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1/17 3:36:35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从此中国开始走向大一统时代,以后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都是由此而来的。而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单位,修长城,击匈奴,可谓是功绩卓著。然而他也干过焚书坑儒的事情,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他这么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秦始皇的统治时期下,有一起著名的事件,是一场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浩劫,这就是“焚书坑儒”。这起事件成为秦始皇暴政的一项有力的证据。后世尊崇儒学,秦朝之后的汉朝还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更是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的评价贬到了低谷。那么,当时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颁布这一命令呢?什么原因竟让他对天下的儒生如此痛恨,竟然要活埋才能抵消心中的愤怒!

“焚书坑儒”的原因大概有两点,首先来讲一讲“焚书”发生的原因。秦朝从商鞅变法的时候起就奉行以法治国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了郡县制。李斯虽然出身儒家,后来却成为了法学思想的主要践行者,他的政治风格就是法家的思想体现。李斯认为,周王朝和夏王朝实行的分封制不利于实现中央集权,容易滋生强大的诸侯国来对抗君主,所以应该摒弃这种落后的政治制度。可是法学思想要想真正的实施起来却是不容易的。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以超前的速度发展着。到了秦国,国君奉行法学,其他学术必然会对法学有所意见。在知识分子兴办的私学中,他们就会对国家的政策进行分析和评论,以此来反对政府的政策。这本来就令秦始皇感到麻烦了。后来,秦朝有一个大臣博士淳于越在公元前213年的时候上奏秦始皇,他建议秦始皇分封诸子,就是说让秦始皇给那些皇子们分封土地,实行分封制。

丞相李斯就有意见了,他建议始皇行郡县制,你淳于越却说要搞分封,难道你这是在借“私学”来做一些“不师今而学古”以及“道古以害今”的事吗?他对秦始皇说,若不禁止这种情况,一定会出现“主势降乎下,党与成乎下”的情况。所以,李斯建议焚烧除了秦国以外的史书列传,私人所藏的诗、书、百家语。私下讨论诗、书的就处死,随意议论政治的就灭族。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此举遭到了众多有术之士的抨击,于是各种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而“坑儒”的原因则是因为有两个术士惹怒了秦始皇。秦始皇派遣徐良福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术士卢生和侯生就因为骗秦始皇要去寻找长生药,他们多次觐见始皇,不但得到了始皇的信任还获得了许多的封赏。但是假话就是假话,所以他们就悄悄逃走了。秦始皇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很是生气,就把火气都撒在儒生身上,他颁下诏旨,命令御史拿问众儒生。御史等人知道秦始皇对这些儒生恨之入骨,就想尽办法严加拷打,屈打成招,几乎都定为了死罪。秦始皇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全部赶到深山谷底,派人从上面抛掷土石,就这样,四百多人的读书人全部葬身在无名深山中,这就是第一次坑儒。

你以为只死了这么四百来个儒生就能够让秦始皇消气吗?那可是秦始皇,惹怒了他自然就要承受相应的后果。不过这群儒生就惨了,秦始皇分明是想杀鸡儆猴,他们就是牺牲品。

秦始皇想将天下的儒生杀光杀尽,但是他怕没有罪名就抓来这些儒生会遭到民众的反抗,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命令各地的官员向中央推荐优秀的儒生,然后把这些儒生接到咸阳来。最后被送到咸阳的儒生有七百人之多。当年冬天,有一则消息称马谷地方严冬生瓜,是难得一见的奇观。秦始皇问这七百个儒生,他们都回答不上来是什么原因,于是秦始皇就派他们去马谷看看。一个惊天的灾难就要降临在他们头上了!

马谷早有秦始皇的人马,他们在七百儒生到了马谷的时候,上面有无数的土石落下,一下子就把这七百人给活埋了!这就是著名的“马谷坑儒”!秦始皇焚了除了秦国的书以外的其他书,只留下了种树,卜筮及医书这几种书幸免于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免死金牌有什么用,丹书铁券真的可以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免死金牌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啊,不管它本身有没有那么牛逼的技能,但是我们觉得就蛮吊的,毕竟能够免死一次啊,但是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如果得罪了皇帝,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了反而要更好一些。历史上所谓的“免死金牌”其实只是民间流传的通俗叫法

  • 萧让是个怎样的文人,萧让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水浒传》中,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这头衔听上去就知道不简单。当时吴用评价萧让,称他会天下盛行的四家字体,其书法造诣相当的高。那在宋江眼里,萧让又是个怎样的文人呢?其实《水浒传》里的文人也都不尽相同,萧让算是比较理想化的那一类,所以宋江觉得他太天真。但萧让有着自知之明,让他最后还能在蔡太师府中找到

  • 柳宗元简介生平,柳宗元一生经历了多少磨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在文学领域有着非常高的成就,他所流传下来的诗文高达600余篇。不过真正奠定柳宗元地位的,是他的散文,柳宗元和韩愈曾发起一场古文运动,他的思想理论影响了后世无数人。虽然我们现在看柳宗元是功成名就,但他的一生过得并不平顺,更是经历

  • 孟尝君简介生平,真实的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说起孟尝君田文,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战国四君子”之一,而既然有这样的称号,再加上也一直都流传着很多有关孟尝君的故事,而故事中的孟尝君基本上都是一个很典型的“君子”的形象,换句话说,这么多年来,人们对于孟尝君的印象其实一直都是很好

  • 大禹父亲鲧是个怎样的人,鲧一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大禹治水的故事,国内的朋友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其实这则传说准确来讲,应该是鲧禹治水,他的父亲鲧才是最早参与治水的人。不过鲧在部落被当成罪臣,尧刚开始并不想启用鲧来治水,后来又有分析指出,《史记》中,称鲧是罪臣的说法并不准确,他是一位颇具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据说鲧还是城郭的发明者,为中华文化做出了

  • 魏晋三大才女是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才女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国家的政权更替的非常频繁,思想也非常的自由开放,在文化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学、思想、艺术、书法等等各个方面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评价有道德风范转向了人物的外貌,进而发展出了人物精神的气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有才貌双全、蕙质兰心的才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魏晋三大

  • 世界三大兵书到底是哪几本,世界三大兵法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要说兵法,我们中国人肯定首先会想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由孙吴在春秋时期创作,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孙子兵法》不仅被国人熟知,在国外也很受欢迎,甚至被很多人当做《孙子兵法》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孙子兵法》名为兵法,但里面的内容也能融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除了

  • 刘邦为什么叫沛公,刘邦称沛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刘邦为什么叫沛公其实也还是挺有话说的,因为这个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邦叫沛公,但是当时并没有沛县这个地方啊,那么这个刘邦又为什么要叫沛公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县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以后才有的,而秦

  • 阴兵借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阴兵借道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上总是有很多的事情,是人类现有的知识无法进行解释的,就像是古代人所认为的神话故事一样,因为他们的观念中无法从现实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事情,所以就创造出了很多神话传说,而现代也是一样,依旧有很多我们说不明白的,再加上很多人添油加醋的把事情弄得更加神秘,真相就更难以得知,比如说一听起来就很可怕的阴兵借道

  • 为何古代女子偏爱荡秋千,荡秋千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秋千,很多人小时候一定都很喜欢玩,有些人非常喜欢坐在秋千上,被人推到最高点,来回摇晃的感觉,就好像自己将要飞起来一样,虽然很危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冒一冒险。其实不只是现在,我们在看很多古画的时候,上面也有很多荡秋千的活动,而且基本上都是女子。那么,古代女子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荡秋千?荡秋千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