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炎黄子孙的由来是怎样的,炎黄子孙什么意思?

炎黄子孙的由来是怎样的,炎黄子孙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93 更新时间:2024/3/6 13:57:01

炎黄子孙是我们华人的自称,因为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所以炎帝和黄帝的后辈也就被称为炎黄子孙。传说炎帝和黄帝原本是同一部落的族人,后来各自发展成了两个敌对的部落。在阪泉之战中,黄帝击败了炎帝,然后黄帝统一了两方的部落,这一族的族人就被称之华夏族。而在汉朝以后都被称为汉族,直到今天汉族依然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人数最多。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关于“炎黄子孙”的远古传说,感兴趣的话就来一起看看吧。

新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将黄帝与炎帝定性为“远古的传说”,其中并提到: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远古的传说”、“人文初祖”这些定性很准确。“炎黄子孙”之说的由来,也是很值得补充的信息。

“黄帝”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

春秋以前的文献,像《诗经》、《书经》,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禹,没有黄帝;稍后一点的《论语》、《墨子》、《孟子》,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舜,也没有黄帝。①

到汉代,出于“五德始终说”的现实需要,司马迁父子综合战国以来对“黄帝”的各种描述,将其作为帝王谱系的首位,写入了《史记》,并以之为始祖,构筑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血脉传承体系,尧、舜、禹是黄帝后人,被视为“戎狄”的秦、有“蛮夷”之称的楚,与西汉连年交战的匈奴,他们的君王也都是黄帝后人。②

《史记》开此先例后,之后的新兴“蛮族”政权,在势力深入中原后,常选择抛弃原来的祖先传承,转而宣传自己是黄帝后裔。比如,鲜卑慕容氏自称“高阳氏(黄帝嫡孙)之苗裔”;建立辽的契丹,自称“炎帝之后”、“轩辕后裔”。不过,金之女真、元之蒙古、清之建州,都无意自诩黄帝之后。这既有自身统治实力强大的缘故,也与儒家的“华夷之别”在于文化而非种族有关。③

上述种种攀附与排斥,都只是皇权游戏。

黄帝成为国人共同的“人文初祖”,“炎黄子孙”全面进入普通中国人的意识,与梁超等人在晚清对历史的重新发掘有关。

戊戌之前,康有为、梁启超曾试图将儒学改造成儒教,来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抗衡。梁启超曾言:“我辈宗旨乃传教也,非为政也;乃救地球及无量世界众生也,非救一国也。一国之亡于我何与焉。”我们的核心工作是传(儒)教,不是从事政政;是拯救世界,不是拯救区区一个大清国。④

1898年维新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眼界有所开阔。其理想从“救世界”退回到“救中国”,救亡的法宝,也渐从孔子和儒学,变更为黄帝和种族主义。

当然,时代所限,梁当时的种族主义思想,在今天看来有许多很荒唐的地方。比如,梁曾在文章中写道:

“彼夫印度之不昌,限于种也。凡黑色、红色、棕色之种人,其血管中之微生物,与其脑之角度,皆视白人相去悬殊。惟黄之与白,殆不甚远。故白人所能之事,黄人无不能者。日本之规肖西法,其明效也。日本之种,本出于我国。”⑤

其师康有为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更为极端。他认为只有白种人和黄种人有资格谈平等,至于那些“性情太恶”的棕、黑种人,应该“饮以断嗣之药绝其种”。⑥

这些荒唐之言,属于时代局限,今人自不必苛责。此种思想背景下,黄帝成了新的文化资源。1899年,康有为在加拿大对华侨演说,开口即称:

“我国皆黄帝子孙”。

革命党人也在晚清有了“黄帝子孙”的种族认同。

当然,出于推翻清廷的现实考量,他们将满人排斥在了“黄帝子孙”之外。比如,章太炎认为,纯血统层面的黄帝后裔并不存在,黄帝后裔指的是所有被华夏历史文明同化的种族,他责备满人以高高在上的外族统治者自居,不承认他们是“黄帝子孙”。⑦

当时的维新派与革命党知识分子,之所以对黄帝情有独钟,还有另一层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这些流亡知识分子,在日本接触到了拉库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的学说。

拉库伯里认为,黄帝其实是两河流域的一位君主尼科黄特(Nakhunte),后率部族东迁,越过昆仑山,辗转来到中土定居。这种“黄帝西来说”,正可弥补当时受种族主义影响极深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西方文明时的自卑感。所以,1903-1905年间,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甚至专门撰写了论文,来“佐证”黄帝的家乡就是遥远的巴比伦。宋教仁、梁启超也积极宣传这种观点。

不过,到了1907年,出于现实需要,章太炎又抛弃了这种观点。章解释道:如果承认黄帝来自巴比伦,中土原是苗人地盘,那么,汉人排满是正义,苗人排汉也同样正义,这对排满革命不利。⑧

其实,黄帝是战国时代才出现在文献中的传说人物,讨论他究竟是不是来自巴比伦,在史学层面并无多少意义。不过,清末民初这场“种族主义救中国”的思想潮流,确实重新发掘了黄帝这一文化符号的历史内涵,使之走向了“国族共祖”。滔海志士陈天华在黄帝的肖像前的恸哭,即是这种文化发掘的典型成果:

“哭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叫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在天之灵,能不忧恫?望皇祖告诉苍穹,为汉种速降下英雄。”⑨

进入1920年代,“种族主义救中国”得到纠正,渐变为“民族主义救中国”,黄帝的“国族共祖”身份,也因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1929年,顾颉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学用本国史教科书》被国民政府查禁。原因是他以一个历史学家的较真精神,在书中写道:

“(黄帝)实在的事迹,还是暧昧难明,……或许是后来的人推想出来的一个奠土建国的古帝。”

此说引来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的震怒。戴认为,值此内忧外患之际,“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如今说没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国人民团结为一体的要求解散了,这还了得!”⑩

1937年清明节,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国共两党派出代表赴陕西共祭黄帝陵。“炎黄子孙”这一身份认同,已成为国人抵御外侮的重要精神资源。

①中道敏夫之《三皇五帝夏禹先秦资料集成》,对73种先秦文献做了数量化处理,统计得出:“黄帝”在文献中共出现950次,若加上“轩辕氏”等异称,则有994次(含《黄帝内经》497次),具体而言,始于《逸周书》(2次)、左传(2次,另有异称2次)。这些文献都出现在战国时代。

②“五德始终说”源于战国思想家邹衍。汉武帝时,自认本朝属土德,往前推演,秦乃水德,周乃火德,商是金德,夏是木德,在夏之前,须有一个属于土德的朝代存在,才能完成一个五行循环。黄帝遂成为帝系之首,《史记》称其“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③王明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2年第3期。

④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39-40。

⑤梁启超,《论中国之将强》。

⑥康有为,《大同书》。

⑦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⑧孙江,《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西来说”在东亚的传布与文本之比较》,《历史研究》,2010年第01期。

⑨陈天华:《黄帝肖像后题》。

⑩顾颉刚,《商务印书馆和我的史学研究》。

PS:“炎黄子孙”中之“炎帝”,在该概念的流变过程中长期处于附属地位,故略而不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狗头军师出自何处,狗头军师说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狗头军师”这个词一听,可能很多人都会发笑,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极其口语化的词,竟然也是一个成语,既然是成语必然有来历和典故,那么狗头军师这个成语究竟是有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背景呢?狗头军师出自何处,又是说的是谁呢?成语狗头军师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现在又该怎么来用

  • “投笔从戎”的来历,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时期,不只是有开国皇帝刘秀,末期之后的三国纷争,在东汉的历史上,同样也有很多出彩的人物,比如投笔从戎的班超。班超的一家都是史学家,他的父亲、兄长、妹妹,都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人物,然而班超却并不愿意继承父亲的事业,偏偏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眼前的一切,披上战甲上了战场,这也就是“

  • 腊月二十五的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五为什么要磨豆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民间,过了小年之后,基本上每一天都有一句谚语,二十五这天就是“磨豆腐”。我们现在吃到的豆腐,都已经是加工好了的,而至于豆腐是怎么来的,可能很多人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亲手操作了。而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很多地区都还流行着自己磨豆腐的习俗。那么,为什么这一天要磨豆腐,除此之外还有没

  • 秦国大将魏冉的身世,魏冉和白起两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秦国小编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便是秦始皇了。秦始皇的暴政以及秦始皇的功绩。那么,在当时的秦国还有一对大臣也是有不少的人在议论纷纷,便是魏冉和白起了。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魏冉和白起两人是什么关系呢?两人的关系好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昭王七年时,魏冉任秦国丞相。之

  • 母大虫是谁的绰号,顾大嫂为什么要叫母大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母大虫其实大家也许听说过,小编也听说过那就是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里面出现的,这部小说就是《水浒传》了,话说母大虫这个绰号其实叫得也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简单吧但是其感觉还是十分的霸气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母大虫到底是谁的绰号呢?还有就是这个母大虫为什么要这样叫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

  • 火烧赤壁到底是谁的计谋,火烧赤壁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国演义》那你一定会认为火烧赤壁是诸葛亮的计谋,而整个赤壁之战的主人公也是诸葛亮,不过事实真是这样么?其实诸葛亮对赤壁之战的唯一贡献就是和孙权谈判,促成了吴蜀联盟,而他本人并没有参与到赤壁之战的战斗当中。那火烧赤壁到底是谁的计谋呢?当然还是东吴这边的人给出的作战方案啦。其实赤壁之战的

  • 三国演义火烧连营是谁,想出火烧连营这个计策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有火烧连营这个故事,虽然这一次败的是蜀国,但是这个战役也是把人看得大呼过瘾的,是真正的强无敌系列,结合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了,所以把蜀军打得屁滚尿流的,那么想出火烧连营这个计策的人是谁呢?当时的故事又是怎么的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我们首先来看看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是

  • 沐猴而冠在历史当中讽刺的是谁,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沐猴而冠这一成语最初出自于《世纪·项羽本纪》以及《汉书·伍被传》,指的是猕猴戴帽子,比喻将自己打扮的像是人类,而实际上只是虚有其表。沐猴而冠一次经常会用来讽刺那些依附着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与衣冠禽兽、道貌岸然、沐猴衣冠等成语有着相近的意思。那么这个沐猴而冠在历史当中讽刺

  • 太平天国起义死了多少人,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51年1月11日,37岁的广东人洪秀全在偏僻的广西金田村揭竿而起,自封天王,号称“太平天国”。两年后他杀进南京,直到1864年南京城破之前服毒自杀,席卷大半个中国几近十四年。一百多年来,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洪秀全在中国始终是一个神话。直到2000年6月,潘旭澜先生的《太

  • 溥仪性无能的真正原因,溥仪性无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末代皇帝传奇中婉容怀孕了,而孩子肯定就是李玉的,因为溥仪不能生育,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溥仪不能生育呢?下面是真猎奇网小编带来的解答~!二嬷从北京来到了东北,溥仪见到二嬷很是高兴。这天婉容查出来怀孕,溥仪听到以后非常生气,因为溥仪不能人事,这个孩子肯定是李玉的。得知婉容出轨竟然还有了孩子以后,溥仪愤怒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