当时借机敛财的“鬼媒”是分不开的,做完鬼婚,男女双方家庭都会用财物酬谢做鬼媒的媒婆,所以这些招摇行骗的“鬼媒”们经常走街串巷,到处打听哪里有刚刚死亡的青年男女,以做“鬼媒”生意而大肆敛财以谋生计。

宋朝时为北地会流行鬼婚?原因在于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成人礼,男子20岁而冠,要行“冠礼”上帽子,表示已经成人了。女子15而笈,要行“笈礼”,结发加笄即发髻上插上簪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做为成年人,如果没有结婚,死后是不能享受后人祭祀的,而死前未婚,没有立后,死后也是不能进入祖坟的。其次,未婚而死的人,在生者看来,非常凄惨可怜,古代人视死而生,出于怀念和哀悼也会给死者婚配的。再者,中国古代对于婚姻观的重视远盛于其他民族,饮食男女乃人之大欲也,生前既然没有享受天伦之乐,死后在阴间就只能采取补救措施了。

还有一种可能,中国传统社会的葬礼往往成为炫耀宗族或家庭力量以及家属和宗族间相互攀比争斗的一种机会,而鬼婚多为有权有势,财大气粗的富户,故而借鬼婚以炫耀家族势力。另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古代人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都会转世,让一个没有婚配没有后代的人转世,生者内心是不安的,古代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者当然希望死者婚配以后再转世,下辈子自然子孙后代无忧,寄托了活着的人对于死者的美好愿望和祝福。

网络配图

那么鬼婚为何在宋朝时流行于北地呢?这是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然笔者认为,虽然北宋之前这块辖地曾长期被少数民族沙陀人占领(后唐、北汉都曾建立政权),但是这种丧葬文化应该与沙陀也即突厥文化关系不大,仍然是华夏民族一种古老的习俗,否则就无法解释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了鬼婚情形,极有可能缘于华夏部落某一种古老部属沿习已久的风俗,可惜这个判断尚需要更加详细的考古资料佐证(当然也希望有识之士指正)。

冥婚自宋朝至今绵延上千年并未绝迹,清珂所著《清稗类钞》里就有相关记载,由于鬼亲也有丰厚的嫁妆,所以男方往往争着与富户的女儿结鬼亲,并为此不惜打官司。而到了现代,屡见新闻媒体披露各地愈演愈烈的“鬼婚”闹剧,有时为了结下一门鬼亲,不惜花费上万甚至几十万元的彩礼钱,而且为结鬼亲大动干戈抢尸的丑剧也多有发生,这种丑陋而扭曲变形的婚姻观,不免让古人贻笑大方。

我们作为现代人,应该知道这只是一种虚妄之说,鬼婚毕竟是一种陈规陋习,是一种古老而迷信的婚俗,是扭曲的丧葬文化,也是现代婚姻观中的糟粕。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绅是哪个朝代的,李绅写悯农诗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诗词最多都出现在唐朝,著名诗人李绅也是生于唐大历七年。李绅不仅是唐朝著名诗人,同时还是唐朝的一位好官员,一生都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他所任官职非常多,低至地方县令,高至朝中宰相。不过他一生最辉煌的部分并不在官场,而是在写诗赋词方面。李绅像李绅算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他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父亲是地方

  • 共和国勋章是免死金牌吗,青天白日勋章有什么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军中最高级别的奖章,也是比军阶更让将领们眼红和羡慕的无上荣耀。因为这种勋章从诞生那天起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但历经近百年的时间只发出过209枚,而国民政府中的将军人数就有近两千人。相比之下,能获得一枚青天白日勋章比混成一个将军还要艰难得多,故尔极其珍贵,含金量极高。因此它在国军的军

  • 杨门女将穆桂英真的存在吗,穆桂英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穆桂英是我国宋朝时期著名的杨门女将之一,杨家将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为了抵御周边邻国的入侵,保卫宋朝疆土,杨门将士都奋战沙场。穆桂英是杨宗保的妻子,穆桂英武功十分了得,因此她与丈夫一起上阵杀敌,保卫国家,屡屡建立战功,那么穆桂英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又立下了哪些功劳呢,以下是穆桂英简介。穆桂英剧照穆桂

  • 曹睿在位多少年,曹睿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鼎立形成以后,很多人会注意刘禅的无能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最多再关注一下阴险毒辣的曹丕。其实曹丕并不是三国鼎立时期的主角,这个建立了曹魏政权的皇帝仅仅在位六年就撒手人寰。真正起到至关重要的是他的儿子曹睿,曹睿一共在位13年。在他在位的后期完全有实力灭掉吴蜀,但是由于自身的能力问题,致使功败垂成。

  • 孙膑是怎么死的,孙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当属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这两次战役一举打碎了魏国称霸的美梦,也奠定了孙膑在军事史上杰出的地位。那么孙膑又是怎么死的呢?孙膑大约在公元前378年诞生。公元前360年(18岁)离家拜鬼谷子为师。公元前357年(21岁)下山到魏国。公元前355年(23岁)到

  • 火药的发明者是谁,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信大家都知道,火药和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那么火药是谁发明的呢?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那么在火药里面又含有哪些成分呢?今天,就让小编来揭开这神秘的火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

  • 梁红玉怎么死的,关于梁红玉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红玉,历史上有名的妓女将军,红玉之名是从后世的书里所取,正史上并未记载她的本名,只称为“梁氏”。她独具慧眼,在一场宴会中便相中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伙,无人能料到这个小伙能是后来名流千古的彪虎大将韩世忠。成为韩世忠的贤内助之后,更是夫唱妇随,跟随丈夫出征沙场。梁红玉,出生于尚武

  • 冰糖葫芦的来历传说,传统美食冰糖葫芦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冰糖葫芦,酸甜适口,老少皆宜,它不仅好吃,而且还十分好看,红彤彤的山植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只只糖葫芦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像一颗结满硕果的小树,煞是诱人。早些年在北京春节的庙会上,还时常看到串得长长的糖葫芦,最顶上贴着一面小彩旗,一串上足有百十来个山植果

  • 历史上有靠山王杨林吗,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靠山王杨林这个在一些电视剧里面是见过的,还是挺狠的一个人,那么这个人话说活跃在隋唐之间,而且这个人大家也非常的喜爱,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靠山王杨林在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呢?靠山王杨林的历史原型又是谁呢?下面就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不要错过了,一起分析看看!靠山王杨林历史上

  • 乾隆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乾隆母亲真的是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乾隆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清朝期间唯一一位当上了太上皇的皇帝了。乾隆的身世其实是备受争议的,在他身上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其中讨论的最火的就是关于他的出身之谜了。在很多传说或是电视剧中都有说到,乾隆皇帝拥有着汉人的血统。在清朝时期,对于皇室血统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在清朝规定中有明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