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非子之死与李斯有关吗,李斯是杀害韩非的凶手吗

韩非子之死与李斯有关吗,李斯是杀害韩非的凶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4/3/10 19:01:55

很久以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学术界和民间),李斯一直被认定为杀害韩非的罪魁祸首(不少人眼中,还是唯一的凶手),这已成为一种既固定又流行的看法。杀人动机被确定为因同学关系而嫉妒,证据则是司马迁的那段话。

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种反向看法,即不认为李斯是杀害韩非的凶手,证据是《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引用过韩非的话。李斯引用了韩非的话,就证明李斯不会杀韩非,跟李斯与韩非同过学,就会嫉妒,嫉妒就会杀人,是同一条思维理路,一条看似言之凿凿,实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思维理路。

其实说起来,李斯杀了韩非,还是没杀韩非,或者谁杀了韩非,谁没杀韩非,如果没有新的、有足够说服力的资料从地下出土,韩非之死,只能是千古之谜。也许事实就是司马迁所写(最真实的事实,往往简单、直接,而且,常常不太符合逻辑。)

因此,在韩非之死,及与李斯,或某某人的关系上(放言之,在一切疑义性历史问题上),过分粘滞、拘泥本身严重短缺,疑影难去、孤立无征的史料,辅以轻率的联想,期以得出必然的结论,无异于胶柱鼓瑟,易沦为无意义的举动。若稍稍后退些许,拓展视野,重调焦距,也许,反而能看到些别的内容。

李斯辞别荀子,奔咸阳,十数年间,从吕不韦门人(郎),一路攀爬,长史、客卿、廷尉,直至官居宰相,位极人臣,显示出极为成功的政治素质与才能:有想法,敢想敢干,判断准确,当机立断,勇于承担,雄才大略,能言能行,尤其是谏逐客一事,不仅是李斯个人仕途的枢纽转折点,同时,为秦国,也为李斯自己,保留了大批关键、重要的人力资源。

其实,且不论政治实践能力,单就“实用理性”而言,李斯决不输给韩非,说李斯嫉妒韩非,我不知道,这是哪个山洞,吹出的风。

但李斯的政治才干,在韩非眼里,却可能是朵不祥的云。

这里又触碰到那道无法绕道、回避的铁栅(韩非与姚贾关系的阐述,也必须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即韩非来到秦国,究竟是种什么情况?是单纯地奉诏出使,最后命丧他乡?(即使战国末期,这也并不稀奇,李斯等人皆可为例。事实上,整个春秋战国,除了屈原,绝大多数名人,都不是祖国忠诚的儿子)

如果是前一种,那韩非就是单纯的国家利益牺牲者,而且,还真有点为国捐躯的意味(韩国已是行将就亡的奄奄一息,李斯和秦王还用担心韩非回国后能力挽狂澜?韩非真要有这机会和能耐,何至于事到如今,事已至此?李斯真要是说了“非终为韩不为秦”,那他的《谏逐客书》,也就成了一页废纸,瞬间崩塌)而如果是后一种,那就得另当别论。

如果说韩非从韩国到秦国,是已下定决心,要投身秦帝国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加入到历史的洪流铁蹄,那韩非与李斯的矛盾,就顺理成章。

如果说一个人生下来,天生注定要做一件最符合自己的事,那最符合韩非的事就是:官场监工。韩非是天生的“官场猫头鹰”。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小吏,就是“官场森林”里的“虫子”。终其一身,韩非都是以一种警惕、紧张、锐利、仇视的目光,紧盯官场。韩非似乎天生与官有仇,官位越高,仇意越浓。

李斯能不成为他的目标?

前面说过,韩非平生两大仇敌,一是“重人”、“擅臣”,二是纵横家。李斯的一生,就是走向“重人”的一生。如果韩非真把秦国视为“新祖国”,铁心为秦王尽忠效力,以他狐疑、尖锐、敏感的思想性格,跟李斯产生矛盾,就决不是难以理解的事(始皇乍崩,李斯稍一作姿态,旋即加入谋反集团。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何况,李斯的身上,还背负着纵横家的影子。还记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那句:“李斯、姚贾害之”,从上下文的语气看,这句话是李斯、姚贾置韩非于死地的起因。“害之”,既可直接解释为:陷害他,谋害他,也可能包含着“以之为害”的意思,这家伙实在太碍事了。

官场冲撞,利益往往是真正的触动因。以韩非的国家君主思想,以李斯、姚贾的身份背景与处境,以韩非的偏激、极端思想、心理、性格,矛盾、冲突,不在今天爆发,就在明天爆发;不在上午爆发,就在下午爆发。只不过是爆发的时间问题,方式问题。

秦王与韩非的关系,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有点暧昧的味道。爱得奇特而凶猛,死得蹊跷而遗憾。但若拨开浮云,其实一切也都符合逻辑。这一点,可以从韩非之后,中国社会数次重演的同构版本中,悟出此道。韩非与秦王,无疑是韩非之死的重头戏,有兴趣者参阅拙作《韩非死于秦王的第三种猜想》。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盗墓笔记》故事内容简介,盗墓笔记时间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盗墓笔记》是盗墓题材小说,讲述吴邪、张起灵、吴三省等人进入古墓探险的故事。《盗墓笔记》内容简介故事起源於1952年,主角吴邪的祖父吴老狗在长沙的血屍墓里发现战国帛书,而引发後来吴邪从帛书解谜途中的一段段冒险。五十年後,吴邪一个看似单纯的吴家富二代,大学毕业後便经营著古董店,日子过一天是一天,殊不知

  •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毕升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这一项发明成为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

  • 炎帝和黄帝什么关系,炎黄子孙的炎黄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为了对我们共同的祖先炎帝、黄帝表示感激。那么炎帝和黄帝什么关系呢。黄帝,轩辕氏。在黄帝以前,还有神农氏,神农氏以前伏曦,女娲。伏曦、女娲、神农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对一个部落或者一个部落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譬如养生方面最出名的人物是彭祖,相传彭祖活了八百岁,这里的八百岁就是指彭国

  • 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吕不韦是怎么发家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一个人,他在不动声色之间就将一个王朝搞定,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代帝王,并由此创造了一个“做不成帝王,就做帝王他爹”的神话。话说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位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卫国有一个大商人叫吕不韦。说大商人,是说吕不韦做的都是跨国的买卖,整天在列国之间游走,贱买贵卖,啥生意赚钱

  • 刘贺为什么被废,刘贺被废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为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海昏为豫章郡县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豫章郡范围大致包括今天南昌市新建区北部、南昌县北部、永修县、武宁县、靖安县、安义县、奉新县,以及被湖水侵袭的鄱阳湖西南部。海昏侯国受封在海昏县境内,侯国遗

  • 甲骨文是什么时期的文字,甲骨文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

  • 董鄂妃是怎么死的,董鄂妃和董小宛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在《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其说成了孝献皇后董鄂妃。顺治皇帝对董鄂妃宠爱有加,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董鄂妃撒手人寰以后,顺治皇帝因为思念过度也郁郁而终(也有说法说他做了和尚)。那么董小宛真的是小说中的董鄂妃吗?一、董小宛嫁的另有其人,最后香消玉损董小宛在历

  • 海兰珠怎么死的,海兰珠和皇太极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宫戏中,庄妃与多尔衮的绯闻向来是热点之一,毕竟这两位都是大清王朝开基立业中重要的人物。将他们牵扯到一起的关键人就是清太宗皇太极,他是庄妃大玉儿的丈夫,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同父异母哥哥。虽然电视剧中将庄妃装扮的貌美如花,但事实上她并非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皇太极的最爱是海兰珠,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皇太极的

  • 天祚帝是谁,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简介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辽顺宗耶律浚之子,母贞顺皇后萧氏,辽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5年。耶律延禧生于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少年时曾险些被权臣耶律乙辛暗杀,幸得萧兀纳保护才没有遇害,此后曾受封梁王、燕国王等爵位,又历任太尉、

  • 王国维的简介生平,王国维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77年12月3日(清末光绪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城。王氏家族世代书香,家学渊源及学人辈出的海宁乡风,对王国维的成长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孙。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将王禀及袭封前爵、赐第盐官的王沆,在海宁受到当地人民的长期敬仰。