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道士为什么会被称为牛鼻子

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道士为什么会被称为牛鼻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74 更新时间:2024/2/6 7:01:51

道士这个词,一般而言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是指一种人群,他们信奉道教,在很多人眼中,他们就是一身道袍,手里一根拂尘,头发束在头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定印象了。不过,道士还会被人们称作是“牛鼻子老道”,这个听起来就有点贬义了,似乎是在对他们进行吐槽,有一点瞧不起的意思。究竟牛鼻子老道是什么含义,为什么要说他们是牛鼻子呢?

世间小说,呼道士则为牛鼻子,和尚则为秃驴。佛教之秃驴,是笑话和尚们的没有头发。但是呼道士为牛鼻子,很多人都说不出个一二三了。有的说是因为道士的脾气比较牛,死犟,所以叫牛鼻子。果然是这样的么?

贫道夜读《海琼白真人语录·武夷升座》,其中有一段云:“所以昔毗陵薛真人禅宗了徹大事,然后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所谓千虚不博一实。”这里提到薛道光祖师被杏林真人“穿却鼻孔”,这个应该是后世牛鼻子老道之滥觞也。

为“穿却鼻孔”?

道教修炼,以伏气为主。施肩吾云:“气是延年药,心为使气神。能为神气主,便是得仙人。”现在科学把世界一切分为三个,即物质、能量、信息。物质是精、能量是气、信息是神。道教修炼在于积蓄能量和物质,以延长寿命。人好比是一台电脑,身体是硬件,灵魂和记忆则是硬盘上的信息,如果硬盘或者是主机坏了,那么信息自然就无从依附。是以修行之人,务必坚固肉体,才能长生不死。《黄庭经》云:“神仙道士非有奇,积精累气以成真。”

然而世人多逐于外物,而不能宝精爱气,固此身形。神逐于外,气耗于内。是以修道之要,又须以养神为主。佛教将人的心神比喻为猿马,意思是难于调伏也。是以《金刚经》都在讲“如何降服其心?”修行人静坐之人,心神外驰,妄念千般,难以入静。不能入静,如何能有静极而动,一阳来复之气象?若以念止念,则是又添一层烦恼矣!是以太上教人以调息之法,心息相依,息调则心亦调,息平则心亦平。

《玄肤论》云:“盖呼吸者,吾人立命之本也。一息之间,气绝不至,则气绝而死矣!呼则气闢,阳之舒也;吸则气阖,阴之敛也。一呼一吸,名曰一息。诊家以之侯气,良有旨也。庄子曰: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以踵者,谓深入于穴也。众人之息,非不以踵也,但神有存有纵,其出入焉而不自觉,若以喉耳。真人则神依于息,而深入于本穴之中,绵绵若存,无少间断,故得专气致柔,抱一无离,虚极静笃而能观其复也。所谓依者,又非逐于息而依之也,有勿忘勿助之意焉。故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调息者,依息之谓也。”

《玄肤论》认为道士调息,能够调息则能够凝神,神凝则息自调,所以调息凝神,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陆西星真人云:“神依于息则凝,神凝则气亦凝;神依于息则和,神和则气亦和,相须之道也。凝神之法,自调息始。”可以看出,调息是道教内丹修炼的起手功夫。

所以笔者认为,道士所谓被称呼为牛鼻子,应该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多主张从炼气开始着手有关,因为鼻子是气息出入之门户。人通过穿牛鼻子来牵制牛,道士通过管住自己的呼吸,而进于道。此中大有深意,不可作笑话看也。

最初大家认为:道士因为头上发髻的形状如牛鼻故被贬称为牛鼻子老道。那个发型叫“牛鼻子抓髻”。同理:和尚光头被贬称为“秃驴”。“牛鼻子”是对道士的戏称,或者也可以算作蔑称、俗称。元明清学作品中多有用“牛鼻子”指称道士的用法,近现代武侠小说也不乏“牛鼻子道士”的说法。这就难怪我们在阅读金庸小说时,总是发现有人称呼道士为“牛鼻子”、“牛鼻子道士”。

为什么称呼道士为“牛鼻子”,一般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和道教的修行方法有关,因为道教主张从炼气开始,而人的鼻子是管着出气和吸气的,道士通过鼻子管住自己的气,通过牛鼻子来牵住牛,所以也就延伸下来这个牛鼻子老道了。

再有一种是牛鼻是两个孔,象征着太极的两仪,即太极八卦的图的两个圆形孔,道士的头发古代是盘成8字形,有点象牛鼻子,用一云簪管住,故人们亲切的称牛鼻子老道,实为赞美之意,因为只有道行高深之人才能称老道。

还有一种是道教尊为鼻祖的老子,据说坐骑是一头青牛,后来用青牛指代老子,牛鼻子指代道士。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遇关令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是非常著名的道教传说。由此,老子也被称作青牛师、青牛翁。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叫封君达的道士,也慕老子风范,常乘青牛,号称“青牛道士”。这些都为道士被称作“牛鼻子”做好了铺垫。

今人多不知道“牛鼻子”是道士戏称、俗称,倒是在古代小说戏剧和仿古较多的武侠小说中可以看到一些。这点小知识犹如将灭灯火,将逝流泉,快到了需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的地步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唐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隋唐大运河各段开凿的先后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其实还真的是争议很大的,很多人都说了这个大运河好像开凿的是好事,开凿的也不是好事,但是到底是不是好事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定论,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隋唐大运河各段开凿的先后顺序吧,还有就是开凿隋唐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揭秘,感兴趣的别错过!隋唐运河分大体上五段,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

  • 宋仁宗传位给谁?宋仁宗赵祯后面是哪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仁宗原名并不是赵祯,而是叫赵受益,那仁宗后来为什么要改名呢?其实宋朝改过名字的皇帝不止他一位,其中原因下面会给大家做出解释。赵受益是宋真宗第六子,他真正的母亲是李宸妃,但宋真宗宠爱的刘皇后并没有儿子,所以他对外宣称赵受益是刘氏的孩子。赵受益八岁就被封为太子,十三岁登基为帝。不过宋仁宗晚年并没有子嗣

  • 张飞的儿子的叫什么,张飞的后代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张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他是蜀汉的五虎将之一,刘备的三弟,所以这个人厉害之处先比大家也是知道的,他别誉为是万人敌,所以关于他的后代也还是有很多话说的,有的人只知道张苞是张飞的后代,那么其实张飞有两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哟,那么他们分别叫什么,又有什么样的身世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看看吧!其实张

  • 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宋朝皇帝能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的宋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当中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而导致这种盛世情况就要跟宋朝的那些优秀的皇帝分不开了。当然了,在宋朝中后期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昏君。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排一下心目中宋朝皇帝的排名,看看谁才是宋朝最优秀的皇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第九位·宋钦

  • 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对于郭子仪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子仪是唐代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郭子仪是当时的武状元,但并不是说郭子仪在“文”方面就不行,相反郭子仪可以称为是文武双全的人。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带领军队接连收复河北、河东,后来还联合李俶收复西安、洛阳,再后抵御吐蕃战功连连。实际上郭子仪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地位都非常高

  •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怎样的皇帝,朱元璋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的朝代,说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的朝代,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比如魏晋南北朝,唐僧元明清,这些都是很著名的朝代,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当时的明朝之所以很厉害,是因为明朝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当

  • 东坡肉是谁发明的,苏轼和东坡肉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苏轼如果不当文学家的话很有可能会是一位美食家,苏轼对于“吃”的要求可谓是很高,能让自己的嘴享福才是人间一大美事。和苏轼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东坡肉了,那他们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故事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做一个介绍。其实和苏轼有关的菜远不止这东坡肉一道,还有几样菜同样是以东坡命名,

  • 鬼吹灯十二部顺序,鬼吹灯小说一共有多少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吹灯十二部顺序1、《鬼吹灯1精绝古城》2、《鬼吹灯2龙岭迷窟》3、《鬼吹灯3云南虫谷》4、《鬼吹灯4昆仑神宫》5、《鬼吹灯5黄皮子坟》6、《鬼吹灯6南海归墟》7、《鬼吹灯7怒晴湘西》8、《鬼吹灯8巫峡棺山》9、《牧野诡事》10、《金棺陵兽》(又名《贼猫》)11、《迷踪之国》12、《摸金校尉》鬼吹灯

  • 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珍妃,珍妃是怎么丢进井里面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传言,在皇宫里面只要有人犯了罪要被处死刑就会把人丢进井里面,所以在当时的皇宫里,也有一个传言就是全宫里面上上下下的人们都不喝井水,都要和泉水,因为井水实在是太恐怖了。珍妃就是一个被丢进井里面的人,但是,当时的井口非常小,有很多的人也是在问小编,珍妃是怎么丢进井里面的?慈禧太后为什么要

  • 卫子夫怎么死的,卫子夫是怎么当上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汉朝有很多非常著名的人物,比如卫子夫,卫子夫是当时的一位皇后,但是,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会知道卫子夫其实出生在一个非常卑微的家庭而且外貌也非常的平淡,那么,为什么卫子夫能够得到皇帝汉武帝的宠爱呢?卫子夫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小编看到卫子夫做人非常的低调,不卑不吭,总是小心谨慎做事,那么,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