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最后又是怎么瓦解的

什么是井田制,井田制最后又是怎么瓦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3/12/12 4:45:09

说到井田制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是当时古代社会的一种产物,说到井田制其实很多人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那么有的人问了,到底什么是井田制呢?这个制度好不好,最后又是怎么瓦解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井田制”就是商、周时出现的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将田地按南北或者东西方向,以道路、沟渠等将其分成一块块方块小田,形状像个“井”字,所以叫做“井田”。它的所有权是归商或者周王的。

(井田)

在井田制中,以一“井”为一个耕作单位,长、宽各百步面积约为百亩。领主占有最中间的一块田,称为“公田”,面积约占一井的九分之一。农奴占有的叫“私田”,围绕在公田四周。农奴们要为公田提供无偿劳动和服公田的赋税、徭役,要将私田的收获的一部分以贡赋形式献给领主。农奴们往往围着井田居住,形成自然村庄,方便管理土地。

据《礼记》记载,井田是不可以随便转让或者买卖的,这就是所谓的“王田不鬻”。而农奴从二十岁起获得“私田”的耕作权,六十岁时上交。

井田中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是领主占有的公田,也叫"大田",这些公田一般位于城市郊区,因为耕种大田需要就近管理,所以这些耕作者一般住在城市里,叫"国人"。他们只负担军赋和兵役,每年向国家交纳一点米作为军费。他们是周代的平民。

第二类是距离城市较远、比较贫瘠的田,由住在城市之外的庶人耕种。城市之外又叫“野外”,所以这类耕种者被称为"野人"。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领主耕种井田和服杂役的义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步衰落了,其衰落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是人口出现了变化。

韩非子》上说:“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故民不争”。可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各诸侯国都面临人多地少的情况。而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国力,不断鼓励生育,或者鼓励移民,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奴隶主们便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在上面种植农作物,这种土地叫做私田。私田是可以转让、交换的。随着周王室内的权力被分封的贵族们架空,他们不但开辟私田,还把目光瞄准了公田。各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的战争和纠纷不断,原有的土地制度已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生产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流通工具的货币在市场上已经很成熟,管仲就指出“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商品的交换和商业流通也促成了发达的市场。贵族们通过收取市场交易的税费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而井田制所交纳的税费相比之下就显得非常有限了。领主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也在不断探索,由原来的“藉而不税”改为“履亩而税”,出现了新的土地形式“初税亩”,规定在公田税收之外,对原来不征税的农奴的田地和井田中公用土地都按一定份额缴税。正是“初税亩”在财税收入上能给奴隶主们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才会取代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较之周朝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出现了铁器农具。河北荣城县就出土过一件当时的铁制耙子。铁在当时被称为“恶金”,很多春秋墓葬中都有铁器的出土,说明当时铁制农具已得到全面推广。

在耕作方式上,春秋时期也已牛耕代替了商代以来的人力耕作。春秋时期,牛拉犁耕作是很普遍的耕作方式,牛不再单纯是祭祀祖先的祭品,而是参与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初税亩制)

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可以实现以户为单位的耕作,每个劳力可耕作的土地面积成倍增长,大集体耕作的井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耕作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出现了“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普遍情况。一些顽固坚持井田的旧贵族手下的老百姓纷纷逃往新贵族门下,与这些新贵族建立了地主与农民的崭新的社会关系。虽然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但比之前的奴隶身份要自由得多。

随着耕种者的逃亡,大量的公田荒芜了,束缚了农业生产,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形势的“井田制”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再也无以为继。

随着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废除井田制,实行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一律征税,新的生产关系和土地制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参考资料:《孟子》《韩非子》,《管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竹林七贤到底是哪七位,竹林七贤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只是不怎么出名同我们熟知的三国人物相比。其实抛开三国的战乱史,魏晋时期的文学也是非常厉害的。曹操、曹丕和曹植在文学当面早已都相当高,而竹林七贤在各方面的修为都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所以才得此名。那这竹林七贤到底是哪七位呢?这次就帮大家做一个介绍,竹林七贤算是在乱世中活的最潇

  • 西辽是谁建立的,西辽国后来被哪个国家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西辽是由耶律大石在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时间是从1124年至1218年。耶律大石是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他在辽国末年出走后,到达蒙古国布尔干省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耶律大石的建国之路也是非常艰难,他想向西域、中亚等地区扩张,就要想办法战胜一众帝国,好在当时耶律大石的部队战力依然强

  • 历史上王朗到底是怎么死的,王朗真的是被骂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很多人都喜欢三国那段历史,许多著名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骂王司徒,最终王朗吐血身亡。这个故事就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是正史,那么历史上王朗到底是怎么死的呢?难道真的是被诸葛亮骂的吐血身亡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段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诸

  • 历史上曹植怎么死的,曹植死后他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比于政治才能,三国时期的曹植更明显的应该是一个文学家,他有非常多的传世名篇,诗也好,赋也好,都让无数人赞叹惊艳。的确,他的性格并不适合成为一个谋划天下的君王,纵情诗酒不仅更适合他,也是他的追求。但是,这样一个既无心,也无力权位的人,为何还会遭到哥哥曹丕的迫害呢?他死后又葬在哪里?他的妻子儿女又分别

  • 大理国在历史上存在了多长时间,大理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在看了天龙八部以后,才知道还有个叫大理国的国家,实际上大理国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是存在的,只是存在的时间不长。大理国的建立还是比较特殊的,这个国家在当时是由多个民族组成,而且全国都信奉佛教,历代皇帝没事也喜欢出家修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佛系国家了。不过这种国家在古代,基本上也只能等着被

  •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朝鲜战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指在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本是朝鲜半岛上的南、北双方民族的内战,但是实际上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加入了这场战争,促而形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后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1950年6月2

  • 戚继光怕老婆的原因,戚继光为什么会怕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戚继光,我们都知道他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抗倭名将,抵御外敌入侵,是一个绝对的英雄人物。不过,英雄人物其实也是会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戚继光就很怕自己的老婆。关羽戚继光的妻子,我们现在只知道她姓王,就称呼她为王夫人。那这个王夫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在外面上阵杀敌毫不畏惧的戚继光,竟然会怕老

  • 章邯到底是怎么死的,章邯为什么要自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章邯小编觉得可能有的人不认识,有的人认识,章邯是当时秦朝非常著名的一位大臣,但是,在当时,因为自己没有主见,也是吃了不少亏,在当时打仗的时候,章邯是听信了赵高的谎言,肆意的发起进攻,最后是搞的自己面目全非。当然了,小编看到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章邯怎么死的?关于章邯的死因,有的人说是被陷害的,有的人

  • 孔融是怎么死的,孔融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融的一生可以说是很奇特的,小的时候因为“让梨”的事件成为尊敬师长爱护幼小的典范人物,单单是这么一件事情就被传了一千多年,然而老年却又被曹操冠上了“不孝”的罪名斩杀了。这前后看起来可谓是极其矛盾的,虽然一个人是会改变的,可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看上去完全不

  • 戊戌变法时间是哪一年,戊戌变法时间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戊戌变法时间是哪年?戊戌变法共持续了多少天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